首页 > 抖音快手资讯 > 短视频为什么流行?
2022
12-15

短视频为什么流行?

  当时人类很信任一位智者,这位智者建了一个图书馆,将整个星球的信息都整理到这个图书馆里,并把图书馆的钥匙复制很多份,交到星球的每一个住民手里,这把钥匙叫做 -

  人类很乐于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一方面因为它的方便和快捷,一方面也因为它的中立和客观。

  人类与信息和谐相处,需要信息则进行搜索,不需要,信息就在那安好地躺着,不来打扰你。

  直到有一天,在金钱的诱惑下,智者改变了初心,他修改了搜索引擎的“中立性”,让信息不再客观,智者变成了“恶龙”。

  人类开始获取不到他们要的信息了,于是他们拆了智者的图书馆,移民到了移动星球。

  到了移动星球,人类的生活状态是,人手一部手机,手机替代PC,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

  在这个星球上,人类不再聚在智者身边,而是分散在各地,靠一张张网络连接起来,这一张张网络,叫社交网络,人类更相信有社交网络背书的信息。

  一张张的网络,有大有小,微信和微博,靠着PC星球时代就聚拢的信众,迅速成为第一和第二大的网络。

  区别于PC星球,移动星球的信息不是静止而是流动的,像水一样,沿着各个网络互相扩散,而星球上人类接受信息的方式也由主动搜索,变成了被动接受。

  人们被动地,接受着社交网络推送过来的信息,就像黑客帝国里,躺在营养液,脑后插管接受着母体信息的人类。

  当然,人类还是有选择权的,对于推送过来的信息,人类可以选择蓝色药丸,接受,也可以选择红色药丸,拒绝,并回到现实世界。

  有2张社交网络变得更智能,相比其他网络它们多了一个总控大脑,网络里的信息会先汇集到大脑进行计算,然后根据网络里每个人的喜好推送信息,它们称为“个性化推送”。

  在算法的作用下,人类更多地服下蓝色药丸,他们舒服地躺在母体里,对这些信息甘之若饴,他们沉浸在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他们以为自己没有付出什么,而实际上付出了很多,因为主宰这个星球的社交网络,并不是无偿给人类推送信息的,作为交换,它们会跟人类要一件东西,这件东西叫时间。

  为了争夺更多的人类,以及他们更多的时间,社交网络间大打出手,它们把彼此的网络掐断,连上自己的网络。

  这场战争,有2个胜者,它们成功织出了星球最大的其中2张网络,同时也获取了人类最多的时间。

  其中一个叫快手,它知道在社交网络,越短小的信息传播得越快,人类也越容易接受,于是它选择的传播信息,叫短视频。

  一开始,快手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为它知道城市的对手太强大,比如老大哥微信随时可以把它干翻,另外城市也有一些做直播的社交网络异常强大,它不一定能引起关注。

  它在农村迅速织网,很快笼络了几千万信众,这时它把触角伸向了城市,但城市的人类嫌它管子脏,不肯接上。

  这时,另一网络抖音瞄准了城市这块空白地带,在快手短视频的基础上做了改良,它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这些方式新鲜且有效,它迅速占领了快手垂涎的城市地区,整个星球呈现双足鼎力的形势。

  在社交网络时代,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在织出更大的网络,占领人群,占领时间,因为这关乎它们的利益。

  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信息过载,如果你不加阻拦,让这些过载的信息充满你的大脑,那么或许,你跟黑客帝国的营养液人类,也没什么区别。

  短视频的流行是现在社会一个必然的趋势,除了一些科技方面的因素,比如智能手机的出现、4G网络的普及之外,和人自身也有关系。

  从受众的角度来说,人们的行为习惯改变了, 大家现在都是低头族,都有很多的碎片化时间,原来都是看图文类的内容,图文是二维的浏览,一屏屏的往上划,不爱看的还会跳过很多内容,所以这个时候短视频就产生了,视频首先是0维浏览的,点一下就开了。可能上个洗手间、等人的时候就可以看一个视频段子、学一个生活技能,而且现在的移动流量资费也越来越便宜,大家觉得看一个不到1分钟的视频还是可以接受的。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制作视频的成本变小了。原来老百姓弄个视频可不简单,首先你得有摄像机,拍完还能导出来,还得编辑一下再上传到网上,真的是非常麻烦,而且也觉得是专业人士干的事。现在呢?有些智能手机的像素已经达到了专业单反相机的像素,随手就拍了,拍了就发了,如果你拍的还是一个即时的热点事件,说一定一下这个视频就火了,看到美拍中很多就是用手机随手拍拍家里的旺星人喵星人,点赞量也都是上千的,这可是在以前不可想象的。

