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陀得名于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意指倘若失去公信力,无论其如何发言或做任何事,外界均不会信其说法,眼下,B站盈利和商业化问题,正陷入这一困境。
2022年9月8日,B站二季度财报在一众互联网公司财报发布之后姗姗来迟,数据显示,2022年*季度财报,B站Q2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9%;月均活跃用户达到3.057亿,同比增长29%;平均每月付费用户达到2750万,同比增长32%;净亏损20.104亿元,同比扩大79.21%。财报公布后,美股开盘哔哩哔哩一度跌超10%。
细看财报,游戏、广告、增值和电商及其他四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分别为10.46亿元、11.58亿元、21.03亿元和4.01亿元,除了游戏板块下跌15%外,其他业务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样一份财报,当然比一季度财报更加突出了B站的问题——各业务板块增长乏力,扭亏依然遥遥无期。
为了扭亏,B站尝试了很多手段,开源方面,大力推动游戏营销,原神等游戏账号和相关游戏UP主得到官方大量流量扶持,过去几个月粉丝量上了一个量级;节流方面,与很多B站粉丝量达到20万和30万的中头部UP主解约、大幅砍掉UP主创作激励等等,比如6月21日推出了付费视频,目前也已经匆匆下线。但这对B站净利润的贡献也乏善可陈。
即便用降本的方式最终勉强实现了短期盈利,长期来看,B站作为内容社区面临的困境难有丝毫缓解。
B站的定位是内容社区,这是一个前几年被频繁提及但这两年鲜少被讨论的重要事实。
互联网平台有三种重要形态,社交、媒体,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社区。社交的价值在于连接起不同的人,如微信;媒体的价值在于连接人与内容,如今日头条;而社区*的价值在于,连接内容、内容创作者与用户,如知乎、B站和以前的贴吧。
社区平台的增长飞轮要跑起来,首先必须要有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源源不断提供优质内容,其次用户之间要对平台有足够的共识,最终才能营造出良好的社区环境,创作者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才能得到保证。
B站早期非常高的答题门槛、对二次元的共同爱好、弹幕礼仪以及各种各样的梗,构筑起了足够强的共识,在无意中形成了简中互联网*的社区氛围。这个过程中,需要官方运营和维护的地方并不多。实际上,只要是垂类社区,无论是知乎乃至早期的微博,还是即刻和豆瓣,都有过社区氛围非常良好的时期。
良好的社区氛围为UP主们提供了优异的创作体验。在B站,创作会被很多人看到,被用户点赞、投币、收藏。弹幕和评论的认可、建议、玩梗和催更是UP主们“用爱发电”的基础,直到今天还是不少UP主坚持更新的动力源泉。
B站掌舵人陈睿在13周年演讲上说,“能够不断产生宝藏UP主,是B站的活力所在,也是B站的价值所在”。的确如此。自B站出圈以来,绝大多数的用户增长、用户粘性和用户忠诚度并非来自番剧,而是来自380万的“宝藏UP主”。“宝藏UP主”是B站区别于其他平台*的特点和优势。甚至在2016年上线FGO,能大获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B站中大量的二创作品。
可如今,虽然UP主数量还在快速增长,如数据,2022年二季度,B站月活UP主数量同比增长50%到360万,但比*季度的382万有所下滑。现存UP主的创作积极性一直在下降,这背后是每个垂类社区在破圈的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难题:旧有的标签和用户感情会成为破圈的*道障碍。
垂类社区一旦开始破圈,大量新用户涌入,不同圈子的人不断发生碰撞,原本友好和谐的社区氛围变得越来越敌对。再加上B站吸引的新用户中很大比例是中学生,这些年轻人年轻气盛,三观又尚未完全成熟,B站的弹幕和评论环境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
这时官方就不得不频繁出面,通过推荐机制、分区等手段不断加大不同圈子的壁垒,避免不同圈层的碰撞,并强化同一圈层的共识。
但缺乏运营战斗力的B站显然做不好这一点。甚至可以说,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做好——知乎、贴吧、虎扑、即刻、豆瓣、微博,从来没有任何平台能做到兼顾内容质量、社区氛围和商业化。
UP主们的创作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良好社区氛围带来的社交激励,一个是商业化带来的金钱激励。这两个方面不需要同时存在——早期大量的B站UP主其创作激情,就只来自前者;而今天绝大多数涌入B站的新创作者的动力显然来自后者。
在让更多人看见这一点上,需要的是分发效率。只要看看如今B站起号的难度和大多视频播放量远远小于UP主粉丝量,就能够发现B站的分发效率并不高,远比不上抖音和快手。实际上这一直都不是垂类社区的优势。
不得不说,从笔者观察来看,B站的社区氛围正在加速恶化,在近年来新增的热点视频中,弹幕、评论区充斥着“两方对垒”式的争辩、阴阳怪气乃至互相谩骂,理性的讨论氛围极其少见;一旦碰到看不懂、不认可、不喜欢的视频,很多用户也惯于直接表达厌恶乃至上升到对UP主的人身攻击。
尤其是目前B站大量的用户越来越习惯了站队,习惯了阴阳怪气、诋毁、污蔑,何同学等头部UP主自出圈之后都不得不开启评论精选功能。这背后固然有UP主们本身的问题,但是B站运营手段的无力和在内容引导上的“难有大作为”显然是主要原因。
由于B站不得不采用爱奇艺的“盈利秘诀”——缩减成本,无论是砍创作收益,还是与签约UP主提前解约,都表明大多数中小UP主赖以生存的金钱激励将越来越少。2021年起官方有意推波助澜的全职UP主风潮,已经难以为继。
动机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大致是说,物质激励的引入会伤害精神激励,让精神激励难以为继。即使B站社区氛围不再恶化,社交激励依旧保持,但金钱激励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活跃UP主的追求,社交激励的有效性就大大降低。这就是B站面临的*个困境——引以为豪的创作生态,面临着极大的危机,而且是不可挽回的。
很多人会说,就算没了创作激励,UP主赚钱可以靠广告。这就要提到B站面临的*个困境。
但B站长期不上线广告、不注册就能观看视频等良心功能,也形成了独特的“白嫖”文化——点击播放就是肯定,能给个点赞、投币或收藏已经是莫大的肯定,如果给个一键三连就是*的荣耀,要想让我付费,你嫌粉丝多是不是?
