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快手 > 那些抖音里的孩子
2020
05-13

那些抖音里的孩子

  因为工作的原因,这段时间逗留在抖音上的时间不少,也从最初的不屑、不解,慢慢咂摸出了滋味,常常半夜对着手机发出狂笑,遭到家人强烈投诉。我发现我喜爱的视频发布者的共同点便是,平易真实、个性饱满。那份逗趣、智慧,不得不让人感叹大隐在民间。

  刚去抖音,我就关注了不少以孩子为主体的抖音号,因为实在太可爱了,那奶声奶气、那童言无忌,常让我把一个号从头追到尾,有个词儿叫“吸猫”,我觉着我有点“吸娃”的意思,跟着娃娃们微笑,有点老奶奶的慈祥劲儿,可能真到岁数了。

  以娃为主的抖音视频,第一种是实拍生活。拍摄孩子的日常,更多时是父母和孩子对话。二娃家庭的,大多拍两娃“相爱相杀”的互动。不少这样的视频拥有几十万上百万的粉丝。一天,照例点开一个关注的混血宝宝的抖音,妈妈和儿子对话,视频画面是儿子英俊的小面庞,帅气极了,但总觉得孩子无意中在躲闪镜头,看到下面一条评论:“怎么觉得宝宝‘生无可恋’的样子呀!”这也是我的感受。貌似母子在说着有趣的话题,但孩子为什么就面无表情呢?细想,这些抖音都是日更,因为粉丝数量的增涨,也带来了广告效益,让分享变得不再简单,粉丝有追捧也有期待和要求,加在抖音主人身上的压力常是和粉丝数量同比增长的,压力无形中也会转移到小小孩身上,因为他是视频主角。而一个孩子最初被拍下有趣场景可能是个偶然事件,但以后每天都要复制有趣,是太艰难的任务,当然可能有抖音策划团队的助力,但仅每天都要被摄像头对着,还要他轻松有趣,真的是比做影视“小童星”更加辛苦的事,不,是更残酷的事!小小年纪每天被拍,还要间接面对粉丝的赞美或贬损,这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理影响和人生轨迹的改变?也许是有限的广告收益不能与之对冲的。

  第二种,饰演型。孩子不知不觉中迎合了成人世界的审美,配合成人世界嬉笑的鼓点。比如一对东北小哥俩,一口东北话着实有趣的很,但越拍越有迎合成人的意思了,比如总是喊她妈妈女王等,当孩子的搞笑总在成人的鼓点上,一是可能有人设计,二是孩子因受到成人的鼓励而有意迎合。并且随着与粉丝的互动,孩子成长中的个性,有被固化的趋势。因为抖音粉丝对两娃有性格期待,比如认为大娃开朗二娃有心眼,父母和孩子便可能对众人的“投射”不知不觉“认同”了,但其实,孩子的性格是多面的,是成长中的、可塑的。

  成人为了粉丝和点赞率让孩子假扮成某个“成人世界觉得有趣的孩子角色”,让孩子口中说出“成人世界觉得有趣的孩子气的话。”并且其中充斥着非常有问题的价值观。比如一个小女孩眼含热泪地说,“你不觉得我们三个睡一个床太挤了吗?咱们俩自己去找自己的爸爸去!我应该睡在你们俩中间!”内容上还标着“女儿就是爸爸的前世小情人”,下面粉丝齐声叫好,说“太好玩了!”“我怎么就没这么个小情人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确实会有恋慕父母期,但是父母要坚决地告诉她:“不可以!宝宝要睡在自己的小床上,爸爸妈妈是夫妻,应该在一起。”家庭序位不能逾越,孩子永远应该在孩子的位置上,孩子不是谁的小情人,甚至都不是朋友,孩子就是孩子,如果不当鼓励,利用孩子饰演一个成人世界觉得搞笑有趣的角色,还要当做是她的本色,会让孩子内心混乱,很多心理问题会在以后出现。

  各种短视频是当前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它有个渐趋成熟的过程,但无论怎样,不能消费孩子,应该是最重要的底线!

  文岚 江苏广播FM997金陵之声著名情感心理DJ,二级心理咨询师。被誉为“南京上空最温柔的声音”。

  ”家庭序位不能逾越,孩子永远应该在孩子的位置上,孩子不是谁的小情人,甚至都不是朋友,孩子就是孩子,如果不当鼓励,利用孩子饰演一个成人世界觉得搞笑有趣的角色,还要当做是她的本色,会让孩子内心混乱,很多心理问题会在以后出现。

  俞洪亮副校长参加全国“新时期高校外语教育与教学发展”智慧讲坛并作专题报告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