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手网红 > 守护长江出川最后一段 136公里黄金水道水清岸绿
2022
10-13

守护长江出川最后一段 136公里黄金水道水清岸绿

  “鱼来咯,小心!”10月9日,泸州市合江县长江地方海事处趸船上,合江县渔业资源监测员李庆余将捕捞的鱼儿,小心翼翼放进盛满江水的不锈钢盆里,待监测后再放回长江。盆里,鱼儿活跃地摆动着身体,不仅有鲫鱼、翘嘴鲌等常见鱼类,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鲟。

  “监测的渔获里看得到长江鲟、圆口铜鱼等珍稀鱼类,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从渔获的种类和数量,就可以看出这些年长江的变化之大。”李庆余感叹。

  泸州有136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如何守护一江清水?四川日报全媒体“江河上游看变迁”采访报道组沿江探访。

  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是长江进入泸州第一镇,长江南岸一级支流清溪河流经大渡口镇7个行政村。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条‘臭水沟’,河面漂浮着白色粉末,气味熏人,河水不能浇地,牲畜也不能饮用。”看着眼前碧波苍翠的清溪河,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大渡口镇民强村村民游正权说。

  因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影响,清溪河河水入江水质曾经在劣Ⅴ类左右徘徊。

  流域生态环境形成恶性循环,治理清溪河刻不容缓。2011年,泸州以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修复、污水治理、水域保护为重点,对该区域开展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

  “我们关闭了流域内工业企业9家、搬迁了3家,取缔了3家肥水养殖户,并严格落实禁养、限养要求,严控农药使用。”泸州市纳溪区水务局水土保持管理股股长李玉梅介绍,上述举措让清溪河流域水质提升到了Ⅲ类以上标准。如今,清溪河沿岸布局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白酒储酿基地和花田酒地旅游景区,联动一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滨江路旁,长江水清,两岸翠绿,已成为泸州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长江江面波光粼粼,岸边浅水区不时有成群的鱼儿探出脑袋。

  “江边曾经有餐饮船,很多市民都会到船上就餐、赏景。但为了一江清水,我们仅用半个月,就将江阳区内5艘餐饮船全部取缔。”泸州市江阳区交通运输局局长赵策介绍,到2018年,长江泸州段11艘餐饮船全部完成迁移。

  顺着长江流经的方向,采访报道组来到长江出川最后一道“关口”——合江县。赤水河、习水河在此汇入长江后出川入渝。

  “长江鲟,体重1292克,体长570毫米、全长700毫米;厚颌鲂……”泵船上,李庆余正配合着身旁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用尺子和电子秤测量鱼儿的体长、体重、尾数等信息,并读数记录。

  李庆余原是一名退捕渔民,2019年10月“上岸”后,因为年轻、有开船技术、熟悉江情,成为一名渔业资源监测员。每年5月和9月、10月,李庆余便会辅助科研团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科考,即随机抽样监测合江长江、赤水河流域鱼类的种类和数量,以预测该区域的鱼类长势和生态多样性。

  李庆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合江县护渔队成员。这支队伍由14名退捕渔民自发组成,主要负责监督辖区内长江、赤水河流域非法采砂、非法捕捞、偷排漏排、倾倒垃圾、破坏植被等违法行为,并对沿江、沿河垃圾进行清理。

  “相关初步监测结果显示,随着长江全面禁捕工作的推进落实,长江常见鱼类资源有恢复的趋势,长江生态环境尚存的小型受威胁鱼类种群有恢复的迹象。”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林鹏程博士说。

  离开泵船,驱车不到10分钟,便是合江县南关桥头,赤水河在此汇入长江。桥头,曾经繁忙的洞宾岩码头已沉寂多年,被茂密的植被覆盖。旁边,正在运行的雨污分流管道让雨水入江、污水进入处理厂。

  “我们在2020年完成了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工作,拆除取缔了洞宾岩等23座码头,并进行了生态复绿。”合江县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邱林介绍。为守住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近年来,泸州完成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1个河道砂石堆场整治,全面取缔长江干线、赤水河、沱江非法码头89座,规范提升码头6座,有1400余名渔民退捕上岸。(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