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声称要禁止TikTok,然后微软洽谈收购,接着特朗普说收购也没用——还不知道最终会怎么收场。TikTok成了热点,大家都关注这事,但我发现,很多人对于TikTok和相关的一些事情有不少误解,作为曾经多年的IT/互联网从业人员,我试着澄清一下。
误解一:TikTok只要卖给微软(或其他美国公司)就是“跪”了,应该“撤”,这才有气节
误解三:如果卖给微软(或其他美国公司),培养了竞争对手,TikTok就和美国永别了
误解四:只要这次“跪”了,其他国家会对TikTok有样学样,美国也会对中国其他公司有样学样……然后其他国家再有样学样,所以……
误解五:中国有“墙”,“禁止”了谷歌、脸书、推特,美国禁止TikTok是“对等”行为
这条微博当然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但并非全无根据。有些朋友有不同意见,所以引起了一些讨论。我也看到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到处都是关于TikTok的类似讨论,其中当然不乏精辟的见解,但也充斥了很多误解。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就TikTok的未来做什么预测,只是希望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澄清一些明显的误解。
误解一:TikTok只要卖给微软(或其他美国公司)就是“跪”了,应该“撤”,这才有气节
TikTok作为一家中国公司被美国整了,肯定是一件窝火的事儿,大家的心情我理解,我也这么觉得。但是最近有些朋友把任何“不和敌人直接开战”的行为都总结为“跪”了,其实有点过。
注意,其中除了血气方刚的之外,也有一些带节奏的、说反话的、冷嘲热讽的——我们被搞得挺激动,最好是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可能正中某些人的下怀。
首先,这事儿TikTok确实没办法,主动权在美国手里,一家公司能怎么办呢?
说起来,TikTok唯一的办法是“拖”,拖到大选以后再说,可能有变数。但是我们怎么知道TikTok没有在“拖”呢?张一鸣总不能发微博说“拖延美国,拖死丫的!等特朗普下台,我骂死他”……最好推特上也发一下,还@特朗普一把,还有白宫官方推特、参众两院官方推特,都要@一遍——真爽!
这很像前一段时间中芯国际发表声明,说是不能替华为代工,华为还没说什么呢,有些人跳出来大骂中芯国际。这些人期望什么?期望中芯国际跟美国人说“我死也要给华为代工——哎,对了,我刚订的设备赶紧发过来,华为的订单等着用呢!”——是不是脑子缺根弦啊!
我认为TikTok一定在拖,只是拖不拖得住不知道。所有的法律手段、游说手段、舆情手段、程序手段他们一定都在用。事实上,正常来说,“收购”这件事很复杂,现在刚开始谈就吵吵这么大声音,不排除本身就是“拖”的一种程序手段——一旦稳住特朗普,进入正常收购程序,可就很漫长了。不要说别的,TikTok报个价,微软总要调查一下TikTok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人员状况、技术状况什么的吧,看看报价合理不合理,这叫“尽职调查”……调查了人家不认啊,所以要扯皮……这只是开始,后面幺蛾子多了,所谓“正常收购”,搞个几年都正常,不要说几个月了。
如果这一招真不好使,反正在美国不能运营了,问题是,两手空空地回家还是拿着几百亿美金回家?有钱不要,就为了赌一口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用不着把到手的柴给扔了呀!斗争是要斗争的,但理智也是要的。
其次,很多人觉得TikTok不能卖给美国公司,只能撤,否则就是“跪”,因为:1)这等同于将核心科技卖给了美国;2)培养了竞争对手,永远告别美国了;3)其他国家对TikTok以及美国对中国其他公司会有样学样。针对这几个说法,我下面分别澄清一下。
所谓TikTok卖给微软(或其他美国公司)就是出卖了“核心技术”,似乎TikTok是和华为一样的高科技公司——换句话说,美国打压TikTok和美国打压华为是一个道理。
这个理解有不少偏差。我不是说TikTok没有核心技术,但TikTok的技术和华为不一样。
传统技术角度上,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主要集中在高并发访问方面(不仅是TikTok,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一样),也就是很多很多很多用户同时访问的时候系统还能顺畅平滑地运行——去掉这一条,到IT圈去问问,信不信很多人说他们也能做出一个微信、淘宝或者TikTok,而且用不了多长时间——但用户量一上来,用的技术就全都不一样了,根本就没见过……
