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18年广西自然资源十大新闻揭晓。这是2018年发生在广西自然资源领域的重大新闻事件,具有重要的行业影响力、广泛性和历史意义。
中新网广西新闻4月11日电(黄尚宁)4月11日,2018年广西自然资源十大新闻揭晓。这是2018年发生在广西自然资源领域的重大新闻事件,具有重要的行业影响力、广泛性和历史意义。
这十大新闻是:广西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实行指标核销制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广西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网上服务平台全省域运行,自然资源“放管服”获国家层面肯定;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港群列入全国规划建设的十大沿海渔港群;广西下放增减挂钩项目立项审批权限,激活了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广西出台优化土地要素供给20项措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在深度贫困地区实施特殊国土资源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全面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广西总体海洋生态环境指标领跑全国;平果采矿临时用地获评全国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四个创新”示范点,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和推广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挂牌成立,自然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登记迈入新时代;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在南宁挂牌。
1、广西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实行指标核销制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2月28日,广西耕地保护工作会议暨土地整治现场会提出,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建立耕地数量、新增水田和新增粮食产能3类指标储备库,实行分类管理、分别使用,采取指标核销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12月29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广西新时期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到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36.4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365.4万公顷,建成高标准农田181.66万公顷。
2、广西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网上服务平台全省域运行,自然资源“放管服”获国家层面肯定。
4月2日,南宁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助登记办证服务模式,并于9月17日颁发了全国第一本不动产权电子证书。6月28日,广西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网上服务平台上线,随后在全省域运行。以“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面深化和一系列审批权力下放为标志,广西自然资源系统开启了大规模简政放权,用地指标核销制、用地用矿“三级联审”、脱贫攻坚项目用地“边建边报”等“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为全国提供了“广西经验”,贡献了“广西样本”,得到了国家、自然资源部和自治区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将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港群列入全国规划建设的十大沿海渔港群,重点打造北海、南澫、钦州、防城港4个渔港经济区,并在提升渔港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上,带动北部湾沿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渔业培育成为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到2025年,北部湾沿海渔港群渔船安全避风容量将从现有6200艘上升到1.065万艘,有效避风率将从现有48.05%提升为92.53%,位居全国十大沿海渔港群第三。
5月11日,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印发通知,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立项、验收审批权限全面下放设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现了增减挂钩省级“零审批”。同时,允许预支节余指标,通过组织交易筹措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激活了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得到了自然资源部的肯定和表扬。2018年,全区共批复增减挂钩项目立项638个,实施规模1.82万公顷,是2009—2017年实施总和的3倍多;组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10.46亿元,是前两年总和的6.62倍;争取国家年度跨省调剂增减挂钩节余指标886.67公顷,可获得调剂资金约39.9亿元,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5、广西出台优化土地要素供给20项措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5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优化土地要素供给的若干措施》,从支持企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创新土地供应政策,改进用地、用海、用林审批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土地要素供给的20条措施,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要素保障作用,切实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广西自然资源部门创新土地供应、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深化用地审批“三级联审”的改革举措,创新力度之大,服务范围之广,对标全国达到领先水平。当年6月至12月底,各地通过实行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等政策,为企业降低用地成本3.14亿元。
6、广西在深度贫困地区实施特殊国土资源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全面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6月29日,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印发《深化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若干措施》,对全区20个深度贫困县、30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490个深度贫困村实施22条特殊国土资源政策,从完善规划计划管理、深化实施增减挂钩政策、创新土地利用政策、完善耕地开发保护、实施用地审批特殊政策、支持申报地质矿山公园、加强基础信息服务、加大项目资金人才倾斜八个方面助力脱贫攻坚。自治区每年单列下达深度贫困县用地指标,深度贫困县开展增减挂钩可不受指标规模限制,全区国土资源系统项目、资金、人才等全面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2018年6至8月,国家有关部委陆续发布的环境公报显示,广西海洋生态监测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保持优良,总体综合指标继续领跑全国。其中,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从全国9个重要海湾来看,北部湾近岸海域水质良好,位居第一档水平;从11个沿海省区市来看,广西近岸海域水质为优。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则显示,广西海洋生态状况保持稳定,其中北海和北仑河口红树林、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均呈健康状态,领先于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监测点。
8、平果采矿临时用地获评全国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四个创新”示范点,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和推广应用。
10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广西平果县创新采矿临时用地制度、有效保护耕地的典型经验得到肯定和推广应用。据了解,平果县创新实施采矿临时用地方式改革试点,大胆探索平果特色的临时用地政策,实现了振兴乡村经济、推进脱贫攻坚、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多赢局面,其采矿临时用地制度创新示范点被评选为全国首批13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四个创新”示范点之一。
9、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挂牌成立,自然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登记迈入新时代。
11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挂牌成立,标志着自上而下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在壮乡落地,自然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登记迈入了新时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改革方案》,广西整合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测绘地理信息局和相关部门职责,组建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自治区林业局、海洋局。
11月15日,在第九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开幕式上,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揭牌。该中心将围绕中国、东盟的共同需求,聚焦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和灾害等重大地球科学问题,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开展地学、矿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该中心的建立,是中国-东盟地学合作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深化中国与东盟矿业合作将产生积极作用。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douyinkuaishou.cc/?id=24572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