  其实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短视频的流行还和各个媒体渠道有关系,就像是16年12月份的时候,微信朋友圈里面竟然也可以上传10秒视频了,这事说明了什么?说明微信朋友圈意识到了短视频的重要性了。现在各个媒体渠道都在抢用户的媒体时间,靠的是什么,更多还是靠内容。3月初,我们美秒短视频学院会有一次大型分享课、会用4个小时的时间专门去讲解短视频关于各个渠道方面的干货,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我自己也有下载这款APP,偶尔闲时也会刷刷看看有趣的小短片,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藏族男孩拍了一个色达的宣传短片,仅15秒钟的时间拍出非常绚丽的景色,也让我对色达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

  当然我也知道除了我以外有很多年轻人都热衷于玩这款APP,开发者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聪明的营销方法取得非常大的成功,而抖音APP的成功更是反映出现在的时代特征。

  短、快、娱乐化的短视频的流行,反映出当下都市青年人生活的快节奏。都市生活节奏快,碎片化的时间较多,长时间细致阅读和娱乐很难实现,而15秒钟的短视频更加符合当下碎片化时间的娱乐方式,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又能够得到短暂的娱乐放松,这和得到青睐的“王者荣耀”游戏一样,都是反映出快节奏的年轻人生活状态。

  新潮、时尚、追求刺激和炫酷是时下年轻人的娱乐需求。前段时间18岁照片爆火微信朋友圈,正式宣告00后第一批已经正式成年,随着95后、00后年轻人的进入市场,这部分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独立和自由,抖音本身走的是新潮娱乐化的路线,符合都市年轻人的娱乐文化需要。

  网红经济发展的影响带动网络产品的不断更新。在前阶段,网红可以凭借自己的个性化表演,特殊才能展示,在网络中取得很多网友的青睐,并通过对网红的打赏能够取得还不错的经济回报,很多青年人也会希望自己在网络平台中能有一席之地,所以更是在不同网络平台更新后,积极参与其中,推动了部分网络平台的发展。

  无论是化妆品、饮品还是一些旅游景点等,只要能够花费足够的时间去拍摄一则15秒的短视频,让人眼前一亮、为之倾倒,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短视频其实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短短的15秒视频一定要把最重要的内容展示出来,不然用户刷到这条视频,只会直接划开,不作任何停留。

  为什么总有很多人一夜爆红,一个视频几千万播放,但很快就凉掉再也没有粉丝关注,因为脱离了内容最核心的本质,内容要有价值。

  一个用户也许会为你无意之中拍出的一个搞笑视频点赞,也会去传播, 但是他关注你的动作一定是基于一个最基本的需求:关注了你对他是有价值的(这个博主在稳定持久的产生对我有价值的内容,关注他未来会给我更多价值)。

  所以做内容要抱着我是做一个消费品的理念开始着手,先思考清楚你的内容价值到底是什么,受众群体到底是谁,你的内容是否可连 续性的提供完整的价值。脱离掉这些思考无目的的进行内容探索,也许会踩中一个点遇到一次爆发,但是一定不可持久。

  显性价值的典型案例是各种硬知识类的账号,教授化妆技巧、舞蹈技巧、穿搭技巧甚至是投资知识,用户在看到的当下就能够明确知道你能够带来的价值,就会有较强的关注动力。

  隐性价值是本身内容具有消遣的软性价值,用户在观看你的内容过程中可以放松和娱乐,一些搞笑的账号,音乐和短剧集的账号是典型案例, 这类账号往往需要重复的曝光才能够让用户感知到隐形价值从而关注, 关注动力会相对弱一些,不过娱乐类的账号更容易获取曝光可以依靠更大量的曝光点赞来博取同量级的关注。