这种文化,是B站推行商业化*的阻力。B站上线块钱掀起轩然大波的根源正在于此。
有一些UP主调查粉丝的付费意愿,结果显示,旗帜鲜明反对的比例*,要视内容质量而定的比例*,此外很多人给出的建议是,可以付费,但不要在B站,建议转移到其他平台。因为用户已经习惯在B站舒舒服服、零门槛地观看视频,包括贴片广告、付费等在内的任何观看门槛,都会引起用户的强烈反对,最终用脚投票。
无论是上线付费视频闹得沸沸扬扬、掉了几万粉的UP主勾手老大爷邓肯,还是因为与夸克合作代言广告而掉粉的何同学,都显示出B站UP主的“恰饭”之路非常难走。
很多人会有B站UP主很容易赚钱的错觉。这背后的原因,是B站官方运营加上舆论的引导。他们不断以头部UP主的成功作为榜样,给数百万小微UP主们画大饼,营造出在B站当UP主容易发财的假象。
事实上,在B站360万活跃UP主中,能做到5万粉以上的UP主仅两万多。而不少20万以上的UP主尚愁生计,大致估算,在B站赚到钱的UP主很可能不超过2000人,2000之于380万,0.05%的比例跟考上清华北大的概率差不多,可见在B站恰饭是多困难的一件事。
2022年二季度,B站营收增速大幅下降至10%,其中,广告作为增速最快的一驾马车,也骤然停了下来:增速仅为10%。乍看起来这个增速也不算慢,但作为一家仍处于用户数高速增长、广告收入仅占总收入20%的平台公司而言,这个增速*谈不上及格。
▲图:B站2017~2022Q2总营收与广告收入增长情况(制作:零态LT)
所有的投资人都会承认,内容社区天然不适合依靠广告,Ad Load(广告加载率)存在天然的天花板。曾经辉煌的百度贴吧就是被广告毁掉的。何况是一个用户习惯“白嫖”、讨厌广告、对恰饭容忍度很低的平台,广告*不会是出路。
为了追求广告,B站甚至开始了抖音化——大力推动竖屏,并屡屡提到自己的Story Mode(竖屏模式)占了多大的播放比例,意图给资本市场讲出一个新的增长故事。但竖屏模式本质上是媒体模式,需要依托极高的分发效率和高超的运营技巧,这两者都不是作为内容社区的B站能够与抖音相提并论的。
不得不承认,B站在破圈和商业化道路上的确异常努力:游戏自研、投资游戏、投资电商、补贴直播、付费课程、付费视频、内容自制、力推年度大会员等等。
在游戏上,B站曾抓住了二次元游戏崛起的风口,成功到纳斯达克敲钟。但上市后采取了破圈策略,走上了知乎老路。虽然游戏投资不减,但游戏业务一直不温不火,季度营收在11~13亿之间徘徊了两三年。
而当初B站看不起的合作伙伴米哈游,今天依靠《原神》这款游戏,收入直逼B站,估值站上了2000亿,是B站的将近3倍。
至于电商,2021年B站电商依靠盲盒短暂泛起一点水花。但如今打开B站的会员购界面,绝大多数商品都带有强烈的二次元属性,品种数量少,购物体验不佳,说B站正在淘宝化的人,比说B站未来能依靠自研游戏赶超米哈游的还不靠谱。
这个故事*环已经被爱优腾所证伪,想要盈利只能靠短期缩减成本;*环和第三环则在前文被证伪。实际上,付费视频、Story Mode的上线,意味着B站已经黔驴技穷。
看得见的路都被堵死,能使的招数都不管用,Youtube模式、抖音模式,都不是B站的出路。
B站的困境,事实上是一切内容社区的困境。破圈、社区质量、盈利能力,一直是内容社区的不可能三角,贴吧在追求盈利的过程中直接把自己搞得半死不活,知乎则早已牺牲了社区质量,苦苦追求盈利能力。
B站是否能够成功走出死胡同,打破这个不可能三角呢?可能连陈睿自己都不知道。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douyinkuaishou.cc/?id=40032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