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TikTok的全球累计下载量为6.63亿次;2019年2月,TikTok在IOS和Android平台的全球下载量突破了10亿次大关。到了2019年11月,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5亿次。
截止到今年4月底,TikTok的全球总下载量已经超过了20亿次。而且,从此前的15亿次下载量增加至20亿次,仅仅用了五个月时间。
今年6月,TikTok继续稳居全球应用下载量榜单第一名位置,领先ZOOM、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等应用软件;今年7月,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在全球APP store 和Google Play吸金超过1.0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8.6倍,继续蝉联全球移动应用(非游戏)收入榜冠军。
截止到今年4月底,印度市场累计贡献了6.11亿次下载,占全球总下载量的30.3%,为TikTok的全球第一大市场;美国市场累计贡献了1.65亿次下载,占全球总下载的8.2%,为TikTok的第二大市场。
尽管TikTok在印度惨遭封杀后,如今又面临美国强卖的凌辱,但回顾TikTok的崛起和出海之路,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风险和应对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总结。
毕竟,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未来的我们势必还会有更多优秀产品准备出海。
实际上,TikTok是抖音短视频的国际版本,承担的是抖音出海的重任,为全球用户提供统一的产品体验。
彼时,一个不到10人的中国团队研发出了一款叫做“musical.ly”的短视频APP。谁也没想到的是,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欧美广大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并且在一年后登顶苹果应用商店美国地区的榜首。
截至到2016年年初,musical.ly的日活已经稳定在200万左右,注册用户突破了20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6%。这一年5月,musical.ly完成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纪源资本和启明创投领投。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musical.ly这款APP无论是推出还是走红的时间均早于抖音,为何会错失国内短视频的红利呢?
2016年9月,今日头条宣布投入10亿元全力备战短视频,随后上线了与musical.ly定位高度重合的抖音APP。四个月后,原本想着走“全球包围中国”路线的musical.ly正式回到中国市场,却发现抖音已经迎来了爆发期。
也就是说,抖音在时间上抢跑了4个月,并且借助于今日头条的流量扶持和豪掷千金的推广费用,迅速将“师傅”甩在了身后。
2017年11月,今日头条宣布以10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musical.ly。尽管这样的价格在当时略显高昂,但如果联想到musical.ly的用户数量和强大影响力,以及包括Facebook和腾讯这样的巨头都争相抛出橄榄枝,这样的价格也算是合理。
其实,早在今日头条收购musical.ly之前,抖音就推出了海外版本TikTok,正式启动国际化。在收购案完成后,今日头条逐步将musical.ly的用户和内容导入到TikTok,并且在2018年8月将两家正式合并,新平台继续沿用TikTok的名称。
随后,借助于海外版抖音和musical.ly的合并,新TikTok迎来了新的发展篇章。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刷抖音,除了吸引人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为产品而言,抖音的产品设计极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并且靠着功能的创新,为用户提供了差异化的体验。
比如,全屏高清。既能够原生的呈现手机拍摄出来视频效果,又能够去除干扰让用户刷视频时注意力能够更加的集中。
再比如,原生音乐。靠着旋律和节奏,能够让没有旁白的短视频更加有趣和震撼。同时,透过音乐的力量,激发大众的创作和模仿热情。
也就是说,TikTok与抖音一样,在产品功能的设计上最大化的尊重并且迎合了用户的体验。
众所周知,今日头条并不是一个新闻网站,而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即根据每位用户的兴趣、位置进行个性化的推荐,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服务。抖音和TikTok也是遵循了这一算法原则,通过个性化的推荐让用户逐渐上瘾,培养起用户粘性增加产品的使用时长。
正是靠着这一能力,让每一位用户看到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于是,当你每次刷抖音的时候,时间就在不经意间流逝了。
前面提到,TikTok跟抖音一样,是基于个性化推荐的算法机制。不过,TikTok作为一款定位全球化的软件,除了拥有全球化的视角之外,还拥有本土化的思维,即优先呈现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内容。
另外,优先向当地用户呈现当地内容,能够让本土用户更加有亲近感,更加容易获得当地用户的支持,减少可能存在的各种文化冲突。
根据相关的报道显示,字节跳动2019年的全年营收超过了140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近280%。尽管这一数据未得到官方的证实,但字节跳动的吸金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根据此前外媒的报道,原本已经实现盈利的字节跳动,在2018年因为短视频TikTok在海外的扩张,导致了约12亿美元的亏损。2019年底,字节跳动与银行磋商寻求20亿美元的贷款,为TikTok在国际市场的推广进一步提供资金支持。
除了在Google、Twitter、Instagram、YouTube、Facebook等平台上投放大量广告之外,TikTok还需要与大量人气偶像、名人、电视节目展开合作。而这些,都是需要烧钱的。
