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注意力愈发分散,他们消费内容的场景变得碎片化和圈层化,这也对媒介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品牌而言,构建用户心智是长期主义,其方法论跟随媒介环境,动态变化。
电视媒体强势年代,受众接触信息的媒介有限,往往对于大的叙事和事件,有着共识和共情。因此,“央视标王”成就了一个个全国性品牌,大品类机会涌现,配合强渠道执行力,品牌完成品类心智的占领;平台电商崛起时,相较于传统大牌碾压的线下渠道,新兴品牌和白牌涌向了电商平台,“新渠道”让这些品牌有了话语权,“低定倍率”形成价格区隔。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时间和注意力分散在不同的平台, 尤其以“短视频+直播”的内容形式,承接着大量的消费习惯。如何在高频的内容场景中,实现广泛的心智渗透,我认为在于找到共识的入口。
共识入口在哪儿?其中有一条路径——回归传统文化。正如国潮出圈的背后,是文化自信和国货自信的产物,也是新生代消费人群,成长于国内经济腾飞的环境中,所形成的广泛共识。
近期,快手便推出首个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节庆商业IP——新市井中国节,首创“传统节日+节气”的营销模式,以“短视频+直播”呈现新市井商业下的“衣食住行”,唤醒大众对于传统节点的仪式感同时,也让节日营销价值提供了两条实现路径——传递节日/节气内涵、品牌价值延伸。
传统节日和节气等节点,是大众的共识,也是全民级的氛围制造机。品牌需要契合节点的内涵和寓意,建立与节日和节气的连接,甚至与某个特定节点相关联,即想到这个节日,就能想到某个品牌。
其次,品牌需要延伸价值,与特定节点下的用户达成需求同频。七夕送礼,是让对方开心,中秋团圆,表达对长辈的孝心,这些从民俗的表象之下,深拓一层,聚焦于用户的底层需求,提供现成的好处,是品牌延伸节日内涵的方式。
没有具体的案例,就没有具象的感知。在快手新市井中国节IP与伊利欣活的合作案例,便是沿着节日内涵、价值延伸的路径,通过“垂类达人+品质内容”完成品牌心智的建立,并实现私域资产沉淀。
要理解新市井中国节的价值,需要回溯到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是快手做这件事?
这背后同样有两条主线,其一,快手新市井商业与节日、节气衍生的民俗文化,有着天然的相关性;其二,快手传统文化类目的达人生态不断丰富。数据显示,中秋、七夕、元旦、端午四大传统节日相关作品,在快手站内发布量达2000万,视频播放量超过200亿。除去传统节日,还有二十四节气、民俗节日、非遗文化、戏曲汉服等多种类型的传统文化,在快手被激活与关注。
对此,快手磁力引擎内容商业化负责人毛海峰概述道:快手平台特有的烟火气,与中国节日、节气具有天然的关联性,此外,达人明星生态非常真实、生活化,快手用户也非常喜爱传统文化、国潮这些民族特征内容,快手新市井中国节与平台定位相互契合。
对于品牌而言,快手新市井中国节在内容供给、内容需求两个维度,契合了当下的内容刚需:
·随着限娱令、限籍令等政策出台,以及大众内容需求的转变,娱乐明星内容供给正在减弱,品牌需要新的内容来补位,而传统文化内容便是与用户持续沟通的载体。正如河南卫视的传统文化内容出圈,以及特色戏曲、民俗传承、创意型非遗文化等内容在快手获得持续关注度,那些符合正向价值观的、美感的传统文化内容,正在成为快手用户的消费习惯。
·供需两端的变化外,传统节日和节气内容能够提升营销感知力。因为节日和节气属于全民性认知,而非圈层属性。品牌能够通过“新市井中国节”触达全域用户,实现用户拓圈,并以仪式感的内容主题,建立用户与品牌的情感共振。
此外,在公私域互通的快手平台,品牌可以实现节庆热点的营销闭环,以及基于快手用户生态的强互动性,以抽奖互动机制设置,高效沉淀数字私域资产,以传统文化的复苏赋能品牌营销。
在快手新市井中国节IP与伊利欣活的创意案例中,正是通过内容形式、心智资产和“种草全链路”,实现节日营销的增量尝试。
新市井中国节第一季内容由伊利欣活中老年奶粉独家冠名,以“欣活迎端午,明星送福瑞”为主题,开启“24小时云游端午”。活动贯穿了端午节全天,从零时的唤醒北京城,到游赏、欣赏、慢赏、趣赏、夕赏、唱赏和爱赏七大“赏中秋”环节,与端午的民俗文化内涵相呼应。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douyinkuaishou.cc/?id=33084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