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尖端科技知识和新的表达方式相遇,会激发出什么样的火花?两院院士们揭开了答案。
近年来,越来越多由院士领衔的知识节目上线网络平台。这其中,中国之声联合央视频,推出《科学家讲科学》,中科院也推出了《科学公开课》。此外,抖音先后推出《院士开课啦》《院士开讲》第二季,吸引数十位院士参与,他们分享的尖端科技知识吸引数千万人次观看。
时间拨回到2020年11月,汪品先院士注册了抖音账号,成为第一位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主体账号的院士,并迅速吸引超过60万粉丝,从此火出圈。
如今,以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投身知识普及,借助网络平台向大众传播科技进展和科学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据统计,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内容受众发生了巨大变化。早期知识普及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和农民,但互联网时代到来后,43.82%的受众是20-29岁的网民。另外,受众的受教育平均水平也有所提高,45.5%的移动端科普用户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近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已超过2.18亿,比十年前大幅增长。
受众人群的变化,也呼吁知识内容更加专业硬核,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当下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和院士投身知识普及。
9月5日,国新办举行新时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会上表示,“要大力弘扬老一代科学家胸怀祖国、科学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营造重视科普的社会氛围,包括支持大科学家讲科普,讲好中国科技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无论是讲述中国科技故事,还是弘扬老一代科学家的精神,院士都是最佳人选。在《院士开讲》节目中,已经是“80后”和“90后”的高龄院士们分享自己长达数十年的科研经历,展现我国过去这些年的科技创新成就,反响热烈。
院士不仅拥有专业知识,更有对科学精神的深刻体悟。84岁的龙乐豪院士是我国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技术专家,曾为攻克“长征”火箭技术难题,一夜白头,他的故事打动了很多网友。应用核物理专家杜祥琬院士为了国家需要,两度转变研究领域,在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领域都做出卓越贡献,诠释了以“使命担当、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两弹一星”精神。
科学家在科研工作之外参与科学普及工作,更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服务意识,“科学知识普及大众”与“科研成果投入实践生产”具备同等的价值。院士投身知识普及的现象,体现了科研机构、院士群体对传承科学知识与精神的责任意识。
在9月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还表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来支持和培育,引导其传播正能量、增强科学性,更加便捷地服务广大群众。”
新兴的网络平台丰富了知识普及的形式,短视频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中国科协和抖音联合推出的《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第二季中,院士们畅谈“双碳”目标、算力网络、高端装备流体密封技术、能源转型等前沿科技进展,相关视频在抖音等平台收获千万人次观看,并引发热议。
81岁的地质学专家刘嘉麒院士表示,短视频科普生动有趣,点击率高达四五百万,相比以往有限的科普受众,规模、效果更好。杜祥琬院士也表示,科学家要适应新的业态和表达方式,要借助年轻人喜欢的形式来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压低”了传授给大众,大众的认知能力才能“上拔”,这种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同时,在科学知识被娓娓道来的过程中,其中隐藏的科学逻辑与思维也逐渐显现,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年轻人的思考探索能力。以知识类节目为桥梁,年轻网友在评论区里评论留言,与院士互动交流,稚嫩与成熟的科学思维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对年轻人来说,科普是普及知识、窥见世界奥秘的窗口。在年轻人心中播下的科学种子,最终有可能就会长成苍天大树,许多院士的科研之路,也源自于小时候对科学单纯的喜爱与热情。可以说,知识普及创造了契机,在这个过程中,院士不再是颇具距离感的“科学家”符号,而是学习和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就像龙乐豪院士讲的那样,知识普及是面向年轻人的事业。“我想不要小看科学普及这个事情,科学普及实际上是和科技创新可以说相提并论,因为科学普及本身是面对年轻人的,年轻人是未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ouyinkuaishou.cc/?id=39481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