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快手 > 学历=智商?招聘“鄙视链”这么无底线?!
2021
10-03

学历=智商?招聘“鄙视链”这么无底线?!

  近日,#招聘称考不上本科是智商有问题#登上热搜,引起网友关于职场内学历歧视的讨论。

  网络上,舆论对“学历歧视”现象口诛笔伐,但是,也有用人单位在感慨,大学生简历那么多,不看学历看什么。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线上招聘平台,一求职者想应聘杭州一家大数据公司的产品运营岗位时,公司人力询问其大学学历,并表示他们只招收二本以上的统招,并称:“考不上本科的都是智商有问题”。这段对话被传到网上后,引起轩然大波。

  16日晚间,涉事公司CityDO集团在其官方微博@城市大数据运营发布了一则声明。声明称,此事系员工个人不当言论,不代表任何CityDO官方态度,CityDO官方对该言论表示反对,并向公众表示真诚歉意;此外,公司对该员工做出严肃批评教育及处理。

  此事曝光之后,舆论再度聚焦一直以来在求职市场长盛不衰的歧视链,这些歧视有的是年龄,有的是性别,更多的则是学历。

  诸如“35岁以下”、“985/211”、“全日制”、“统招”、“仅男性”……这些经常在招聘简章上出现的标签,很多人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对于招聘企业学历歧视,不少人感慨,这是很现实的事,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因为社会竞争很残酷。甚至有网友列出了求职时的学历“鄙视链”:国外的常青藤鄙视国内的985,985鄙视211,211鄙视普通一本,普通一本鄙视二、三本……

  学历跟智商绑在一起,这种荒诞甚至羞辱的观点当然需要口诛笔伐,但是,求职市场上无所不在的学历门槛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在北京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周华告诉中新网,在他所工作过的某大型企业,第一学历非985/211不招,这是“100%的事”。

  周华说,同等级的大型企业内,非985/211简历不看,基本是筛选简历的“潜规则”。

  而考虑到直接写在招聘信息内,可能会造成不好的舆论风险,周华说,一般来说,招聘信息并不会写明要求985/211。

  周华说,谁都不否认低学历中也有能力出众的人才,但在招聘时,面对众多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只能默认“985/211高校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会更好”。

  “一个较火的岗位,半个月内会有300份简历投递进来,而不满足985/211学历要求的简历高达70%。为节省时间,在筛选简历时,一些人力干脆选择技术方法,将简历下载,写脚本将信息导入excel,无论多少简历,3分钟就可以筛完非985/211。”周华说,这是基于工作效率的最常用方法。

  在周华看来,招聘时看学历并不是就业歧视。“我们也很无奈,但第一印象只能是学历,如果没有特别的闪光点,企业没有义务停下来慢慢发掘你的才华。”

  去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

  “如果人力仅在回答问题时表示只招二本以上,是不构成学历歧视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新网表示,本次事件中,就“只招二本以上”这一信息,如果不曾写上招聘信息,回答的是基本事实,不构成学历歧视。但当人力称“考不上本科是智商有问题”时,已上升到人格侮辱上,歧视意味明显。

  “学生的学历除了关系到智力与勤奋因素,与教育条件也分不开。”储朝晖说,拿教育条件好的地方与教育条件差的地方比,这是不公平的,这不仅是学历歧视,更是对落后地区的歧视,而社会上的“唯学历”倾向归根到底还是人才评价体系的不科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表示,“唯学历论”这样简单粗犷的评价指标,对人才评价体系产生了扭曲,可能会忽视社会真正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人才发展方向。“比如,对某些技术岗来说,一味追求学历,如何驱使培养技能型人才?”

  “如果不改变这样的评价体系,等于将所谓的学历歧视合法化、合理化。”熊丙奇说,这或许反过来又会加剧整个社会的学历社会问题,进一步制造社会上的教育焦虑。企业有责任推进社会教育评价观念变革,同时,监管部门必须要对此进行制止,对涉事企业追究责任。

  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