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自)媒体的报道中,阿里似乎正在被“围攻”:一边是直接对手拼多多与京东,另一边是亦敌亦友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与快手。特别是最近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一方面,美港股新一轮牛市下,拼多多与京东市值创下新高,锋芒正盛;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直播电商大火,抖音与快手不约而同地加码电商,虽刻意低调,但“出淘”迹象日益明显。
拼多多、京东与阿里的竞争众人皆知,抖音与快手虽然均是阿里的重要合作伙伴,甚至曾与淘宝签有数十亿元的框架合同,然而在一些媒体看来,两者 “流量优而电商”的野心已图穷匕见,证据是两者都在发展均名为“小店”的自有电商,都旨在凭着直播这张牌引导商家与用户站内交易。
当事方不得不站出来回应,618前夕淘宝直播负责人玄德对媒体表示:“直播电商从来不是流量生意,阿里巴巴做的也从来不是流量生意,阿里跟抖音快手之间是很好的合作伙伴,阿里很多的部门跟抖音快手也有很多合作。”
在此前几天快手与京东达成公司级战略合作,宿华与徐雷亲临签约现场,快手本就是腾讯系一员,这一合作不免让人多想,有人解读阿里与快手将渐行渐远,接下来就算阿里想要与抖音越走越近,然而正在东征西伐的张一鸣已不甘居于人下。阿里似乎正在变得被动。
2019年快手直播业务就已取得成功,3月潘乱撰文《快手已成为世界最大直播公司》透露,2018年底快手直播月收入已达到20亿,全年直播一共干到200亿的收入。
然而,快手直播不等于快手电商直播,快手直播是生活化的综合直播平台,用潘乱的话说是“土味生活直播”,主要营收模式是打赏、游戏等娱乐直播模式,与YY、陌陌、虎牙们瓜分市场。下半年快手强化直播带货模式,在双11前夕举办首届电商节,散打哥直播10小时带货1.6亿元,被视作快手主播标杆的“辛有志辛巴818”团队曾对外宣称2019年直播带货总GMV达133亿。
2019年快手直播电商上了小规模,2020年疫情期直播电商爆发,快手有了很好的底子,Questmobile数据显示2月在快手上看直播的用户量占日活用户比例达到50%,而抖音这一比例只有28%。4月1日罗永浩在抖音高调开播,抖音对外释放出战略重视直播的信号,抖音直播的标签是美好,其野心是成为具有美好标签、能连接各行各业的直播基础设施,电商只是场景之一。
抖音快手直播电商比京东与拼多多直播都要猛,招商证券在那份直播报告中也指出,直播电商主战场从“猫拼狗”三大电商平台间转移到“猫快抖”。抖音与快手成为直播带货舞台中央的玩家,是外界对两者成为阿里“挑战者”这一判断的前提,然而,直播电商的威力恐怕被人们过度高估了——任何在聚光灯下的新兴事物都会被高估。
先声明一下:我一直是直播电商的拥趸。2016年在很多人认为直播带货只是话题营销时,我在《柳岩们直播卖货风靡中国,电商成直播下一个机会已无悬念》一文就指出:“直播不是宣传方式,而是电商的基础设施,如同购物车、商品图片一样,不可或缺。”
我现在依然认为直播是电商的基础设施,但却很难同意“直播电商是电商主流”这一论断,如果这一点不成立,任何直播电商平台要挑战电商平台的地位都只是空谈。
招商证券的直播电商报告指出,“若直播电商能本质上带动GMV大幅增长,带来效率上的改善(在保证同样GMV增长下,渠道费低于原来阿里巴巴的渠道费,低于线下的渠道费),那么直播电商会吸引广告商的广告投放进而影响阿里巴巴原来的核心电商业务。”
直播确实一定程度提高了交易效率,然而核心提高的是促销效率。直播电商本质是基于直播的团购,优秀的促销员在镜头前面向数百万人推销,凭借全网最低价等吸引力凝聚规模化订单,然而,这样的效率提升,跟电商平台对“人、货、场”的改造,对供应链的整合,对物流、金融与技术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长周期投入,对交易效率的提升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基于此,直播电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电商。疫情期间直播带货高速发展,36氪曾报道快手直播电商业务2020年的GMV目标是2500亿,而抖音直播电商的GMV目标也高达2000亿。淘宝直播在2019年就已做到2000亿人民币的GMV,然而,在阿里6.589万亿年度GMV中占比非常小,实际上,零头不到。