前沿技术角度上,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方面,比如TikTok有很强的智能推荐算法——用户想看什么他就推什么,从而形成“信息茧房”,大家经常讨论的所谓隐私问题一大半和这事儿有关,因为海量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数据就扯到了隐私。再比如,用TikTok拍视频能够直接上美颜,这是实时的视频美颜,比照片美颜难多了——难度虽然有差别,本质上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在驱动。
这两方面的技术,说实话,谈不上什么“核心技术”,和华为的技术不能比,这要从几个方面说明。
第一,本来TikTok在这些方面的技术也难言领先,各大互联网公司(包括美国公司)都很强,TikTok是不错,但没有好到能当出头鸟的那个地步,无所谓出卖核心技术。
第二,这些技术其实都处在一个急剧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只要出来一个新东西(比如一个新的美颜效果),其他公司很快就会跟进,所以可以这么说,这种技术只要一出现就是老技术,新技术都是还没出现的技术,自然也就谈不上卖给谁了。
第三,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专利在这里都没多大用处,因为这里面更重要的是算法,比如深度学习算法、卷积神经网络——属于基础科学,不能申请专利。就算是能申请专利的那些实现算法的方法,由于没有“行业标准”,杀伤力也不大,别人总可以找到不同的路径实现同样的效果,不需要遵循你的标准、走你走过的路径,也就不会侵犯你的专利。
华为可不一样,通信行业必须互联互通,自己弄得好没用,必须和别人连接起来,所以要有“行业标准”来保证大家能够做到这一点。所谓“5G”就是一个行业标准,而任何一家公司的专利只要被纳入行业标准,别人就再也绕不开了,这就叫“必要专利”。而那些虽然也不错但没有纳入行业标准的专利,叫做“非必要专利”,就远远不如“必要专利”值钱了。所以,华为由于“必要专利”多,其他公司绕不开,对行业的影响是致命的,美国打压华为和之后不得不开特例允许行业专家和华为一起开会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而任何互联网公司,包括TikTok,除了TCP/IP什么的那一套老掉牙的基础设施,上面的技术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不需要和其他公司互联(都有自己的开放平台供别人连接,但不是一个统一架构,和通信网不同),所以没有“行业标准”。一个公司技术再领先,也不至于像在通信行业里面那样形成绝对的门槛。
总之,美国打压TikTok,绝不是因为TikTok掌握了什么核心技术,TikTok卖给微软,也不存在什么出卖核心技术的问题——确实有点现成的技术被卖了,但对互联网大厂来说,中国也好美国也好,这些现成技术并不稀缺,本来也不是门槛,而新技术正在实验室里蹦跶得欢着呢,现成技术很快就会过时。
那么,很多朋友就要问了,既然如此,TikTok为什么那么牛X呢?美国又为什么要禁止TikTok呢?
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力,技术只是一方面——可能是不太重要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和公司的运营能力。
用户来这里干什么?用户喜欢什么?用户讨厌什么?用户为什么要在这里待半个小时而不是一分钟?公司应该是什么形象?应该怎么宣传?怎么把用户兜里的钱掏出来还让他傻呵呵地乐?怎么让用户昨天掏钱今天还掏钱?等等等等,问题很多,但是,和技术没多大关系,和“对人类的理解”有很大关系。当然,理解了人类之后,还是需要技术来实现的,所以,技术必不可少但却并非第一竞争力。
由于“马太效应”的原因,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一个饭馆人越多就越多,人越少就越少。一个APP也一样,人气旺就人更多,人气衰就人更少。所以在短视频领域,TikTok一旦成功,其他公司就一步慢步步慢,很难再PK了——脸书做了多少次努力,始终没戏,这次小扎昧着良心说话,说白了就是输急了,连最起码的体面也不要了。
互联网行业是“马太效应”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领域,后来者很困难。当然也不能绝对,TikTok的老爹“抖音”就比“快手”起步得晚,但要分析这种逆袭就复杂了——网上有很多文章,分析抖音做对了什么。但从本质上说,抖音对人类的“理解”更好,当然,后来快手急起直追,“理解”也越来越好了。
所以,TikTok的牛X来自于他们对人类的理解能力和自身的运营能力,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臂助,但他们的技术并没有强大到让人担心出卖“核心技术”的地步。
至于美国为什么要打压TikTok,技术肯定不是原因,美国宣称的什么泄露数据之类的也是瞎扯,我看原因有这么几个:
政治层面,TikTok中中国的形象太正面了,也许直接宣传并不多,但你看看里面那些二百五的视频,是不是有一种“上有天堂,下有中国”的感觉?特别是疫情期间,本来人家美国的意思是说中国是地狱了,结果你又唱又跳的,活得滋润得不行,像什么样子吗?
