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偃旗息鼓,腾讯鸣金收兵,PICO前途未卜,苹果按兵不动……快手成为了下一个逃离XR的大厂。
据可靠消息称,快手即将调整运营了两年的全景视频组织业务,成为了2023年继腾讯XR内部动荡后,又一个XR业务出现剧变的互联网大厂。有关腾讯等大厂的XR内部动荡,雷峰网后续会推出一系列独家稿件,欢迎加作者微信william_dong,互通有无。
经确认,快手的元宇宙/全景视频项目负责人——马英武,也随之一起从公司离职。
近日在创作者的微信群里,快手的运营团队写道:“快手全景运营团队扶上马、送一程的使命完成后,将不得不和大家说再见了。”
而在未来,快手平台上全景视频的创作者,也将被分散到各个垂类,不再给予单独的扶持,转而进行“常态化运营”。但全景视频仍处于“新生阶段”,快手放弃单独扶持,也大概与裁撤无异。
而此次离职的主角马英武,过去曾辗转在华为、中国信通院任职,还曾在爱奇艺任职5年,他加入快手的时间是2020年3月,任高级商务总监,和快手开展元宇宙业务时间点相吻合。
在快手,马英武的工作也不仅是全景内容,也包含为快手整理元宇宙相关的战略,梳理了几百家公司的产业链,致力于搭建一个承载全景视频的“元宇宙空间”。
离开快手,在微信群里,马英武依依不舍地向群友作别,还发了一个不小的红包。
“感谢兄弟们这几年的陪伴和支持,”马英武似乎并没有完全失去对全景视频的信心,“未来将会换一种身份、换一种方式,继续并肩作战。”
有人猜测,XR业务被砍,与快手高级副总裁于冰及其音视频技术团队有一定关系。
两周前,快手CTO陈定佳离职,高级副总裁于冰和前阿里P10盖坤双双上位,分担了CTO职责。详见《》。
一位接近于冰的人士曾经告诉雷峰网,于冰其人颇为高傲,有着浓烈的技术洁癖, 于冰在快手做的音视频体系曾领先整个赛道(包括抖音)一至两年,是国际级水准。这也致使他对所有音视频的产品和体验,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
此外,加之新近接手部分CTO职责,以及主导成立不久的快手云业务。也就难免令人遐思,于冰或许已无心思再把技术团队投到全景内容和元宇宙业务上——与其如此,不如放弃。
而事实上,自从2022年后半年,支持全景视频的音视频团队,已经在逐渐向视频云业务——“StreamLake”转移,全景视频不断失宠,支持优先级也在下滑。
早就被人诟病“没有商业价值”的全景视频,是快手在XR布局上的“第一步棋”。在2022年的新浪“元力觉醒”大会中,马英武表示,快手平台上,全景视频创作者在万人以上,视频数量已达10万+,播放数量也超过了十亿。
但实际上,不少业内人士心知肚明:占据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但体验的提升,相比传统的平面视频,还远不成比例。
况且,对内容创作者来说,一套支持XR直播的设备,最早算下来需要十几万,即使近年价格有所下降,对于一般的创作者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
“手机的短视频已经够好玩了,为什么我还要额外花钱、花时间去适应一种新的娱乐方式?”有人就曾提出过这样的疑问。
在先前的演讲中,马英武曾经提到过,背靠快手的推荐算法,全景视频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但想必他自己也清楚,这些成就,归根结底应该归功于快手的基础技术实力,并不是因为全景视频自身的吸引力。用户习惯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依赖全景视频进行变现支撑营收,也充满不确定性。
“未来要搞定全景视频的商业化变现,”他说,“以前有部门分工,没法自己下场干,这段时间我会来找资源,把这一环闭环起来。”
巧合的是,昨天,字节几乎同时暂缓了全景视频功能接入抖音。两家大厂对于全景视频,一家裁撤、一家延迟,这也被一些从业人士联系在了一起。
有人说,快手是看到PICO手握重金来势汹汹,在内容端正要“大买特买”,于是识趣退出;有人说,字节是看到快手裁撤业务,于是前车之鉴,这才延迟了全景视频的工作,意图再观望一些时日;也有人说,字节根本没必要以快手为竞争——字节毕竟手握PICO,快手能动用的设备则只有手机,两者存在质的差别。
但根据雷峰网得到的消息,最大的可能,还是字节内部的XR事务,也正是处于多事之秋。
PICO的困境,雷峰网早在去年就曾有过报道。在《》中,雷峰网描述了字节团队为了冲击销量和活跃,以亏本价格烧钱堆量,还曾经做过“连续打卡28天,退返购机费用”的营销手段,最终拿不下尝鲜用户,也没能破圈。
据传,2022年末,PICO给字节提报的BP并没有通过。有消息说,要达成字节对年销量、活跃量的要求,公司至少还要在未来几年里,持续搭进数百亿的资金。
