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手网红 > 拍过李宇春和章子怡的她这一次拍的是快手“网红”
2023
01-10

拍过李宇春和章子怡的她这一次拍的是快手“网红”

  她挑选出8位快手上的“网红”作为拍摄对象,将“八仙过海”中几位神仙的角色,按照各自特点分配给他们。在拍摄完成后,陈漫还为作品加上了充满传统东方特色的细节与边框。这组作品的名字,就叫《八仙过海》。△《八仙过海》。

  在中国的时尚摄影界,陈漫是不得不提的名字。李宇春、章子怡、舒淇、李易峰等明星的大片,不少都出自陈漫之手。甚至有人称,她的作品,征服了中国半个演艺圈。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陈漫也是如此。2003年,作为一位23岁的中央美术学院本科学生,她就已经开始为《青年视觉》杂志拍摄封面。这组封面照以大胆、夸张、繁复的电脑后期绘图,为中规中矩的模特大头照赋予了技术与审美的双重意义。

  或许是因为从小就喜爱绘画,即便以摄影打入时尚圈,陈漫似乎也并不满足于拍摄这件事本身。她将想象力化于无形,借助虚拟的画笔,使其重新附着于一张张图像之上。无中可以生有,有中可以生变。

  在《少先队员之嫦娥一号》中,陈漫让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从模特的裙裾之下飞起;在一系列模仿名人的照片中,陈漫让明星大变样,化身为超人、李小龙、切·格瓦拉、猫王;而在《Vogue》中文版2016年2月刊的封面上,陈漫甚至让由于档期问题无法同时拍摄的两位模特,毫无违和感地依偎在一起……

  这些传统摄影师眼中的非常规操作,赋予了陈漫的作品极其鲜明的风格,却也带来了非议,甚至有人笑称她为“PS漫”。不过,在陈漫看来,后期处理技术只是工具,可以很重要,也可以完全不重要。“不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制作,只要做到了百分之百,最终出来的就是好作品。”她说。

  除了毫不避讳后期处理的态度与风格,陈漫式作品的另一个关键词,应该是“东方特质”。

  这一次的《八仙过海》,则是她回归摄影之后的创作。以这组作品的创作为由头,谷雨作者受邀与陈漫进行了对话。

  陈漫:大家都知道,快手是一个社交平台,这次作品就是我特意为快手上的8位用户打造的。

  在我看来,最高级的“社交平台”,是大自然。它可以做到最高程度的不干扰,并让用户自然生长。而快手也是一个“自然”的平台——快手创始人宿华说过,不想让快手过多地干扰用户。

  我很佩服快手和宿华的一点是:他们不是在做表面功夫,而是在做苦活、累活和并不讨好的活儿。他们明明知道怎么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但却没有这样做。

  陈漫:我觉得“八仙过海”就是中国的“X战警”。而我拍摄的这些人,借助快手这个平台,将自己在生活里的“超能力”展示了出来。美国的超级英雄原本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也一样,因为快手,他们迅速被人知道,甚至被很多人崇拜。

  谷雨:这次的作品将这些普通人用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形式展示出来,你觉得这其中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陈漫:没有什么困难的,这就是“原汤化原食”。快手一直在做土壤,谁离土壤最近呢?肯定是实打实的人民群众啊。而与之相对的,时尚其实是一种舶来品。

  谷雨:《八仙过海》在形式感上,似乎与你之前的《四大天王》《五行》等作品有些异曲同工,而你在职业生涯最开始时,也是因为大量使用后期制作而被瞩目的。在你看来,作品的后期制作与前期拍摄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陈漫:对艺术创作者来说,这并不重要。举个最极端的例子,那些行为艺术作品,甚至将观看者都纳入其中了。工具并不能决定作品的结果,它只是参与其中的一部分,再加上创作的方法和逻辑,共同组成了“因”。一个作品是由这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每个因素都很重要,但也可以说每个因素都不重要。

  陈漫:太多了,比如前期拍摄的很多工作。比如我想拍你,但是后期改成别人——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点费劲(笑)。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前期的拍摄是一个根基,是一个原本的东西。

  谷雨:你的具体工作方式是怎样的?接到一个拍摄任务,你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陈漫:其实摄影师就跟厨师一样,要先看有什么材料,再看客人想要什么口味,结合这些需求去做。

  陈漫:我的作品有时候挺东方的,但我也拍了很多西方影像特质的作品。我只是觉得,在当代的时尚摄影中,表达东方的内容还不够丰富。而且对于西方的东西,西方人已经表达得很丰富了,我们再去做,只能像外国人唱京戏。

  缺哪儿补哪儿,所以我就拍了不少所谓东方风格的作品。但是我一直在说,我追求的不是某种风格,而是准确。比如这次的《八仙过海》,我觉得拍摄所切入的视角就是准确的。△《八仙过海》。

  谷雨:你最初在作品中展现东方文化,应该是2010年前后,你以、东方明珠等为背景,拍摄模特杜鹃的那组《祖国万岁》吧?可以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陈漫:应该算是吧。当时这么拍,主要还是因为甲方有要求。《祖国万岁》一共有两组照片,一组是为上海世博会拍摄的,另一组是为建国60周年拍摄的。按照这样的背景要求,你说能不带中国风格吗?所以,我说的准确,也包含了要准确地满足甲方的需求。

  陈漫:客户的要求毕竟是靠语言描述的,有时候他们甚至不会多说什么。这次拍《八仙过海》,我主要表达了快手的一个关键词——“老铁”,所以就加了一个特别“老铁”的边框。(笑)

  我觉得,民间一直都有很多像“X战警”这样的人存在。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猪笼城寨中也隐藏着很多高手。

  谷雨:我个人很喜欢你的一组作品,即你2012年为《i-D》杂志拍摄的12张封面照——《中国十二色》。能讲讲关于这组照片的拍摄故事吗?

  杂志出来以后,封面的排版特别简单,除了杂志名字,就是在最下面写了一个“photobyChenMan”。我特别吃惊,因为当时国内的杂志甚至还会经常忘写摄影师的名字,而《i-D》这样一个世界知名的时尚杂志,居然会把我这个还没什么名气的中国摄影师的名字印在封面。

  每次接到外国人的拍摄邀请,我都觉得他们尊重我,不是因为我拍了某个明星或者代表某种流量,而只是出于对我作品的认可。

  视觉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我和我的公司现在也做了APP“大片”,希望帮助有创意的视觉语言爱好者,拍出专业导演级别的视频短片。

  谷雨:你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时尚摄影中,观照到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大环境、大背景。你在拍摄时,是否也已经有了这种初衷呢?

  陈漫:我没有想那么多。很多创作者都想要在作品中表明立场,但我觉得很多时候没这个必要,尤其是对于新生事物,没什么可解释的。

  梵·高活着的时候一直不被人认可,死后才被公认为是大师。我们不应该急于现在就定义当下,时间会给出答案。

  谷雨:你一直声称自己属于“见证物质梦想变成现实的一代人”,那你怎么看这代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创造呢?

  陈漫:一般情况下,事情总是有先有后的。人只有吃饱穿暖了,才会考虑干点精神世界的事儿。但是,也有一种人是相反的——越是物质匮乏,他们越追求精神世界,因为他们对物质的东西压根就不在乎。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