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做出预言:“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然而,在短视频时代,一个人出名可能只需要15秒。
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关于短视频风口的线年,快手前身「GIF快手」诞生,2013年7月,GIF快手从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目前DAU已达
。2016年,抖音短视频诞生,2018年春节前后抖音崛起,市场份额和影响力迅速提升。
近两年,关于快手和抖音的竞争不绝于耳,除了「南抖音、北快手」,相信你还听说过「抖音的野望,快手的危机」、「抖音逆袭快手」等观点。这些从何说起?
公开信息显示,快手电商在2018年最后两个月的成交卖家达到数十万,成交商品数量达到百万级,双十一、双十二订单数均超过千万,高峰期电商成交额以亿级计,据报道,当时的「快手卖货王散打哥」,一天居然卖出1.6亿。
我们又看了一下某报告中,快手用户对电商的看法,发现大部分用户对快手做电商都是积极态度,可见,快手天然就有非常好的电商基因。
。那么我们不妨讨论一下,为什么在电商变现上,率先入局的抖音会落后于快手?
风靡全网的小猪佩奇、跳舞的太阳花…不可否认,抖音捧红了很多爆款商品,对于抖音来说,孵化自己的电商平台本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抖音目前还仅仅是能「带货」,却很难「卖货」,很多用户表示自己是在抖音上被种草之后,跑去淘宝、京东这些主流电商平台上购买。
的卖货视频,而快手更倾向于向用户「展示」卖家的真实推荐、售卖的场景,甚至会展示商品的生产过程。这样看上去,快手的卖货方式会让用户对卖家、对商品产生更强烈的信任感。
的角度上看,其实快手的电商变现能力比抖音强,也依赖于其社交做得好。抖音主要依赖于推荐算法,用户在抖音上主要的使用场景就是在首页浏览系统推荐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其评论功能在二级页面。
(老铁即东北话:兄弟,老朋友),所以快手用户更习惯于查看已关注KOL的内容。同时,其评论功能设计也有意将其与视频播放页设置在同一页面,用户在看短视频的时候,上滑就能看到用户的全部评论。
总的来说,抖音有其独特的推荐机制,让用户更聚焦于内容,缺少人与人的社交;而快手用了8年时间培育了社区「老铁关系」,在老铁的社区氛围下,KOL会和粉丝的关系更紧密,粘性更强。所以在社交这一层面上,快手比抖音要更胜一筹。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社交促进了信任感的建立,而信任感是短视频电商变现的基础。
对比抖音和快手两个App,抖音注重「内容」,快手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相比之下,用户更愿意信任快手的平台和电商达人,进而产生付费购买行为。
所以,我们也似乎可以感受到,要培养用户在短视频场景下的购物习惯,建立用户的信任感很有必要。
抖音和快手的差别,除了二者的产品理念、算法策略等方面因素之外,早期用户的来源也是重要的原因。
带着粉丝来到了快手,带来了最早的一批流量,也奠定了快手最早的社区调性。与抖音从微博美拍吸引来的网红不同,YY主播天然就是为直播而生,风趣幽默、擅长互动、带货能力强,成为了YY最早的一批主播的特性。这其中,又以东北人为个中翘楚。
这些已经在YY当中厮杀出来的主播,对于如何通过互动获取打赏、如何在直播当中带货早已熟捻于心,直播打赏金额也与带货能力成正比。并且,跟随主播一起从YY来到快手的粉丝,也多数是忠诚度极高的草根粉丝。
而到了18年6月,快手小店上线,主播有了变现的新路径,这些粉丝也成为了主播带货最大的助力和底气。
很显然,早期用户营造的社区氛围和文化,对于快手电商业务的发展有极大帮助。
上一帮爱拍短视频的达人,这让抖音的早期的内容调性较为新潮,但这批人既没有粉丝沉淀,也不像快手主播那样有非常强的直播感。这批最早的KOL奠定了抖音独特的内容风格,但是也成为后期抖音在电商变现比较大的阻碍。
、用户对于电商的态度,还是KOL对于电商变现的熟悉程度,抖音相比快手都要弱一些。这一点对于想要实现电商变现的抖音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问题。无论是直播业务,还是视频内的转化链接,抖音目前都还没有跑出成熟的路径,这与抖音早期用户来源,显然有很大影响。
如果问你「快手现在的发展怎么样啊」?可能外界很多人都会说夹缝中生存等等结论,然而基于第三方数据,与大众认知不同的是——快手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
快手的DAU已经达到2亿,能达到这样的规模量级,一定不是外界以为的这么简单。
四个字来回答,如下图逻辑,围绕着利益分配原则,公平普惠的价值观发挥了核心作用。
它背后最客观的一个描述,是保护每一个普通的视频生产者。快手是一个偏记录向的公司。站在记录向的角度来看,是属于保护生产者,生产内容得到流量让更多的人看到,然后通过消费者看到,消费者也获得一定程度满足,直接往下走。
保护普通的视频生产者之后,产生的拍摄内容更加多样性,拍的人多,自然就什么东西都有。
早年间快手上有四大闲人: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水滴石穿和铁杵磨成针,很多人不理解这些内容为什么有人愿意看,但真的有很多人就喜欢看这些。其实马宏彬老师谈了一个观点——
,在快手平台里,一方面鼓励普通生产者,但鼓励普通生产者的同时就意味着每个人的成长速度都很难非常快。内容繁荣可以体现在好多方面,在快手上,基本上什么都能见得到,让用户感觉特别好玩。内容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会碰到需求的繁荣,或者说碰到了需求的多样性。
其实这些的背后有很多这种详细的数据支持,我们发现一个用户在快手平台上产生过内容以后,它的留存会大大提高。
最后,快手有很多看似不合常理的设计,这需要非常强的一个坚守,比如快速控制基尼系数、主推普通用户的作品等,快手不设置正向运营的环节,也不主动寻找外部的机构,低赞的作品也是能让大多数人看到。
商业机会=未被满足的需求,下沉市场用户量庞大,可支配时间长;这批用户偏好短视频,且愿意参与创作,但是当时市场上却鲜有成熟产品能填补用户的这个需求。
快手有句广告语是「在快手,看见每一种生活」,我想快手就像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这里有老铁流量、田野故事,也有人间的烟火气。
关于抖音和快手的这场战争,我看过很多不同的分析,比如把抖音的成功归功于强大的运营。
诚然,抖音的运营确实很不错,抖音为了解决高效的UGC内容生态,从产品到运营做了大量的工作,抖音在UGC上非常努力,快手似乎什么也没做。
。在别的地方得不到认同的,在这里可以,这里就是家。所以在快手上,UGC的动力从不稀缺,所有的互动也会得到积极的反馈。
在这种文化壁垒的基础之上,当快手同时得到了三四线城市的移动互利网基建红利、摄像头与图形处理技术的成熟契机、智能推荐算法的成熟,这三个辅助条件,「一切做的都是对的」的快手就停不下来了。
你看,快手说「每个人都值得被记录」,这是最能戳中快手平凡的用户内心的一句话。
抖音明确的树立了一个「好」的标准,并且克制的维持着这种调性,所以在抖音上的一切都是被「美化过的」美好。
基于这么多,快手和抖音谁会成为短视频的领头羊,最终是由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决定的。
希望老铁们能潜心经营作品,将播放量转为粉丝量,我也会不定期总结快手玩法的一些干货内容,老铁们关注我,不迷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ouyinkuaishou.cc/?id=3904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