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波动是永恒的法则,但波动的密钥却掌握在平衡手里。在平衡与非平衡态中,波动的形式会有很大差别。前者混沌而复杂,后者有序而顺畅。因此,按数学中的“先定型,后定量”原理,我们对股市的分析判断,也可以从平衡与非平衡态入手。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介绍价值中枢和平衡波动理论的原因。
最直截了当的是看现实走势,当原先简单有序的走势变得不再那么简单时,直观就可以告诉我们,市场来到了一个平衡区间,或者一个平衡区间即将产生,去年8月至2850点后的走势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还有一个是通过观察和计算,TPO点核法和均线法就是这方面的主要工具。前两周,我们通过这两种方法,指出当前市场的两个主要均衡点,一是TPO点核法的2800点,二是均线天均线在那里横着,一目了然。而TPO点核法需要一个价位一个价位地核对,由于没有仔细核对,所以文中说的2800点的价值中枢并不准确,实际应该是2900点——从2007年1月到本月为止,2900点累计获得的TPO数量为33个,明显超过我们上次所讲的2800点的29个。
在讲完了平走法则后,我们均线序列的主要内容基本结束,正好和一开始就介绍的价值中枢理论相呼应。趁此,我们用网友天高云淡君提供的TPO点核公式——T0:COUNT(H>
=A0 AND L
最早出现的是700点。从1992年5月到1996年1月512点,它累计获得了26个TPO,占全部交易时间46个月的56%。既是A股历史上第一个价值中枢,也是做得最实的价值中枢(从时间占比看),因此,从1996年10月脱离700点后,再也没有跌到过这个价位。
第二个价值中枢是1100点至1200点。从1992年5月首次见到,至1999年5月的5·19行情时,1100点累计获得30个TPO,1200点累计获得29个。
第三个是1500点,到2005年6月的998点时,累计获得36个TPO。
它们涵盖了A股的整个第Ⅰ大浪。700点是底部的价值中枢,驱动了512点到1510点的牛市。1200点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驱动了1047点到2245点的牛市。1500点作为第Ⅰ大浪的最后一个价值中枢,驱动了998点到6124点的牛市。
它们全都在第Ⅰ大浪的①浪中,即到1993年2月1558点时就已露过面,报过到。其后的走势,不过是把①浪的波动空间细分一下,再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重新来过。这种走势,和市场轮廓理论中的平衡市或变形平衡市极为相似:开局先打出一个很大的向上波动空间,然后大幅回落,再逐级向上波动。
它们的TPO数量呈逐级增加状。700点,以26个TPO完成;1100点,以30个TPO完成;1500点,以36个完成。这符合价格越高,对能量的要求越高,能量积蓄的时间要求越长(TPO数量需要越多)。
它们和均线之间有着良好的配合。和700点价值中枢相匹配的,是400天均线点价值中枢相匹配的,是400天均线点一线点价值中枢相匹配的,是1600天均线点一线的横走。横走的均线级别有多高,未来的行情力度有多大。
它们所驱动的牛市,都无一例外地遵循这样的模式:跌破平衡中轴,出现较大的负乖离率;构筑起有序的上升结构;向上穿越平衡中轴,越涨越流畅。这种模式符合中国股市的基本特征与耗散结构理论。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只有在3个条件下才能形成有序状态:一是开放性,能与外界进行能量与物质交流;二是远离平衡;三是涨落。沪深股市由于在与外界的能量交换上存在显著的间歇性特征,总是过几年突然杀进一大波资金,炒一轮后又呼啦啦全走了,剩下股民自己跟自己玩,所以它很难在平衡态中,经复杂的自适应过程,慢慢生发出持续向上的牛市。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沪综指大跌至1664点见底,这个点位宣告以往的3个价值中枢都已完成历史使命,新的一轮超级循环开始。
这轮超级循环形成的第一个价值中枢是2000点,从2000年7月到2014年7月,累计获得的TPO数量为38个。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个价值中枢可视之为Ⅰ浪中的700点。而现在构筑的2900点或许可视为Ⅰ浪中的1200点。由于这个价值中枢已累计获得33个TPO,应该说已完全成型。剩下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或者说TPO的数量问题:它是否也像过去那样,一定要积累到明显超过2000点后才会驱动另一波牛市?还有一个是空间问题:是否也像过去那样,一定要在明显低于价值中枢的位置上,才能构筑起有序的上升结构?