有人会说风起于青萍之末,招商证券说未来直播电商GMV“有望”冲击万亿体量,万亿GMV是个什么体量?商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电商GMV已超过31.63万亿,另有报告指出2019年跨境电商GMV已超过10万亿,社交电商市场规模20605.5亿元。直播电商的交易规模跟跨境电商不在一个量级,短期内不会超过社交电商。
在电商市场,直播电商是支流,却不是主流。加上短视频,同样无法改变“量级”。
就像2010年前后的团购模式,最初曾被认为会颠覆淘宝,然而最终却被证明只是一种营销模式,即便在千团大战中幸存下来的美团,如今也已不再主打团购,而是成为本地消费平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同城即时物流、商家数字化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团购、直播在电商平台均已不可或缺,然而它们只是平台拼图的一块,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那一块。
且令人十分遗憾的是,直播电商正存在着被玩坏的风险,头部主播垄断流量让直播的流量成本反而高于传统电商,行业 “放卫星”存在明显的虚假繁荣,部分害群之马套路坑蒙商家,退货率高增加了商家、用户与平台的负担……直播电商本该有的效率优势,正在被消解。
2013年我写了一篇文章《淘宝流量三段论》,当时虎嗅创始人李岷将文章拆成了三篇:《之一:请给我更多流量》《之二:导购好生意》《之三:无法成为美丽说的微博》发在虎嗅。在文章中,我的看法是,从投资微博等动作来看淘宝的流量路径正从封闭的“自有流量消化”转换为“多渠道综合流量导入”,淘宝对流量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渴望,想尽办法到处去“收买”流量,再转手给商家,流量管道是这部赚钱机器高速运转的核心商业模式。
不可否认,到今天流量在电商的竞争中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流量却一直只是电商平台运转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跟今天抖音快手威胁的说法一样,曾经不止一家平台因为有着流量,被外界认为会挑战淘宝地位,甚至它们身体力行去挑战淘宝,被淘宝一一化解。
2010年在吴鹰攒的IT领袖峰会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同台亮相,当时有一个电商卖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当前电子商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但是是不是永远都不会相交,也就是说我们这些卖家、店主首先在淘宝开一个店后,生意好了,我们又到拍拍开一个店,能否三驾马车变成一驾马车,大家一起向前奔。”
三驾马车是淘宝、拍拍与有啊,今天,电商依然是三驾马车,另外两家是吞并拍拍的京东,以及后发而至的拼多多。
“流量优则电商”到底能不能成功,阿里心里其实也没底,因此对流量入口一直都很警惕,百度在2008年推出自有C2C平台“有啊”后,淘宝便屏蔽百度爬虫并停止在百度投放关键字广告;美丽说、蘑菇街两个电商平台兴起,2012年马云在内部会议要求:“美丽说、蘑菇街这样的导购网站要予以控制,并要防止外部流量过多集中在某几家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强势崛起,一度让马云十分忌惮,掀起轰轰烈烈的两马战,阿里强推来往喊出“火烧南极”的口号,仿佛就在昨天。
然而,到今天为止,真正挑战阿里的平台,从来都不是流量型平台,哪怕是所谓的“入口”级平台——虽然它们都曾尝试过。
是的,抖音、快手已不是当年的流量入口,用户规模更大、用户时间更多、社交属性更强、内容场景变了……但是,也不要忘了,淘宝也不是当年的淘宝。