传说BP被“毙”之后,马上PICO面临的即将是结构优化——不少人将被裁员,但裁员的规模,从10%到50%众说纷纭。
2023,寒气仍然弥漫在科技圈的不少角落。为了过冬,大厂纷纷大喊“降本增效”,都在积极减重。高投入、低盈利、长周期的XR业务,也都纷纷被“瞄准”,成了待“裁”的羔羊。
大厂为什么做不好XR?实质上,是没有XR经验的互联网大厂,受制于固有的观念、组织架构,无法用一个长期且稳健的思路推进XR业务,最终导致的动作走形。
1月上旬,腾讯暂停XR业务,原因无出其右。以腾讯“祖传”的嫡系文化,NExT Studio整个XR团队高管,大多都是从其他业务线拉上来的,真正懂XR——甚至拥有XR设备——的人都是凤毛麟角。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在去年11月离开鹅厂,腾讯XR项目的前负责人——沈黎。
腾讯IEG内部,沈黎是马晓轶的亲兵,2017年主持建立NExT Studio,也被看做是马晓轶和任宇昕在IEG博弈中,前者在自研领域的重要棋子。在XR业务上,马晓轶也自然重用旧人,把最信任的人,安排在了重要的地方上。
沈黎懂游戏,也爱游戏,手机上至少装满了三、四屏玩到烂熟的游戏,只不过到了VR上,他的认知和精力支撑不住他在新业务上的野心,也缺乏对于VR事业的热情。平日里在人们眼中,他也很少玩VR,只有在下面汇报时,才戴上设备体验一下。
高层少有懂行,而从外部招进来的,其中不乏从Meta、PICO进来的精兵强将,有想法、也有热情。但奈何,一群“业余”人士,迫于向上峰交差的压力,指挥着一群懂行的人,做不懂行的事,最终交上去的都是博人眼球,却在市场上站不住脚的成果。
2022年下半年,传说腾讯XR的高层曾经在万丽酒店,开过一个会,讨论未来XR的发展方向。但与会的高层,大多都是对XR浅尝辄止的“假行家”,提出的意见也相当外行,引得不少员工不满。
上面只想做业绩、捞油水,下面想做好东西,却有诸多限制。管理层和执行层的离心离德,割裂了腾讯XR的组织架构,腾讯XR的丧钟也就自此鸣响。
再往后,就是黑鲨收购流产、沈黎突然离职。沈黎后面接手鹅厂XR的,是原先负责Wegame平台的钱赓,据一些接近的人士称,此人有想法,也有方法,但上任极度低调。
有业内人士和雷峰网交流,腾讯XR掌门人离职,新任钱赓上马本该高调,一扫项目组的颓气;况且在高层动荡后,作为幕后大佬的马晓轶也本该亲自出面安抚军心。
低调的钱賡,究竟是来给鹅厂XR收摊;还是要带着团队向死而生,打一场翻身仗,还尚未可知……
腾讯的XR内部震荡,从不缺少伏笔,实际内幕不少,欢迎加本文作者微信william_dong,分享业内八卦,交流行业简介。
钱烧了,却没能达到烧钱的效果——这是每个大厂心底最深层的恐惧,而市场的寒冬只是催动大厂“跳车”的一个因素。归根结底,动作走形,才是大厂难以维系XR业务的最根本原因。
2023年刚过去一个月,就有腾讯、快手两家大厂意图逃离XR赛道——2023还长,下一个会是谁?
有人期待,手机厂商会是XR的救世主——他们懂硬件,供应链成熟,也更懂硬件产品的市场逻辑。
中国“华、米、O、V”四家头部手机厂商,对XR投入力度都并不大,只把其当作一个遥远的未来。
OPPO对AR投入较早,但旗下三代AR眼镜产品都没有完成量产,1年前发布的OPPO Air Glass,也只限量数百台销售,“玩票”性质严重。
而事实上,OPPO也对AR业务“知难而退”,转而投向了VR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主营业务越强,就会吸引越多的阳光和雨露,能分给XR的精力和资源就更少。于是OPPO、小米、Vivo这样的手机大厂,也就很难有决心投入XR业务。
华为可能是个例外,但也道阻且长——一位从业者告诉雷峰网,华为年末可能推出的高端MR设备,也只是个“秀肌肉”的试水,表达华为进军XR的决心。
而酷派则于2020年,将公司的智能穿戴事业部与主体分开,更名为影目科技独立运营,把风险分散,强调产品和研发的自主性。
其实无论是互联网巨头亦或是手机厂商,XR业务的开设,似乎都是始于想象空间太大,终于持续投入的动力不足。
“元宇宙是个长周期的项目,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搭基建太花时间,在今年的大环境下,大厂的耐心太少了。”马英武对雷峰网表示道。
但对于全景视频和元宇宙赛道,马英武仍然充满信心,在他看来,VR全景视频,只是元宇宙产业链里的一个单点。
在马英武的设想中,为了解决全景内容生产难、成本高的问题,可以搭建一个元宇宙空间场景,让用户能够方便地通过录制生产VR全景内容,从而以好的内容,带动元宇宙全景内容的生态循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douyinkuaishou.cc/?id=5321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