特朗普层面,TikTok是年轻人的大本营,上次塔尔萨竞选集会的时候,正是这些年轻人通过TikTok组织“订票不去”的把戏,搞得集会人数从事前宣称的一百万人变成了现场的六千人……大统领心情很差,空座扎心啊……必须敲掉这个反特朗普的核心据点。
误解三:如果卖给微软(或其他美国公司),培养了竞争对手,TikTok就和美国永别了
对TikTok来说,如果能待在美国当然最好,但如果已经被禁止,应该怎么办呢?
反正撤了也是留下一块大白地(翻墙的事儿也不是不可以,但总不能指望成为主流),竞争对手还是会起来,就干脆自己培养一个也没多大区别——关键是看钱有多少。
好了,竞争对手反正会有,让他自己起来和我们培养一个没多大区别——下面的问题就是,将来我们能不能杀回去?
其次是收购协议的条款。这种收购,在协议中一定会有一个“竞业禁止”的条款,就像很多公司里的核心人员辞职的时候会签的那种竞业禁止条款一样:几年之内不得从事同一行业。
那签几年呢?三年?五年?十年?我认为,这次收购谈判(如果特朗普允许收购的话)中,除了钱以外,最最重要的一个条款就是这个竞业禁止条款。但是很显然,这个不好谈,所以我的微博里说是十年——也许这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期望,但总不至于是永久吧?
最后,为什么我的微博里说要把五百亿撒到第三世界去呢?这就是全世界范围的“马太效应”。
如果第三世界国家都在用TikTok,自然会对美国的竞争对手形成一种挤压(当然,再重复一遍,能待在美国最好,这是不能待了以后的挽救之策),在一个APP上,能看到全球的二百五视频和只能看到美国的二百五视频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培养竞争对手这事吧,说实话,真不用担心。收购一个公司容易,有钱就行,但大家知道收购以后要顺利消化有多难吗?
收购每天都在发生,但大多数收购,与其说是“收购”不如说是“消灭”——别以为是意外,这是常态,很多收购方本来就是抱着“消灭”的态度去的。我没统计过,瞎说一句,收购以后顺利消化的比例恐怕10%都到不了。
我不是说TikTok被收购以后就毁了,毕竟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在美国肯定能继续蹦跶一会儿,但你要说TikTok美国版能够马上调转枪口顺利国际化,和字节跳动保留下来的TikTok国际版展开白刃战——反正我是不大信,如果真这样,我只能佩服这个新的领导团队了。再说了,即使展开白刃战,我们不能对字节跳动的团队有点信心吗?毕竟,TikTok就是他们做出来的。
微博上有一个朋友留言说“TikTok是一种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没听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呢,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太准确。可以说短视频的流行是一种文化现象,但严格来说,TikTok并非流行文化,而是流行文化的载体。短视频工具本身只是一个工具,上面的短视频才是文化。所以TikTok将来可能的反攻并不是农村的文化流行到城市去,而是全世界使用的工具让美国也使用,他们本来在使用一个不太好的工具——这就是马太效应。
误解四:只要这次“跪”了,其他国家会对TikTok有样学样,美国也会对中国其他公司有样学样……然后其他国家再有样学样,所以……
这种想法呢,叫做“滑坡谬误”,每一步都貌似合理,但实际上每一步都被夸大了,最后的结果就惨不忍睹,有点像鲁迅的“看见……想起……”。
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美国、印度,也许还有俄罗斯(有一帮俄语小弟),能够撑起自己的生态,其他国家都很难。欧洲有互联网公司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呢?人口基数太小……做不大……投入受限……做不大……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美国施压,欧洲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站队,如果禁止TikTok,就是对未来的美国短视频APP(TikTok美国版或者在空白地上新长出来的幼苗)投降。
在这件事情上,欧洲必然是投降,无非是向谁投降的问题,没有自立更生的选择。
禁了TikTok,意味着美国再次在欧洲一家独大——知道欧洲对谷歌、脸书发起了多少次调查吗?如果欧洲还有一点点理智的话,让多个APP竞争一下肯定是好的。
当然不能排除欧洲没有理智,毕竟华为在欧洲也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但问题是,你不把TikTok美国版卖给微软,欧洲也可以禁止TikTok欧洲版啊!关键是美国给了欧洲多大压力,而不是TikTok美国版卖没卖。
说到底,美国算是抢东西,抢过来有用,欧洲要做同样的事,那就不是抢东西而是砸东西了,因为抢过来没意义,活不下去,自己养不了。
总之,欧洲或者其他地区怎么做,会不会做,并不取决于TikTok美国版有没有卖给美国公司。
至于美国用同样方法对待其他中国公司的想法……我只能说,真的想多了。难道这次 TikTok不卖,表示宁死不屈,以后美国就不整中国公司了?
