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山东‘红嫂’模范事迹寻访专题调研团淄博小组,我们要去沂源寻访淄博‘红嫂’张志兰。”7月14日,山东大学两位女大学生来到本报寻求帮助。记者与她们一起赶赴沂源,找到了淄博惟一健在的“红嫂”张志兰。图为大学生志愿者在听张奶奶讲故事。山东大学专题调研淄博目前惟一健在沂水河边寻访85岁“红嫂”
“我们是山东‘红嫂’模范事迹寻访专题调研团淄博小组,我们要去沂源寻访淄博‘红嫂’张志兰。”7月14日,山东大学两位女大学生来到本报寻求帮助。记者与她们一起赶赴沂源,找到了淄博惟一健在的“红嫂”张志兰。昨日,两位大学生告诉记者,目前有资料记载的山东“红嫂”共有57名,调研团已专门为寻访“红嫂”建立了网络博客,地址为http:xunfanghongsao。
7月14日上午9点30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记者和“红嫂”寻访小组的张小溪和满静同学一起到达沂源。途中,两位大学生给记者介绍说,“红嫂”一词最早出现在作家刘知侠的短篇小说《红嫂》中。1964年,刘知侠将小说《红嫂》改编成现代京剧《红嫂》,同年8月12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京剧《红嫂》后,亲切接见了剧组人员,并对“红嫂”给予高度肯定。随后,中央歌剧舞剧院也将“红嫂”故事改编成舞剧《沂蒙颂》。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沂蒙红嫂”是沂蒙山区妇女拥军支前的特殊群体,成为中国妇女拥军模范的象征。
在县城,记者找到了张志兰老人的侄女张女士,她告诉记者:“俺姑这辈子无儿无女,今年85岁,83岁以前她一直在老家住着,独立生活,做饭啥的都是自己,这两年才跟着我。”在张女士的带领下,我们在一套简易的楼房里见到了“红嫂”张志兰老人。
进门的时候,老人正躺在朝阳的一间卧室里。“张奶奶,您身体还好吧?”张小溪坐在床边,握着张奶奶的手说。“我好”,毕竟年纪已经大了,张奶奶说话的声音已经有些发颤。
“给我们讲讲战争年代您帮助那些战士的故事吧。”在同学们的要求下,张奶奶断断续续地开始回忆那些充满了激情与理想的峥嵘岁月:“打仗时候,救了多少人我记不清了,那时候一个团里的通讯员叫秦瑞,他受伤了,我把他藏在家里的吊铺上,敌人来搜查没发现他,十几年后,秦瑞还回来看我。打孟良崮,我给他们熬稀饭,给他们纳鞋底,白天黑夜地干啊,纳了100多双,政府给我戴上红花,还给我发了一个《红嫂证》,从那时起,人家都喊我‘红嫂’……”说起过去的岁月,老人的记忆有些模糊,但她沧桑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动人的幸福。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两位大学生被老人的故事深深打动。她们说:“沂蒙‘红嫂’是战争年代涌现出来的英雄群体,是山东人民的骄傲,现在她们年事已高,许多人已离开人世,但她们的精神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回去后,我们要为这些可爱可敬的‘红嫂’建一个属于她们的博客,我们要用现代化的传媒工具去弘扬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他们还计划把对齐鲁大地57位红嫂的调研心得体会、经历感悟和有关资料汇编成册,出版《山东红嫂颂》。
昨天下午,张小溪告诉记者,“寻访红嫂”的博客已经完工,地址为。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通过博客了解这些特殊的英雄,让她们的事迹与岁月永存。(文/图晚报记者李慧娟刘洪霞实习生孙文昭)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douyinkuaishou.cc/?id=2111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