在2014年上市前后,阿里进行了血拼式的买买买,微博、UC、优酷、高德等等,很大程度是在做流量整合,这一阶段后电商竞争的核心,不再是流量竞争,而是基础设施级的竞争。
菜鸟强化物流能力,蚂蚁强化金融能力,阿里云+钉钉成为商家数字化服务底座,达摩院构建底层核心技术能力,新零售整合线下零售体系……越来越多与流量不那么相关的动作,均表明阿里将重心放在零售基础设施级建设上,而不只是流量本身。
用零售行业的话说,如今电商平台的经营一切都在围绕“人、货、场”三要素的效率提升而进行,而流量或者直播只是一环。不只是阿里,本身就有物流这一王牌的京东这些年在做类似的事情。拼多多基于微信提供的用户土壤,在下沉市场这一空隙市场异军突起,如今正逐步将重点转移到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GMV的无限扩大上,细究拼多多崛起的根本,也绝对不是流量二字。
一句话:电商平台如今已经越做越重,流量已经不再是竞争的焦点了。不只是电商平台,苏宁、亚马逊、Costco、沃尔玛等线上线下零售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均不是流量。流量外的基础设施,构成了它们真正意义上的护城河。
当然,流量依然很重要,阿里一直在强化流量的生产与获取能力,2016年阿里给淘宝设定新的发展方向:“从万能商品市场走向超级消费者媒体”。一方面,淘宝(以及天猫、聚划算等)均在积极内容化与社区化,淘宝直播这一年起步,做得早、逛的属性强、距离交易近,让淘宝直播大获成功;另一方面阿里大文娱板块一定程度肩负起补充流量的责任。
对于阿里来说,流量做得好可以直接卖给商家,做得不好可去外部甚至线下采买再回来卖给商家,它无法阻挡外部流量平台的崛起,对于腾讯生态内的流量甚至没有特别好的获取方法,但包括微信在内的任何超级流量平台,都难以凭借流量去抢占淘宝的市场。
任何流量平台都很难依托流量去争夺阿里、京东与拼多多的蛋糕。直播平台或者短视频平台,终究只是电商平台的“流量生产机器”,而视图“叛逃”的举措,最大意义恐怕就是提升流量定价权。
作为淘宝下面的内容电商事业部的子业务,直播只是阿里的一个细分业务。要说直播或者短视频平台挑战阿里巴巴,跟“字节跳动用抖音去颠覆腾讯”的说法一样,恐怕均是将局部视作了整体。
2018年7月,马斯克签署了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新工厂坐落在上海东南角,一个「没有人送外卖」的地方,但总投资高达50亿美元。有媒体用极形象的语言形容这一事件:
马斯克「出逃」时,正逢特朗普高举「保护美国制造业」大旗。在此之前,被美国钢铝关税大棒激怒的欧盟,将美国的摩托车关税从6%提高至31%。被誉为「美国制造业象征」的哈雷摩托听到风声,将生产线从美国移至海外。特朗普闻讯在推特破口大骂:
制造业回流,是奥巴马时代就定下的策略。次贷危机时,美国出现99%占领华尔街,制造业外流挤出劳动力的恶劣趋势,到了某种崩溃的临界点。
例如,美国自行车世家卡姆勒家族于90年代停工,2017年决意重启流水线。尽管媒体与政策都支持工厂重开,但因本土配套产业凋敝,生产一辆自行车,要进口40个零部件。CEO阿诺德·卡姆勒在哀叹中留下名言:
眼下,与特朗普近似的回流焦虑,也在压迫阿里巴巴。据「晚点LatePost」报道,手机淘宝将在双十一前夕全面信息流化,进行「人找货」到「货找人」的体系改革。其中,多个头部商家被要求每月更新百条左右的短视频内容,用于构筑淘宝的视频内容池。
「关税」战争并非阿里发起。8月20日,抖音对第三方商品加收20%服务费。仅6天后,随着第三方商品封杀令的下发,商家还剩下一个月缓冲期,抖音的耐心将在十一长假耗尽。
「直播和短视频只是购物体验中的一部分,一体化过程的工具之一。我们在寻找新的机会,进行流量变现。」
美团王兴素来以嘲讽技能点满著称。今年5月,王兴在饭否嘲讽:「阿里大文娱,时日无多了。」
阿里大文娱板块,大概是阿里流量焦虑的具象化体现。高德地图、UC浏览器一度是阿里的第一代流量入口。在音乐和长视频赛道,阿里曾处于强势地位,但都在腾讯系的强势进攻下有所掉队。
阿里的主要营收,依赖国内零售业务中来自商家的营销和佣金收入。在2020财年中,国内零售营收是3327.5亿元,占阿里总营收的65.28%。这也是阿里重大转折的起点。
里根时代,美国追逐获利能力更强的金融业务,实体经济因贷款成本过高陷入困顿。而淘宝在舍弃低价逻辑后,品牌商家和小商家分别充当了淘宝平台下「金融」与「实体」的角色。品牌商家拥有更强的营销意愿和能力,在为阿里带去更高货币化率的同时,也更多挤压小商家的生存空间。