TikTok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其创新性的产品功能设计和个性化推荐的算法机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那笔10亿美元的收购案和本土化战略,直接助推了TikTok的全球化进程。
6月29日,印度政府宣布封禁并下架了包括TikTok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理由是“损害了印度的主权和完整,印度的防御、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至此,拥有近2亿月活用户、120万创作者的TikTok,在印度遭遇滑铁卢。
随着TikTok在美国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来自美国的政治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2019年2月,美国联邦委员会声称TikTok违反了儿童隐私条款;2019年底,美国军方禁止内部人员使用TikTok;今年2月,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局禁止员工在TikTok发布内容。再后来,美国全国委员会也发出警告,要求竞选团队、委员会及各州在使用TikTok时,需要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到了7月,候选人拜登竞选团队也要求竞选成员卸载掉TikTok。
直到现在,TikTok进入了最后的45天倒计时,要么强制出售,要么步印度市场的后尘被封禁。
“我们一再强调自己是一家私营企业,并且我们愿意采取更多的技术方案来消除顾虑。”
比如,TikTok美国用户的数据全部都储存在美国境内,并且在新加坡建有备份系统,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再比如,TikTok不会移除任何与中国相关的敏感内容,也不会被中国政府移除。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践行“全球化”,TikTok的团队也都来自当地,包括字节跳动首席运营官兼TikTok全球首席执行官,也都是美国人。
另外,就在TikTok疲于应对各种政治风险时,包括Facebook在内的竞争对手正在通过克隆和抄袭的手段,加紧吞噬TikTok被封杀留下的空白市场。
除此之外,在丢失了印度和美国市场后,TikTok还将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与Facebook、Youtube以及大量的本土竞争对手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市场展开竞争。
也就是说,在全球化扩张战略下,TikTok既要面临潜在的政治风险,还要面临国际巨头和本土竞争对手的围剿。
8月6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微软公司正寻求收购TikTok全球业务,包括TikTok印度和欧洲。次日凌晨,字节跳动方面回应称,消息不属实。
尽管官方给予了否认,但TikTok如今面临的唯二选择,要么卖掉要么被禁退出美国市场,却已经成定局。
在进一步探讨TikTok会做出何种选择之前,需要回答为何TikTok会在美国遭遇此次劫难?
第一,清洁运营商,确保中国电信运营商没有进入网络;第二,清洁商店,将不受信任的应用从美国移动应用商店中删除;第三,清洁云,避免美国使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云计算产品;第四,清洁应用程序,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将不能预安装中文应用程序;第五,确保海底网络不会受到大规模收集情报活动的破坏。
透过这份“清洁网络”计划,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国企,也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都将成为被瞄准的对象。
那就是美国决意要在互联网上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实现与中国的“断网”。而TikTok之所以成为“枪打出头鸟”的那一只,是因为这款软件在美国市场太过成功,以致于连FaceBook这样的巨头都招架不住。
与华为在5G技术上的领先,成为“自19世纪末以来,历史上第一次美国没有引领下一个技术时代”不同,TikTok更多属于产品和运营层面上的胜利。不过,由于短视频天然具备媒体属性,能够在很多层面影响舆论的动向。
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把舆论的控制权拱手让出去,更何况时美国。也就是说,媒体这一属性成为TikTok被制裁的重要原因。
当然,还有一点也必须提到,那就是封杀TikTok也是为了大选的需要,迎合国内民粹转移矛盾挽回执政党的支持率。
当媒体爆出微软就收购TikTok进行谈判,并希望在9月15日前完成这笔交易时,微软的股价应声大涨5.62%,约合800亿美元。
有人说,在美国的逼迫下卖掉TikTok业务,无疑是向美国下跪,岂能为了几百亿美金而折腰;也有人说,几百亿美金说得轻巧,国内有几家企业能够做到几百亿美金的规模,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回报?
尽管卖还是不卖需要等到字节跳动做出最后的决定,但不管这是一个怎样的决定,失去TikTok注定成为输家。
从美国的角度说,通过行政手段排除外部竞争,短期看能够迎合民粹主义,有利于本国企业的经济利益。但长期看的话,势必将损害美国自由市场的定位,损害美国的国家信用,加速其全球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地位的动摇。
既然封杀TikTok排除外部竞争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那么字节跳动就可以采取拖延的方式,并且通过试图唤起国内有识之士对该政策的反对声浪,以求得政策的改变。
一方面继续与微软在内的竞争对手谈判,并且通过引入新收购方的方式抬高价格;另一方面,号召合作伙伴、创作者、用户向美国施压,并且准备向美国法院起诉美国政府。
“清洁网络”计划已经证明了一点,妥协退让并不会得到美国的善意,换来的反而是变本加厉。与其这样,那还不如利用美国的法律与美国政府斗争下去。说不定,等到了大选后会有新的转机。
当然,如果收购方对TikTok美国业务的出价合理,那索性卖了,集中资金继续与Facebook抢夺其他国际市场,甩掉包袱未尝就是一件坏事。如果对方是强卖的态度,那索性暂时关并停将美国政府告上法庭。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douyinkuaishou.cc/?id=42631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