  所以说代古拉 K 这个账号,不管大家再怎么说背后有机构的炒作成分, 这个账号既然能成,能成为标杆,内容有价值的核心是没有脱离的。为什么那么多跳舞的小姐姐,代古拉 K 不是最好看的,不是最专业的,不是最早做的还是成为了标杆,背后的核心在于一个长相普通技巧比普通人好不了多少的小女生,跳一些简单易学会但看上去挺动感的舞蹈是大家真正关注的动力。

  做一个有价值的内容账号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难事,寻找一个你擅 长和了解的领域,花一点时间研究透彻,并在持续生产内容的过程中不 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短视频领域,软硬广告都有施展空间。硬广告可以采取冠名、口播、植入、定制、角标等形式,软广告很多采取了故事化叙事模式,又被称为原生广告,它模糊了广告与内容的界线,能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相关品牌理念。

  但是,从收益构成的角度看,来自广告变现的收益并不一定可观。而且,由品牌主直接找视频创作者投放的这种方式,基本上只有头部创作者才有机会,一般的创作者几乎没有机会来分一杯羹。

  近两年,电商类变现模式在内容领域越来越普及。短视频行业开始与各类企业建立合作,开展渠道互换,获取利润分成。比如主打美食、美妆等内容的视频创作团队,可以通过普及相关专业知识、分享小窍门、降价促销等方式来售卖相关产品。

  目前从内容转到电商能够实现盈利的确实不多。如果想通过电商变现,建议通过新的方式,最好是能够跟电商绑定,成为对方的专业内容推广合作方,这会让变现更容易。如果自身想做电商,建议成为电商的合作伙伴。

  三是用户付费,包括内容打赏、单个内容付费观看、平台会员制增值服务付费等形式。

  这种尝试让用户为视频内容掏钱的方式,虽然目前普及率不高,但也是一个盈利方向。很多人认为付费模式会成为很重要的收入来源渠道,但我们通过深入了解发现,确实有很多人有付费习惯,但来自付费的收入还不足以支撑视频制作,目前还只能成为一个补充,还有待缓慢推进。

  曾经我对短视频类的app是非常排斥的。虽然曾经下载过快手,但就是喜欢不上来。第一次下载是因为好奇,既然别人都玩我也下载看看,一看就看不下去了,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尤其不能容忍里面大量摆拍的没多少笑点的搞笑短视频。于是就删了(当然现在经过了整改内容已经好了很多)。

  2018年才下载的抖音,之所以下载是前女友要求的。她每次看到好玩的短视频的时候总喜欢跟我分享,然后她就让我也下载抖音。拗不过她只好下载了。可以说初次下载抖音纯属是被逼无奈。但我跟她的喜好不同,她喜欢的视频很少有我喜欢的,一开始为了应付我还看,再后来我基本不再看她转发给我的短视频。只有她偶尔问我转发给我的某个视频的时候我才会返回去看一下,然后简单做个评价。那时我并不会主动刷抖音。因为快手给我留下了很是不好的印象,我以为抖音跟它一样。再后来无聊的时候刷了几次,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我就以我的经历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短视频会流行。

  首先它足够的短。这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来说这一点太重要了。任何玩短视频的人都知道十几秒的视频不可能像一场电影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有营养。电影文章书本好比是正餐,正餐虽然有营养,但吃正餐是很浪费时间的。现在大家都这么忙,你不可能每天花上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欣赏这些东西。而短视频就好比是瓜子零食,它虽没营养但携带食用方便。无聊的时候磕上一把,打发一下时间。

  第二点,人人都能参与。你觉得电影好看总不能自己也拍一部吧。能完整的写一本书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吧。哪怕是写一篇短文也是要经过认真的构思反复的修改删减才能流畅通顺吧。真正才思敏捷文如泉涌的人能有几个?凤毛麟角。正餐不仅吃起来浪费时间,做起来也是高门槛。这决定了这几项活动的参与度不可能太高。而短视频则不同。拿起手机就能拍了,拍不好删了重新再拍,非常快捷方便,

