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影视剧中,折扇可能是某个角色行走江湖的武器。 现实中,汉服爱好者把它作为装点、衬托整体形象的饰物。 也有人将其作为文化纪念品,倾情赠予他人。
近日,「最人物」与折扇“代言人”孙亚青老师聊了聊,带大家走近中国传统折扇的前世今生。
这一情缘,是她自小结下的。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因为家住杭州市上城区解放路,孙亚青每天放学都路过王星记扇厂。她和伙伴们常在厂门口玩耍,跳皮筋、踢键子,或围着玻璃橱窗朝里张望,观赏每一把精美绝伦的折扇。赶上周末的时候,“也会去里面逛一逛。”
事实上,孙亚青对折扇的喜爱是依靠时间,一点点积攒起来的。与其说是兴趣使然,倒不如说是命运必然。14岁左右的年纪,孙亚青偶然看到小姨为王星记扇子做外加工,“一下就被迷住了,花花绿绿的,很漂亮。”
基于兴趣,她先是跟着小姨做辅助工作。等到自己能上手的时候,便主动请缨自己做,每月能挣上十几块钱,帮家里分担了一部分经济压力。
除此之外,每次去厂里交扇子时,老师傅总会夸她“有天赋”,这让孙亚青内心充满成就感。
毕业后,她干脆放弃去铁路、邮政等部门工作的机会,投身于王星记,成为制作手工折扇的一名技术人员。这份工作一做就是45年。
制扇中,最考验人技术的是“拉花”,就是在薄薄的扇面上,用钢丝拉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上万个小孔,组成千变万化、虚实相宜的精美镂空图案。
想要做出这种复杂的工艺品,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更是力气。孙亚青是典型的江南女子,身材娇小玲珑,领导对她做拉花表示担忧:“这算个力气活,是男孩子做的,你人这么瘦,又没有力气,学不了的。”
她不服气,“我有力气,我很勤奋的,能做下来。”从此,她扎堆在男员工堆里,成为了一名“拉花”学徒。
“这门手艺学会容易,学精就难,每天就像拉锯一样反复用钢丝锯着木片,一天练习下来,手指手臂酸痛不已。”听师傅说练上15天疼痛感就会减弱,孙亚青就咬牙坚持着,一天天倒计时。
为了培养自己对图案设计的审美力,她报了个美术班,学起绘画。一年后,“拉花”技术拿下了,烙印在她身体上的变化也显现了出来。
由于长期左右手用力不均,孙亚青的两个手臂不一般粗细,“去定制衣服,裁缝也感到奇怪,你两个胳膊怎么差这么多?”她笑着向「最人物」回忆。
好学,加上能吃苦,孙亚青的名字被各位领导记得很牢。到了最后,发展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孙亚青。”一旦有哪道工序缺了人手,就叫她来顶。
十几年间,孙亚青换了八九个制扇工种,每一个都练到炉火纯青,这也使得她之后在管理决策、技术创新上有足够的话语权,为跃升到领导阶层奠定了基础。
她于1975年进厂,当时正值王星记成立100周年,“只要记得王星记几岁了,就知道自己进厂几年了。”她说。
这个玲珑温婉的女人从一线工人做起,车间主任、门市部经理、副厂长、厂长,一步步成长为企业掌舵者、非遗传承人。她亲身参与和见证了王星记发展的坎坷历程,并带领王星记奔赴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48岁,时代飞速发展,传统文化面临没落的危机,她推动王星记的“制扇技艺”载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4年,一场大火几乎让王星记毁于一旦,此后是10年的亏损期。迫于经济压力,诸多员工纷纷出走,人才流失严重。
艰难时刻,有着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孙亚青临危受命,担起匡扶王星记的重任。她不忍心看着这么好的传统工艺逐渐没落。
在现代社会,扇子早已不是生活必需品。“要赢得市场,就必须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赋予扇子新的生命,让它‘活’起来。”长期观察中,孙亚青捋出一条思路: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新元素,扇文化仍可在时尚风潮中延展开来。
“比如说,针对人们对美好人生的寄望,我们推出了12生肖、12星座系列;再比如,古人有‘扇扇子、坐轿子、荣华富贵一辈子’的民俗,我们就结合婚庆主题,推出了‘婚庆扇’。”孙亚青说,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观念在变,但“根”不会变。
她还倡导与高校发起大学生设计比赛,尝试从最活跃的群体当中寻找灵感,甚至玩起了抖音。在她看来,汲取年轻人身上的朝气,正是王星记能与时俱进的关键。
品质,是孙亚青常向员工强调的两个字。“现在形形色色的扇子充斥着市场,王星记若想被人看见,就一定要严守品质关。”她告诉「最人物」,王星记的扇骨用的是上等的竹木,甚至红木、檀木等。
一把黑纸扇有88道工序,用的是纯天然材料,不怕日晒,不怕雨淋,不怕褪色,因此获得了“一把扇子半把伞”的美誉。
“如果说手工制扇是王星记的魂,品质是王星记的根,那么工艺美术大师、制扇工匠,这些人才是技艺传承的命脉所在。”如今,王星记拥有60多人的精英制扇团队,并且每年都会定量招收新学徒,保证每个制扇工种都有老中青梯队。
