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将在快手开放平台上线美团小程序,为美团商家提供套餐、代金券、预定等商品展示、线上交易和售后服务等完整服务能力,快手用户将能够通过美团小程序直达。
美团张川现场指出,美团希望发挥自身建设多年的履约及服务保障能力,和快手一起,为短视频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本地生活服务商品和消费体验。(快手科技)
抖音从今年3月份就正式上线了团购,开启了本地生活业务。9个月过去,这一路可不容易——政策变动、撤城裁员、组织架构调整、至今方向还不明确…
如今,快手和美团达成战略合作,一个有内容有流量,一个有现成的交易/评价体系、履约/服务保障能力。这么看,快手在本地生活是要弯道超车的节奏。
未来大概率会从如今少量重叠(流量在抖音/快手/小红书、交易在美团点评)到逐渐由社交平台发起并主导交易环节。
我在文章「建立平台运营新认知」中曾经聊过目前餐饮的流量构成——目前的餐饮生意,大体可以分为「需求驱动」和「兴趣驱动」两大消费场景,比例根据门店的定位和获客手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虽然现在的消费场景还是以需求为主,但是有非常明显的趋势逐渐在往兴趣驱动转移,特别是门店本身就是具备好看/好玩/猎奇特性的,更适合利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做种草,门店在点评做口碑拉转化。
人们已经习惯看短视频和直播。更简单/易懂/有冲击力,加上平台算法根据喜好的精准推荐带来的“瘾”,导致大多数人难以回到图文时代,我们已经没有看图文的耐心。
曾经是人找信息/货,现在则反过来,是信息/货找人。平台拥有强大的算法能力,结合用户的个人资料和行为偏好所打上的标签,进行精准匹配。于是会发现,我们逐渐无需再主动去找些什么,信息和货主动会主动出现在你面前,甚至先于需求。
搜索路径下,我们的购买始于一个明确的需求,因为这个需求,我们去搜索、比较,然后产生购买。
社交路径下,我们是因为对某人的信任关系,从而对其推荐的商品产生兴趣,并通过拼单砍价刺激而购买。
内容路径下,我们因为某达人发布的视频/图文对产品产生兴趣,由兴趣转化为需求,然后搜索比较或直接购买。
兴趣驱动不代表忽视顾客需求,而是先于顾客需求,通过内容去找到目标顾客,发掘其潜在需求,然后将其转化。
抖音/小红书种草,多平台比价,大众点评评价,种草/交易/评价呈割裂状态。
用户是惰性的,流程能少就少了。之所以这么折腾,是因为有利益驱使着,有便宜可占。如果没有价格区别,谁愿意这么折腾呢。
仅仅3年时间,抖音要发力本地生活,快手跟美团达成战略合作。一切的迹象表明,本地生活领域「社交平台」和「服务交易平台」在加速融合,而且大概率未来会是由社交平台发起并主导交易环节。
美团之所以拥抱快手,不知道是不是迫不得已。当意识到未来的流量还是会掌握在社交平台手上,自己多次社交化的尝试又不见起色,
抖音也不是吃素的。几个月下来探索的本地生活经验,以抖音直播、达人带货、Dou+玩法为核心的打法初步得到市场验证。
相信这次快手与美团的战略合作会让其紧张起来,从而加大对本地生活的投入,不论是资金/流量,还是对服务商/品牌的扶持。
第三方团购造成低价印象,吸引非常多的人专业薅羊毛。餐饮大多门店做的都是复购生意,如果没有复购、当单又没有利润(甚至亏钱),又如何持续下去?
官方看中第三方做团购的达人带货能力,实则不少三方靠的是长期做低价团购而形成的庞大私域流量,团购扔到社群转化一波虚假繁荣,注定是不可持续。
李哩喱在新浪的一篇《抖音团购场戏,大众点评拆台》[2]中说:抖音想要将本地生活作为电商第二极,答案很有可能藏在评价体系的隐秘角落。
原因在于照着抖音这种直播+团购的内容形式,一旦没有内容作为基础,本地生活的商业逻辑可能就不成立了。再加上缺少有效评价作为最终支撑,抖音团购很可能变成只有“前驱”,没有“后驱”的独轮车。
现阶段,抖音商家POI的评价区「大家这么说」只有少量评价数据,多少人来过、多人条评价、百分之多少的推荐,以及极少维度的关键词提及。这些信息对于消费者做决策,远远不够,还是需要跑到大众点评去验证一番。
除了优化评价体系,对商家门店POI的完善、交易产品从购买到验券的体验、对商家的服务/把控能力,预定、点餐,以及对收银端、会员端的打通…本地生活,任重而道远啊。
总之,两大不同领域的巨头拥抱,应该是当下社交+本地生活的最佳方案了吧!对于顾客,因此有了更好的消费体验;对于商家,由于打破某一方的垄断,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巨头拉锯之时,相信又会迎来一波平台发展的流量红利。
有复购率,然后加持平台的转介绍,就是种草。没有复购率,如果也加持了平台的转介绍,就是“割韭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douyinkuaishou.cc/?id=3614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