误解五:中国有“墙”,“禁止”了谷歌、脸书、推特,美国禁止TikTok是“对等”行为
这就完全是扯淡了。如果非要这样说,叫屈的不应该是谷歌、脸书、推特,而应该是PornHub。为什么呢?PornHub是真被禁止了,不但不能访问,也不能来中国开个同样的网站——但谷歌、脸书、推特可以啊!他们可以来啊,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
经历过十年前谷歌离开中国的过程的人应该都知道,中国并没有禁止谷歌,只是要求它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但谷歌拒绝了,纠缠了好久,公开的纠缠,最后谷歌自己走了。但我没听说美国对TikTok提出了什么管理要求而被TikTok拒绝。事实上,无论是TikTok还是华为,都反复强调自己的全球分公司严格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
如果谷歌、脸书、推特像抖音推出国际版TikTok一样,推出完全独立的谷歌中国版、脸书中国版、推特中国版,我不认为中国会不允许他们来中国运营,毕竟微软的搜索Bing、职场社交领英都在中国运营得挺好。但在很多美国人看来,微软在中国的行为是异类,算是向“邪恶”的中国“低头”了,而谷歌、脸书、推特是政治正确。
怎么找到PronHub?简单!当然是谷歌了,还有很多呢,你慢慢听我说……哎,算了,算了,不说了……呵呵……那个年代……真是个美好的年代……啧啧……我没有,我没有,别乱说啊……我倒是认识一个人,在公司干这事,被开除了。
总之,你说谷歌、脸书、推特上面那些东西,你真的都愿意看到吗?你真的都愿意你的孩子、你的丈夫/妻子、你的老爸老妈都看到吗?
但是说到底,这就像一个满脚屎尿泥水的人,走进你十万一平米的家,你让他换鞋再进来,他就不,他说这些屎尿泥水是全人类的精华,然后从鞋底掰下一块东西举到你眼前跟你掰扯:“这怎么了?这怎么了?我怎么就觉得香呢?”
事实上,资本方对公司的影响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大,创始团队和管理层有的是办法制约资本方的影响。自从谷歌开了先例以后,一般公司的创始团队都跟着学,上市有AB股,投资有投票权协议,总之,分钱按股权比例,但分权并不按股权比例——当然,这取决于谈判的时候大家的强势程度。
大家是不是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创始人团队和投资方打架?如果投资方那么厉害,开除创始人不就完了吗?可惜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双方的博弈很复杂。创始人团队——特别是这些很成功的——没有傻子,猴精猴精的,比我们这些吃瓜看客更关心公司控制权在谁手里。
资本方和管理层有个共识——挣钱不能耽误,这是基本原则。但是,不是每件事都有共识的,更不是每件事管理层都乖乖听资本方的话。所以,不能因为资本方有外资就觉得公司不是我们的公司了。
是不是我们的公司要看公司在哪里注册、主体在哪里运营、决策团队在哪里办公、主要接受哪里的管理、主要就业在哪里创造,主要税收缴到哪里了——总之,不能就看资本方是谁。
如果是上市公司,在股市买股票的人是谁真不用关心,即使股权大到一定程度,有点可怕,也要看投票权。而对于没上市的公司,至少在互联网行业,投资一般来自风险投资公司的“基金”,这些“基金”是募集来的钱,钱的真正主人和投资的主要获利者并不是那个“投资公司”,而是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没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只分钱不管事,所以叫“有限”。而那些大名鼎鼎的“投资公司”,在基金里叫“一般合伙人(GP)”,没钱、管事、拿管理费、赚提成——就是个掮客,只不过管理费和提成很高很高,所以显得很有钱。
钱投出去之前,管理层害怕投资方,怕拿不到钱;而钱投出去之后,投资方害怕管理层,怕钱被搞没了。
所以从表面看,持股方是谁谁谁,其实真正的金主还不知道是谁呢,离得很远,美元基金的金主也可能是中国人,人民币基金的金主也可能是外国人,实在没法去关心,也没必要去关心——他们就是想赚钱而已,能搞政治的少之又少。
其实可怕的是那些“非盈利组织”,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每年都要去募资,就靠募资活着,那自然谁给钱听谁话,否则明年不给钱了。说是“非盈利”,听着好听,其实最没有骨气,因为自己不会挣钱。公司不一样,公司会挣钱。
当然对小公司来说,拿投资还是要小心,因为自己太弱势,但对大公司来说,一般情况下谁是资本方这事儿并不是太关键,能撬动大公司的资金都实在太大了,如果有政治资金介入,早就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了。
以上六个误解,是我看到比较普遍的。总的一句话,碰到TikTok这样的事情,还是要冷静,慢慢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儿。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douyinkuaishou.cc/?id=45319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