  第三,精准定位你喜好。以前打开一个视频网站,所有人手机的网页界面都是一样的。而在大数据的时代一万个人打开同一个短视频的app看到的是一万个不同的内容。短视频软件通过收集你平时的浏览喜好精准的给你推送一堆你感兴趣的短视频。这一点简直太方便了。以前你需要动手去搜索你喜欢的内容,而现在你脑袋都不用动一下它每天就给你推送到眼前。比如我有一段时间喜欢看钓鱼的短视频,每天短视频app就给我推送大量的关于钓鱼短视频。有段时间我又喜欢上了美女,于是乎它又给我大量推送美女视频。这样能精准定位你的喜好并不停的把相关内容推送到你眼前的软件,你想不喜欢它都难。

  第四,满足你的猎奇感。人都会有好奇心的,都希望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没见过的东西。而短视频就能满足你的猎奇。它的用户量非常大,每天有大量的内容被上传。你只要不停的刷新就能持续不断的看到全中国网友上传的短视频。内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它大大弥补了你的朋友圈内容量。之前你想看到其他人的生活动态基本靠各种交友软件的朋友圈。这个朋友圈的范围是有限的,而且基本是熟人,你很难从里面持续的看到你感兴趣的内容。而短视频是海量的,只要你愿意看,你一辈子都看不完。

  第五,人人都有走红的机会。如果你玩一个app却一直没人关注,慢慢的你可能就不想玩了。短视频敏锐的察觉到这个问题,它聪明的给了每个人都能火一把的机会。在昆明旅游的时候曾经认识两位在青旅里做咖啡的小哥。两人闲的没事干在抖音上发了几个短视频。开始几个没人关注,后来突然有个短视频获得了九千多个点赞五百多个评论,粉丝一下子从几十人暴涨到一万多。本来他俩只是发着玩,竟然莫名其妙的就火了,于是哥俩开始专注做关于咖啡的短视频。在那家青旅的时候我经常会看到他们俩策划如何拍短视频的问题,有时候他们研究稿子甚至会研究到半夜。为了拍出更有价值的视频甚至驱车几百公里直接去咖啡的产地实地拍摄。但是接下来他们发的内容再也没火过,点赞量一直维持在几十左右,评论量低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在我看来他那个火起来的短视频内容挺一般的。就是这个挺一般的视频火了,接下来质量更优的却没人关注。问题出在哪?最近在我频繁的刷出很多内容普通但关注度非常高的视频之后,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举两个例子。一个人在车站里胡乱拍了一下面前的人群然后配上一段无法证实的文字,大概内容是自己是上门女婿,被女方的父母赶出来了,然后再也不会回去了。就是这样的短视频竟然获得了几万的评论量。简直不可思议。如果说这个视频能火起来是出于大家对弱者的同情心的话。有些视频火起来简直让你想破头都想不明白。比如我隔三差五的就会看到推送给我的这样的视频,视频内容不重要,配文基本都是玩了好久的抖音才几个粉丝,再不火起来就把它卸载了。于是乎这个视频竟然能过得几万点赞几百个评论。像这种内容极其平庸甚至垃圾但却能过得巨大关注量的视频特别的多。究其原因,这完全是短视频app为了吸引用户在耍小聪明。它敏锐的观察到每个人都想火一把的心理。他随机给了每个用户的短视频推送出去的机会。在海量的用户面前,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人点赞,百万分之一的人评论,具体到这个短视频都是海量的。它成功的冲蒙了使用者的头脑,让突然火一把的人欲罢不能。当然它也不可能全部给你推送这种垃圾内容。它的做法是把优秀好玩跟你感兴趣喜欢的还有随意从某个用户那拉来的短视频混合着给你推送。既保证短视频的质量,又满足了你的喜好,还拉拢了别的用户。当然它也会把你的内容推送给别人。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火起来了,先别激动,这不过是短视频app在耍小聪明。

  第六,4G普及,流量便宜。这是短视频流行起来最根本的基础。如果现在还是一百多块钱套餐仅仅一两个G流量的3G时代,短视频的走红是完全不可能的。4G的普及保证了短视频的播放速度,流量资费的降低保证了绝大多数人都能刷新得起。出了趟国发了几个朋友圈欠费几万块的荒唐事情已经基本不可能再发生。就比如我现在的日租卡套餐,一天一块钱一个G的流量,不够的话再来一个G,随便用用怎么都够用了。