6月初,孙亚青发了一条抖音: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迎接那封令人艳羡的通知书。
画面中,是一把个性定制扇。这是一位父亲为他即将走入高考考场的孩子送上的祝福,他希望孩子在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涯里成为一个品德良好的学生。
孙亚青说:“现在扇子虽然不被当作纳凉工具,但已经衍化为文化的一种标志,送礼物绝对拿得出手。”
1875年,王星记扇庄在杭州“扇子巷”诞生。时至今日,它已经走过了146个春秋。起落浮沉间,王星记一直秉承着“精工出细活,料好夺天工”的祖训,遵循古法,精雕细作,将扇子打造成名人书画的艺术雅集。
如今,孙亚青年纪渐长,热情却丝毫不减当年。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她把王星记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还发展出非遗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新产业模式。
孙亚青告诉「最人物」,现在王星记用以生产经营的场所,已成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
她感慨,这既是活的非遗文化的一个展示,也是折扇文化的一个交流平台。“我们楼上有个博物馆,楼下就是师傅制作折扇的现场,大家逛完博物馆可以现场观摩制作过程。”
回忆与王星记有关的难忘经历,孙亚青首先想到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期。
那一年,她49岁。凭借优良的设计和师傅们的匠心制作,孙亚青带领员工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会主题相结合的思路之下,仅用了18天时间就交出了15个设计款式。王星记折扇由此拿到“免费”入场券,亮相国际舞台。
“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越传统的东西,越要主动让更多人知道。“走出去以后,既提高了自我设计能力、制造能力,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我们。”
在孙亚青眼里,每一把经多位师傅精心打磨的扇子都是有灵魂的,她甚至称这些扇子为自己的孩子。曾有人打趣,“孙亚青是为扇子而生的人。”
59岁之前,孙亚青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抖音主播,在网上“抛头露面”。
三年前,孙亚青初次接触抖音。起初,她对这种新型社交平台并不感兴趣,担心新潮的东西使用不当,会对传统文化起到反噬作用。但新的机会与挑战摆在面前时,勇于创新的她,还是决定尝试一把。
她将抖音昵称注册为“王星记扇孙亚青(奇人匠心)”,开始了直播带货和直播科普的互联网新生活。
在抖音上,她讲述每一幅扇面背后的历史文化。扇子起初并非扇风纳凉的工具,而是在帝王外出巡视时被用于遮风挡雨,是彰显身份等级的象征。
她也分享匠人们制作扇子时的精心。细致的拉花,惊艳的走笔,每一把惊艳网友的折扇背后,都是连续打磨多日的匠人精神。
如今,作为抖音电商非遗好物代言人,孙亚青希望大家能更多关注中国传统非遗文化,让非遗好物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孙亚青是一个眼光独到的决策者,在创新上,她懂得迎合当下的市场需求。抖音上的用户大多为年轻人,她便打造符合主流用户审美的新型折扇,“尽量多使用一些丰富的颜色。”
“你的东西设计出来给谁用?网络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对不对?那我们一定要适应年轻人。如果年轻人不喜欢我们的传统工艺,就很麻烦,可能会后继无人。”因此,让传统的东西,吸引年轻人的眼球,成为王星记当下正在做的事情。
时至今日,王星记的扇子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扇艺中国,礼尚世界。希望把王星记打造成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传统品牌,让好品质延续下去。”
去年开始,抖音电商陆续推出不少扶持非遗文化的活动,孙亚青参与了20多场,销售额总额高达70多万,“收获还是蛮大的。一开始我抱着怀疑的心态,认为这种电商平台跟我们有距离,但现在从线下做到线上后,销路更广阔了。”
孙亚青说:“在抖音这几年,我觉得不是在做销售,更多的是在做文化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我们中国的传统折扇文化。”
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孙亚青”的存在,非遗文化才会被更多国人了解。他们是传统文化的形象大使,也是致力于传播国学文化的讲座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douyinkuaishou.cc/?id=36242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