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快手 > 朋友圈中“晒娃”须三思而行
2020
04-24

朋友圈中“晒娃”须三思而行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跟孩子有关的消息,被称为“晒娃”。晒成绩,晒出游,晒特长,晒日常生活……有的家长觉得在朋友圈“晒娃”是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也有的家长担会心产生安全问题,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晒娃”也需征得孩子的同意。“晒娃”的家长是如何想的?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利弊?是否存在风险?正确“晒娃”应该怎样做?临近寒假,又将进入“晒娃”集中期,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靳女士的儿子今年5岁,她经常在朋友圈“晒娃”。“最近儿子刚刚开始学习架子鼓,在家里练习的小视频,我都发在了朋友圈中。我现在生活里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孩子的生活点滴,我都想和大家分享。”靳女士说,提到“晒娃”,她的母亲王女士更加狂热。“女儿怀孕后,我就去老年大学学习摄影。孙子出生后,我开始经常给他拍照片,发到朋友圈里。”王女士说,“好友都说我孙子可爱、讨人喜欢,看了心里甜滋滋的。”去年,王女士又学习了抖音的使用方法,更是手机不离手。爱好唱歌、跳舞的她,闲来无事就高歌一曲,用抖音记录下美好瞬间。她也经常让孙子“出镜”,有时她和孙子来段抖音。王女士说,现在抖音上除了有家人、朋友点赞外,还有一些网友关注。

  年轻妈妈苏女士也喜欢“晒娃”。6岁的女儿今年刚刚上一年级,第一次期中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于是她在朋友圈晒出了孩子的成绩单,想得到朋友们的关注和点赞。苏女士说,女儿不仅学习好,还能歌善舞,每到周末,她都喜欢让女儿展示才艺,拍成抖音上传。“其实我拍得并不专业,有时拍得不好看,我会让她重来,想将她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苏女士坦言,她“晒娃”是有种虚荣心理的。“朋友、同事家孩子和她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上课,唱歌、跳舞没她好,拍出来也是想炫耀一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投票成了一种流行的方式。幼儿园、中小学和教育机构的比赛和评选活动,都会将评选发到微信圈征集选票。这时候,家长们就会发动一切可能的朋友圈关系争取尽量多的点赞。这时的家长已经顾不了微信圈好友复杂的关系了,群发给全部好友,分发到各种群,恨不能再多加入一些群来发,拉票成了最重要的活动。一些活动方会要求每天投票,连续投一周或十天,这就使得家长的拉票活动变得异常辛苦,每天都要重复同样的拉票行为,到活动结束不知说了多少感谢,发了多少红包。

  市民刘先生有一双儿女,一个月前,8岁的女儿参加了一次舞蹈比赛,比赛采用微信投票方式决定名次。当时,他在发动了所有家人、同事、朋友,帮忙转发投票链接,并进行投票,经过一周的紧张拉票,女儿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但刘先生坦言,在他看来,这样的评选对于孩子们来讲失去了公平竞争、凭个人能力取胜的初衷,评选中胜出的孩子,可能误以为真的是自己的才艺非常受欢迎,其实获胜赢在了自己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上。在此当中,唯一收获良多的应该是组织方,毕竟他们获得了知名度。因为对微信甄选活动有了这样的认识,一周前,11岁的儿子参加了一家教育机构的英语口语评选,刘先生只是简单地每天将投票链接发至发朋友圈了事。

  市民马先生说,最近一周内,他就为包括同事、朋友、亲戚家的孩子,微信投票超过10次。马先生表示,虽然他希望为孩子们多做些事情,但这样频繁的投票,也让他感到有些烦恼。

  一位教育机构的老师坦言,商家借助微信投票开展营销原本无可厚非,人们也不必太较真。但他们将一些本来应当比拼能力的赛事,变异成了比人脉、拼人情,使这种评选没有任何权威性。更重要的是,长期开展此类评选,还容易误导社会风气,形成不良影响。从这个角度讲,过多过滥的微信投票行为就不再是商家自己的事,而是一个值得引起全社会重视,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引导和管理的社会问题了。

  在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每个人都应当理性对待微信投票活动,不要盲目跟风,自己拒绝参加也不强求朋友参加一些变了味的投票比赛。试想,即便你真的利用各种关系,拿到了所谓的名次,获得了一些奖品,这个用人情换来的荣誉,除了满足一下虚荣心外,又能有多大的“含金量”?同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朋友圏变成“拉票圈”,离原本建立友情、搭建沟通桥梁的初衷渐行渐远。

  “晒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种认知偏差。父母看自己的孩子总是带着一层滤镜的,越看越优秀,越看越可爱,同时他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也应是这么想的,因此他们把孩子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同。但实际上,除去那些跟我们关系很熟悉的亲人、朋友之外,其他人是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关注的。

  而另外,还有一些家长疯狂晒娃的原因,则是因为心中一点小小的“虚荣”。看似不经意地展示出孩子房间里的奖状,又或是拍一张孩子阅读英文名著的侧影,家长们精心组织好每一个展出的精彩瞬间,从他人羡慕嫉妒恨的评论中收获一份虚荣,即使这并非是生活的常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还有一些微商,通过“晒娃”推销商品。微商霍女士说,“我是个微商,只要能挣钱,别说用孩子了,我老公,父母和宠物都会成为销售产品的形象代言人。我感觉这没啥不对的,我卖的是正品,是好东西,自家孩子也在用。所以用他做宣传,也有力的证明了产品质量杠杠的,增加了可信度和说服力。”

  家长们乐得“晒娃”,但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一位从事幼儿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的王老师表示,大多数家长“晒娃”的初衷都是好的。晒得合理,可以激发孩子动力,促进更好成长和学习,带来正面积极的效果。但是,晒得不当可能增加孩子的焦虑。她认为,过多“晒”一些功利性、奖励性内容,反而会起到消极负面的效果。“有的家长经常性‘晒娃’,事无巨细地记录孩子成长经历,孩子小可能不知道,但等他们大了会觉得自己的隐私不被尊重。

  一位从事律师工作的家长分析,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注意孩子隐私的保护。他提醒,在网上或朋友圈发布孩子图片或文字记录时,无意间会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等,不法分子甚至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因此,家长“晒娃”需留个心眼,最好不要将孩子姓名、行程、就读学校等信息发布在网上。

  什么才是比较合理的“晒娃”方式?受访的市民表示,首先应当控制频率,只有在有了值得分享的事情时再来“晒娃”,一幅图配一句话,低频高质。如果孩子已经比较大了的话,可以征求一下孩子的意愿,保护好孩子的隐私。在“晒”的内容上也应有所选择,如果选对了形式,那么“晒娃”同样也能成为一种教育,比如说晒一晒孩子做家务时的表现,陪同孩子一同跑步健身的画面,孩子学习做菜时的照片等等,这时朋友圈里的反馈还会成为对孩子的鼓励。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