  虽然这两年直播很火,而且现在依然流行,但最终短视频才是王道。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搞直播,从理论上讲每个直播者也都有火起来的可能,但真正火的主播相对整个注册量来说还是凤毛麟角。毕竟大家不可能都去直播,都去直播了谁做观众。但是每个人都能去拍短视频,每个人也的确都有机会红。从这点来说短视频风头盖过直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虽然我每天会花一些时间在短视频上,但我并不沉迷于此。我也不愿意承认我喜欢这类的app。庸俗的背景音乐,庸俗的口水歌,各种庸俗无聊低端搞笑的短视频内容。虽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短视频类app在我眼里就是不上台面的玩意。之所以一直用抖音不删是因为前女友会经常给我分享她喜欢的短视频。

  从天涯豆瓣到贴吧再到博客微博直播和短视频。江山各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两三年。在博客微博流行的时候,我曾经以为互联网会改变一个时代。各种思想在博客的海洋中传播交流,像极了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无数草根通过博客成为意见领袖。多少青年通过阅读博文汲取营养。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博客流行的时代是中国互联网最好的时代。我曾经以为博客会一直流行下去并发扬光大。没想到短短几年就几乎没有人用,关闭的关闭,解散的解散,现在只剩下新浪博客还在苟延残喘,但下载前一百名中已经彻底没了博客的踪影。现在的短视频有点类似那个博客时代,而且用户量更广,内容量更大。但从内容上看更像是群魔乱舞而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进入了文化快餐化和娱乐至死化的时代。这次我赌短视频会一直流行。

  再短的视频,都是一个产品,生产这个产品的人,认真对待了,你生产的短视频,就有引爆流行的机会!

  有很多企业特别擅长做有形的产品,能够把从研发到生产、从零部件到外观包装做到精益求精、快速迭代。但绝大多数的企业并不太会做短视频,更别提你让它自己来做短视频营销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它在做自己企业主营业务或主打产品的时候,是在用产品思维做事情;但它在做短视频营销的时候,却是在用打酱油的心态做事情——能成功就成功,不能成功就再寻找其他营销策略。

  用这种心态去做短视频也好,还是其他任何事情也罢,其结果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基本决定了,99%的情况下必然无功而返。

  企业的一把手可能是做研发出身的、做质量出身的、做渠道出身的、做技术出身的,他在核心产品和品牌战略方面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但大多数的一把手不懂视频、不懂短视频,甚至不屑于短视频营销,觉得那样做太LOW了。

  试想,如果一家企业从行政部门或者市场部门,象征性地找一个实习生或者最不受主管待见的边缘员工,拿着手机随便拍一些企业日常内容,然后毫无章法地上传到所谓的官方抖音账号上去,就算是在做短视频营销了么?

  肯定不是的!与其上传这样的短视频内容,还不如不做。如果要做,就得安排专门的、专业的、专心的“首席视频官”或者“首席视频产品经理”来做,而且,这位首席视频官还必须以做好企业主打产品的心态来做。

  因为,对于用户而言,再短的视频,它都是一个产品,它都在消耗用户的注意力资源。既然是在占据用户的时间和眼球,那么,它就值得被认真地用心对待。

  用产品思维来看待短视频的时候,我们就会非常明确定义它:短视频是一种内容产品,是一种向用户提供某种解决方案的系列影像片段,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吸引广泛的用户注意力,并解决特定用户群体的某种需求。

  具体来说,学习类的短视频可以解决用户记住英语单词、掌握驾驶技能或者扩大知识范围等需求,新闻类的短视频可以解决用户获取最新资讯、跟踪社会热点、了解国家政策等需求,娱乐类的短视频可以解决用户放松紧张心情、缓解疲劳状态、消磨碎片时间等需求。

  不同的短视频类型意味着它们解决的用户需求不同,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的解决方案也不同。

  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企业所设定的首席视频官就必须成为首席视频产品经理:洞察用户需求,了解用户特征,从用户的视角出发,与用户进行频繁的互动,持续输出用户认可的视频内容。

  本质上看,短视频市场的竞争是对稀缺的用户注意力的竞争,而产品思维的本质逻辑是倾听用户,而不是自我表达。所以,在做短视频产品的时候,首席视频官要时刻提醒自己“四要四不要”: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