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快手教程 > 4款APP“青少年模式”测评 :抖音、快手内容丰富有层次不易被破解
2023
03-03

4款APP“青少年模式”测评 :抖音、快手内容丰富有层次不易被破解

  2021年5月,《消费者报道》对8款热门APP“青少年模式”进行过测评,各款APP在“青少年模式”的设置、安全、内容方面发展参差不齐。

  2022年5月,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规范重点功能应用等举措。

  2023年2月,《消费者报道》聚焦主流平台,再次对4款含短视频内容的热门APP的“青少年模式”进行测评,包括快手、抖音、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短视频用户总时长占比达近三成,各行业应用也在加强短视频内容版块的构建。

  早在2019年3月,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推动下,各大主流互联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即“青少年模式”。甚至抖音早在2018年7月就上线了“青少年模式”。

  随着这几年,各大视频平台纷纷设置或升级“青少年模式”,大家对该模式也不再陌生。简单来说,“青少年模式”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而特意设置的一道“关卡”,是把一些不适宜青少年们观看的内容或功能筛除、屏蔽掉的守护措施。

  此次测试主要围绕“青少年模式”设置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内容池的丰富度和适合度这4方面进行评价,设置安全性指的是对青少年能否提供足够保护且不易被破解,设置便利性指的是设置是否快速、方便,内容丰富度指的是能否满足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心理接纳特点、受教育需求、休闲娱乐等各项需求,适合度指的是是否出现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

  首先,《消费者报道》对快手、抖音、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这4款APP的安全、破解方面进行了测试。

  目前的“青少年模式”普遍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浏览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限制和保护。例如在“青少年模式”下,抖音的同城、热榜等入口会被隐藏,青少年无法使用私信聊天、直播功能,更不能进行充值、打赏、提现。例如快手开启“青少年模式”后,无法进行直播、打赏、充值等操作。例如4款APP均支持时间锁功能,每天使用时间不超过40分钟,晚上10点到早上6点无法使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熊孩子们”想出了各种破解“青少年模式”的方法,想必我们小时候也有偷偷看电视、看小说等逃避父母监管的经历,斗智斗勇就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例如有小孩想出了卸载重装APP、退出账户换手机重新登录的方法来进行破解。《消费者报道》也模拟以上情景,对4款APP进行卸载破解测试、退出账户测试。

  结果显示,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均未能被上述两种方法破解,设置好“青少年模式”之后,账号不能退出登录,除非关闭该模式,即使卸装APP重新下载登录,页面也会强制进入“青少年模式”。

  而微信视频号则被“破解”。微信视频号则可以退出微信账号,用其他手机重新登录之后依然可以使用直播、发表视频、搜索、评论等功能,只是屏蔽了部分内容,“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相比之前有进步的是,“青少年模式”下,微信在电脑上不再可浏览短视频内容,左边的功能栏自动屏蔽视频号、搜索功能。而2021年本刊测试时,微信在电脑上可以正常搜索及浏览视频号上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

  除了时间锁、直播和打赏等功能限制,几款APP为了对青少年提供足够保护、防沉迷设置,还进行了别的限制措施。

  例如抖音推出了纯净观看、护眼模式等功能或监控。开启护眼模式后,设备将弱化有害蓝光,保护孩子视力。直播期间,系统如检测到某打赏账号疑似是未成年人,将立即对账号弹窗并要求实名认证,用户拒绝认证或认证为未成年人后,消费将被系统拦截,该账号也禁止在抖音充值。

  至于家长较关心的未成年人使用家长账号打赏问题,快手、抖音均有专门的“未成年退款”菜单按钮。

  哔哩哔哩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弹幕、投币、点赞等B站特色功能都消失了,且时间锁无法自由设置,只能开启和关闭,还设有平台特有的课堂模式。

  微信视频号因为背靠微信平台的原因,可设置内容不局限于视频号,其他微信功能如微信支付、公众号、小程序、搜一搜也可自由选择是否可以使用。

  设置“青少年模式”的通常是家长,部分家长年龄较大,对智能手机的逻辑并不是非常熟悉,因此“青少年模式”入口是否容易找到和设置至关重要。

  第一种形式是主动弹窗提醒,例如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APP每天第一次进入应用时,会弹出“青少年模式”的设置提醒。