这两个问题,时间是最主要的。空间则可保持一定的开放性态度。毕竟,自相似只是混沌世界中的分形之一种,还有随机分形、非线性畸变分形等。
先定型,后定量,也包含了先定型,后定策略和工具。在平衡市交易中,有几个策略比较重要,能较好地兼顾风险和收益。
一是追求模糊正确。只要位置合适,大致可以,就要放弃对形态结构的追求,以市场表现为第一关照重点,这在2780点的成功抄底中已得到了体现。
二是放弃趋势观念。在接近价值中枢位置上,不管市场涨跌,始终保持一定的持仓比例,再以一部分资金高抛低吸,随机操作。
三是合理选择技术工具。在平衡市中,最好的技术工具乃是动量指标,尤其是SKDJ。个人经验,慢速KD在平衡型交易中只需注意两个问题就能应付绝大多数的波动。一个是周线和日线的协同。大体说,没有周线金叉协同,日线就是一波到顶,像第一次2638点反弹。有周线协同的,日线波,直到明显的顶背离出现。另一个是日线本身的强度。我讲过,动量指标的作用首先反映强弱,我把90作为强势标准,慢速KD达到90以上才回落,十有八九回落之后还会再有一波,除非是第3次到达90以上。
四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个股上面。在平衡市中,一定点位和一定走势背景下,能找到几个对此有充分信心的股票,在无流通风险前提下,能容纳多少资金,才是决定我们仓位比重的关键要素。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伴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抬头,主要指数在月K线上止跌反弹,市场人气得到修复。步入4月,市场环境趋于复杂,经济会否逐步企稳、流动性能否保持宽松、通胀会否抬头,这三大疑问待解,市场波动可能加大。考虑到大类资产轮动或转向A股,指数中枢将抬升,4月A股料缓步上行。 3月震荡收阳 步入2016年,A股市场依然震荡。1月份突如其来的千点下跌使指数重心快速下移,沪综指一度下探至2638.30点。
在2016家电博览会之后,不少企业都会对家电智能化趋势进行了梳理,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认为,理想的智能家居是多产品的共赢和互通,而不是单一产品依靠手机或者电视进行互联。有白电企业产品经理也认为,白电产品也成为智能中枢。 在中枢之战中,三星就希望发挥冰箱在智能家居中的核心地位。
对于债市后续表现,博时基金表示,如果看不到供给侧改革驱动的生产率系统性抬升和成功的杠杆去化,利率中枢的长期下行趋势将不会得到改变,但短期内看不到长端利率突破下行的空间,对长端利率持短空长多的观点。对于信用债市场,博时基金的总体观点是严控风险,短多长空。
但这一分工并非绝对。犹如基本分析也有概率问题一样,技术分析也要讲逻辑,而且最好的技术分析(思想及方法)都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比如在大盘跌到2638点时,触及800天和1600天均线后,我们断言下跌已经结束,后市将进入中期震荡整理,甚至有可能经震荡整理后,成为调整结束。
快要中考和高考了,现在江苏常州、扬州等城市的很多家长微信圈里流传这样一种“聪明药”,吃了之后能让孩子精神百倍,熬夜不会犯困,还能快速、高效地背诵记忆,处理各种难题。
整体上来看,昨日沪深两市先扬后抑,继续维持振荡格局走势。两市成交量不足4200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的4500亿元,再度呈现快速萎缩的局面;同时,两市个股的涨停板家数快速减少,几乎跟早盘。
实际上,出现上述结构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主力阵营看法有分歧,以至于形成三大阵营:一是激进派(游资派)专抢涨停股;二是谨慎派瞄准长线价值股;三是骑墙派玩高抛低吸。从背景看,后续不确定性的因素仍较多,上档阻力较大,英国退欧,万科复牌,经济数据疲软,压制了市场的风险偏好,都可能成为股市调整的诱发因素。因此,目前市场机构分歧很大。 广州万隆认为,随着MSCI靴子落地、美联储会议鸽声告终,近期利空基本出尽
从中长期看,股市依然向好,但在股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短期要关注业绩增长能否和股价相匹配。
近期南船对旗下上市公司重组方案的调整,无疑引发了市场对此次南船业务整合的猜测。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douyinkuaishou.cc/?id=1744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