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实在太差了,观众越来越精明,不好糊弄,现在整个中国电影最差和最可怜的就是我们电影院了。”
要不是月底有个《复联4》,大部分影城的业绩铁定无法完成,2019年第15周对于影迷可能也是片荒周,周末三天累积票房仅为2.5亿,影城乏力、发行无奈、宣传迷茫、观众失望。
都知道目前中国电影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所有人都有自己的难处,网上总有一些导演、制片、演员之间相互“鄙视”的帖子,这里我们对影城、发行、宣传、片方和第三方朋友的接触和了解,包括和影迷之间的沟通,凝练了当下中国电影的“新鄙视链”,权当玩笑,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现在天天没事就是在公司和总部业务群吐槽周边影城又新开了,或者是谁家谁家又欠款了,总之没有消停的时候,再就是交流一下谁家发行最近手头宽裕。”
这可能是大部分影城经理的日常,对公开的场合大家还是可以做到和颜悦色,私底下各方面朋友的吐槽也罢、开玩笑也罢,总是漏出一脸的无奈。
作为最终端的影城,他们所遭遇的风险和问题是,制片成本提升的再快,也没有影城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速度快,影城目前甚至要承担中国电影八成以上的风险。
他们对于发行、宣传和片方一直抱着又恨又爱的态度,既当爹又当妈,对好片子的渴望超过一切。盼望和发行、片方有更深度的合作,又不希望第三方太多干预到自己的经营状况。
看起来好像影城“唯利是图”,但试想一下,影城经理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日均近万元的开销,但迎来的顾客可能只有一两百人,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们的急迫心理也可以理解。
处于夹缝险巇间的发行,他们也同样很困难,看起来能够调配一定的资源,但随着影城新建速度的加快,很少有发行可以平衡好多个影城的关系。发行之间看起来是一种竞争关系,但大多时候,大家还是要抱着相互扶助、相互支持的态度。
在票补减少之后,第三方平台更多承受了这方面的压力,虽然票价上涨更多是政策层面和总发展趋势所导致的,但不得不承认,这个雷最终还是由第三方承担,毕竟是他连接了观众和影城。
观众的吐槽和埋怨是可以理解的,在经历了9.9、8.8、乃至更低的票价洗礼,在去面对和接受30+以上的票价,大家总要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毕竟票价回归正常对于电影人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观众则是要提高观影水平来做应对。
无论在各大论坛还是很多大佬的发言,大家总结的都是:中国电影行业正在经历洗牌和阵痛,而另一面,其实国内相关的电影公司也正在更加专业化。
影城所出现的困难,确有自身环境导致,也有同竞区影城数量增加、也有其他各个方面的问题,但无论是第三方、片方还是发行,大家也更依赖影城的最终输出,没有人会期盼影城不好,毕竟这是大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区域发行的困难则更多来源于市场的日臻复杂化,大家对市场的判断和解读也变得更为艰难,无论是票房分析,还是排片预期,都要比两三年前更为困难。
这并不可怕,不用说发行人员,即便是多年的院线大佬,包括通过大数据推演的第三方和专业数据咨询机构,也难对市场做出合理的预判,发行人员更多是一种可以良好连接片方和影城的润滑剂,他们本身的能效毕竟有限。
宣传方所要面对的群体更复杂,毕竟观众只是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但宣传方却要面对所有人去工作,这就要面临很多不会消费、只是批评的网友。包括很多不看片就打低分的观众,可能这是宣传方最难以去面对的。
从制作环节上来看,大家所要面对的情况是观众日臻增加的观影水平和我们还是在某些层面停留不前进所导致的落差,毕竟敢于创新和发展是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近两年几乎所有的黑马和逆袭,他们在立项和孵化阶段都要担负着公司破产的风险。
一直都站在风口浪尖的第三方,他们其实一直都在做影流通环节中的润滑剂,也逐步成为电影产业中的杠杆和推动力量,当然中国电影仍然更多需要依靠精细的制作和完备的流通才可以更好的推向市场。
记得有个电影人说过一句话,普通观众就是普通观众,他们永远不能真正意义去左右和影响电影,但他们可以起到对电影制作越来越好的推动作用。
在票补退潮后,观众势必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其实和目前共享经济在逐步开始收费后,用户群体的细致分流是一个道理。仅仅是因为低价才来看电影的观众极难被转化为固定粘性的观众,但原来就一直自主消费的观众只能因为票价的上涨而更多去认真选择,但不会随意放弃。
中国人其实是非常讲究圈子文化,从古至今都是以圈子来拓展人脉,更多的时候也会依靠信誉代替商誉、关系代替合同。
到了目前的影视行业,过于激烈竞争导致大家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变低,在并非自己人脉关系网之内同行业之间,猜忌和鄙视成为常态。
其实像影城、发行、宣传、片方和第三方,大家是一个非常封闭(或闭合)的利益共同体,大家相互依存,互为甲乙方,很难将大家割裂开来。
但事实上来看,中国目前的线上票务成熟程度让欧美很多电影发达国家都羡慕,在中国目前高速发展的阶段内,我们难以想象让大家再去回到买票站大排的年代,欧美很多国家之所以不适用线上购票这种方式,更多是因为文化传统和已经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期,用不着像我们这样匆匆忙忙的。
在没有票补的时候,影城和发行、片方的关系都非常融洽,甚至是密不可分,以目前来看,随着票补幅度在逐步的降低,第三方和平台的功能性职能在逐步提高,影城和观众也都要适应票价逐步回归正常,这也是中国电影未来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
观众更应该知道和理解,电影院不是福利结构,电影票不可能永远9.9元,想看到更多好的电影,想在电影院接受更好的服务,想在电影院有更好的视听效果,付出相应的高额票价是必然的。
第一季度和四月表现不佳,这也说明中国电影在通力合作上做得还是不够理想,票房下滑的原因被诟病是票价的提升,但事实上仍然是我们电影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好的内容和高质量的影城服务,如何吸引观众观影呢?
电影行业和我们社会其他行业相同,电影产业中不同工种对电影的贡献是不同的,那么按照职能最终所分配的各种利益也是合理的,把电影交给更熟悉他的人,哪怕他是比你低一阶的宣传、发行和影城,因为身份越低,他们对观众的熟悉程度也就越高。
2016年电影市场进入拐点,虽然2017-18年我们都实现了不错的增长,但似乎仍然没有完全脱离行业的寒冬,在大环境并不理想的情况,让我们多一点点理解,多一点点信赖吧。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douyinkuaishou.cc/?id=728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