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咱们老同学小七在交流群里吐槽,说大家都在做增长,他们在做的是负增长。
他们在做的是一个内容平台,数据上反映一个比较复杂的注册认证流程,转化率只有6%。于是重新规划相应的流程去做优化,同时尝试把入口做的更加醒目。
热火朝天地花了2个月讨论,1个月开发。结果上线个月内,转化率没有提升反而下降,过了1个月才提升到原来的数据,但也只是持平。
大家都很疑惑,按理说根据数据反馈去做调整优化,思路是没问题的,为什么结果出人意料呢?大家七嘴八舌,似乎谁说的都有道理。于是带着这个疑惑,大伙去请教了做过八年运营总监的钱老师。
钱老师发了个白眼表情,接着开始阐述他的观点:“你们这个是伪数据分析,瞎搞。从头到尾就看到一次转化率,又不说明样本大小、时间维度,凭什么说它低?都没找到问题原因,你们做这个产品优化的策略,本身就是脑补嘛!”
钱老师:“首先,虽然你是做运营增长,但是也得要有数据分析的常识。比如说,你要知道数据分析出来的结论不是100%可信的。
其次,分析出来的结论可能是对的,在解决问题或者执行优化的过程中,也要做数据分析的验证。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是贯穿整个业务流程,从始而终的事情。
第三,要学会把业务跟数据分析结合起来看。比方说优化方案要产生效果,经常会存在延时的情况。数据是死的,懂业务很重要。”
小七:“噢!您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我们其实还停留在一个定性分析的阶段!而且可能之前做出来的优化方案,是要这个月才出的效果,而之前的负增长也可能是受运营策略调整、数据波动之类的影响,孤立看数据并不一定准确的。”
钱老师:“是啊!这种基本的数据思维,是每个互联网人都应该掌握的底层能力,做产品和运营都得会。”
钱老师:“这个说起来就多啦,但是底层的方法是通用的。所谓的数据思维,就是把实际的业务问题转换成为数据分析的问题,然后通过抽样、分析等方法,找到根本的原因然后做调整和验证。”
其实,对于许多未经过系统学习的产品、运营人来说,他们对于数据分析的了解大多局限于一些日常的指标数据分析、表格工具而已,缺乏数据与业务之间的结合思考。
这导致在利用数据分析驱动业务增长过程中,出现了类似于文章开头这样的场景。若要究其根源,往往与大家对数据思维认识的误区有关。
对于公司内部有数据团队的产品、运营同学,往往会觉得数据分析不是自己的工作内容。比如,有些运营同学发现某个指标数据有下降,就会把问题丢给数据团队,要他们去找原因。
事实上,数据是对公司业务发展、运营情况的客观反映,而产品和运营同学是直接与业务发生接触的,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比如说,数据分析需要采集哪些指标,用哪种方式去对人群抽样和分析,如何确定关键的北极星指标或者执行指标,这都需要产品、运营的直接参与,也是高阶产品、运营人的重要能力之一。
数据分析其实只是数据思维的一部分,主要关注的是项目开始前论证可行性、以及项目实施中、后对效果的评价分析。
比如在产品设计中,就要考虑到业务流程和相关数据埋点设置;又比如说,数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如何寻找北极星指标;还比如说,拿到数据分析的结果之后,如何分析原因并且做后续策略的优化,通过驱动指标的增长实现业务目标的达成。
诚然,数据是客观反应业务状况的证据之一。但是光靠数据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
我们业务中,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实际情况,会有各种干扰因素存在,有些事情会被遮掩,有些事情只能看到表面。这些事情,在某些数据维度上,并不能被客观地反映出来。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实际业务场景,把数据和实际状况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相对客观、准确的认知。
总结了一下大家经常踩的坑,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开这些问题,科学地利用数据思维为我们服务呢?
其实,不久前在起点学院会员平台,钱老师就做过一次数据思维驱动增长的交流分享,这张图就是当时分享内容之一。当时为了讲清楚这几种分析方法,他还把工作中遇到的案例都做了复盘,推荐大家都去看看。
那么,这门课程一定适合你,其中不会涉及到任何晦涩的概念。毕竟,咱们钱老师的一句名言就是“数据思维是人人都可以掌握专业技能”,小伙伴们听了以后收获都很大。
起点学院App内搜索“4大分析方法,教你如何用数据思维做好运营增长”,即可开始学习
8 年以上一线互联网的总监任职经验(腾讯、知乎、花椒直播等),具有全资历的互联网产品和运营实战经验。2016 年,从 0 到 1 负责了花椒直播的整体运营业务,实现了 DAU 破百万、收入破亿、日开播数量 10 万的业绩。
希望帮助更多同学认识到什么是数据思维,数据思维能如何帮助大家解决各种复杂的业务问题。
起点学院App内搜索“4大分析方法,教你如何用数据思维做好运营增长”,即可开始学习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ouyinkuaishou.cc/?id=128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