  第二种形式是需要在“设置”页面进行设置,以抖音为例,除了每天第一次弹窗提醒,还有两种方式可设置:一是个人主页左上角“开启青少年模式”;二是在“我-≡-青少年守护中心-青少年模式”中开启。

  微信视频号的设置入口相对较隐蔽,需要退出视频号在微信当中设置,路径为“我——设置——青少年模式”,而且设置好“青少年模式”密码之后,不能自动跳转到首页直接观看视频,还需要一步步返回操作,步骤稍显繁琐。

  部分APP或平台还有亲子守护功能,可以将家长与孩子的号进行绑定,家长可以远程设置亲子账号下的一些基础使用功能,较为便利。

  另外,“实名认证”是目前抖音、快手更新的一大杀手锏,只要认证为青少年,就强制自动进入“青少年模式”,不需要每次都另行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少年模式”下,仅抖音设置了内容搜索功能,青少年可以主动搜索获取想要的内容,而其余APP平台未开设相关功能。

  “青少年模式”对内容也有较高要求。如果“青少年模式”只是“一刀切”,对大部分内容进行屏蔽,给青少年推荐很少的内容,那就是为了合规而设置的“鸡肋”,而不是真心实意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内容。

  好的“青少年模式”应尽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提供多层次、个性化、丰富的视频内容。

  《消费者报道》对快手、抖音、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这4款APP的内容池的丰富度、适合度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只有抖音、快手这2款APP可以选择不同年龄,例如可以选择切换1岁到18岁以上的不同年龄,推荐的适配内容也不一样。

  其中抖音的内容较丰富、多层次,例如如果选择3岁,推荐的是动画、启蒙、手工、画画等内容,如果选择14岁,内容则丰富多样,涉及书法、科普、体育、摄影、历史等内容,内容适配性较好。根据抖音发布的《2022抖音未成年人保护数据报告》,在“青少年模式”下,抖音平均每天新增优质视频数量9146条。

  快手的内容相对不那么适配,例如选择14岁,依然推荐较低龄儿童的内容,例如简笔画鸡蛋、白菜、立方体等内容。

  而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均不能选择年龄,即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或儿童面对的内容都是一样的,这样的“青少年模式”简单又敷衍,不能满足青少年的真实需求。

  《消费者报道》盘点了4款APP为青少年推出的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活动或栏目,其中抖音、快手在这方面着墨较多。

  例如抖音持续与故宫博物院、中科院、中国青年报社、少儿社、科创中国、中国科技馆、中国消防救援、中国物理学会等机构进行了合作,推出了开学加油、动物世界、十万好奇、走进太空、国学文化、环游世界、云逛馆、科学探秘、院士说等栏目。

  快手也与新华社、央视网、人民日报、新华社、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有合作,推出护苗在行动、家庭教育主题直播、云上开学第一课、“神兽”暑期趣玩攻略、青春的N种可能、春日读“故宫”等栏目。

  而微信视频号在这方面的合作内容较少,也没有体育、音乐之类的专门分类栏目。哔哩哔哩的直播功能不能使用,有相应的“追番”项目,但里面的动画等内容较少。

  除了内容要丰富和适配,“青少年模式”还不应有不适宜青少年的内容,《消费者报道》分别浏览4款APP在“青少年模式”下的视频内容30分钟,查看有无不适宜的内容。

  结果显示,微信视频号有漏洞,设置“青少年模式”后,依然有不适宜儿童观看的内容。对此有所担忧的家长,建议给小孩使用微信时,在设置“青少年模式”时可选择视频号使用的范围为“不可访问”,这样就不能使用视频号,但值得一提的是,小孩还是可以在朋友圈浏览朋友发布的视频内容,包括有些不适宜青少年浏览的内容。

  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大APP或平台的设置和内容较2年前均有了较大提升,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青少年模式”任重而道远,希望各大APP或平台不是为了合规而做了个模式的空壳子,而是本着为青少年服务的初衷,为青少年提供多层次的丰富内容,让“青少年模式”落到实处。

  另外,“青少年模式”能做到的只是保护、防沉迷及提供内容,更重要和长远的教育还是在于家长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