锁定品牌消费者,代价是获客成本的激增。「消费升级」是能覆盖一定高线城市用户的逻辑,往下走则步履维艰。越是紧握消费升级,就越面临获客成本走高的窘迫。
2016年年初的京东年会上,刘强东喊出「三年之内做到中国品牌服装NO.1」和「平均每个中国家庭在京东买一件服装」的宣战口号。暴跳的阿里掏出「灰度搜索」「降权下架」等杀手锏,商家需「自我了断」。到618购物节,大批商家向天猫「倒戈」。最离谱时,同一件衣服,京东价格是天猫的三倍。有商家抱怨:
同年另有一件大事,拼多多年均MAU同比增幅高达9398%,重要节点如双十一,DAU同比增幅能飙升至12321.6%。在用户增长上,拼多多遵循另一种逻辑:廉价白牌+微信裂变。强调低价标签意味着,拼多多基本放弃了淘宝式利润增长逻辑,转而投向规模增长。
传统电商战争的品类威胁让步下,淘宝面临流量威胁。在此之前,微信流量更多作为九宫格的一个入口存在,与核心的社交界面彼此割裂。社交裂变打破了以上隔阂,最盛行时,效法拼多多的汗蒸馆、餐厅们用砍一刀链接塞满了本地用户的微信。
拼多多的留存利剑,是多多果园——一个要浇水数百次的小游戏。用一箱水果为代价,拼多多将用户牢牢按在APP上,并引导他们反复接触各类商品信息。仅一年时间,多多果园拿到5000万DAU,高峰期日种树量达到200多万棵。
2018年3月,抖音号出现一批购物车按钮,用户可以一路跳转到淘宝交易页面中,意味着抖音通过淘宝供应链介入电商赛道。
淘宝和抖音的联合有某种必然。伴随新流量战争发生的,是短视频几乎撕开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大局。对淘宝来说,社交流量和短视频流量是降低获客成本的两条路,社交流量是直道,短视频相当于弯道,弯道超车比直道超车简单。而抖音的商业化探索非常早,短视频的引流优势除开品牌广告,在电商最为明显。
70年代,里根政府推动服饰轻工类低端制造业转移至劳动力要素更低的南美、东亚四小龙等地区,国内转而投向增长更快的虚拟经济——房地产、金融等。
淘宝同理,2016年短视频崛起的迹象已非常明显,但淘宝将短视频引流的任务「外包」了。淘宝与抖音的年框战略合作规模,在去年已高达70亿元,覆盖广告、电商引流等。
事实证明淘宝布局的正确,电商直播发展为超越传统模式的新产业,并成为快、抖两大短视频巨头争夺的红利场。
但另一边,当特朗普支持者带着印有「MAGA」的红色帽子发起集会,阿里也不得不寻找让淘宝再次伟大的办法。具体措施是返回2016年的岔路口,沿着短视频的旧路一一补课。
对于一个7000亿美元规模的超级巨头来说,核心业务的流量命门即便是部分外包,仍是害莫大焉。在一抖一快主动与阿里脱钩的背景下,流量回归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上月,抖音与淘宝签订新一轮年框合作,双方互作一番暧昧的表述。阿里巴巴称:「我们跟抖音之间一直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抖音称:「我们和淘宝一直以来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未来也会共同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而事实是,今年618「诸神战争」期间,字节跳动组建以「抖音电商」命名的一级业务部门,并将这支队伍放到杭州,紧靠阿里巴巴。几乎是全面封杀第三方商品的同时,字节跳动完成对武汉合众易宝的收购,支付牌照落地。9月14日,「晚点LatePost」曝出手机淘宝向信息流化全面改版,相关商家强制进入短视频化轨道。
在第二届抖音创作者大会上,字节跳动CEO张楠公布,抖音系产品DAU超6亿。快手则在申请赴港上市前夕秀出肌肉:8月电商订单超5亿,并将数据印在相关宣传物料上。
因产品基本盘的差异,快手和抖音的电商逻辑不同。快手对创作者的放权更宽松,粉丝对大主播的集中更明显。因此才有快手大家族内讧时,辛巴在直播间的喊话:
「快手,我希望你们把眼睛擦亮一点,我辛有志在大部分的类目当中,可以调动整个国内的资源,请运用好我身上的本事和资源。」
抖音逻辑更亲近算法,粉丝的权重被弱化了。加上用户群体的差异,抖音用户对消费煽动的抵抗力更强。因此类似的廉价白牌商品,在快手自生长的头部主播运作出巨额的电商成交量时,抖音必须通过千金买马骨式强有力的平台推动,才能解决用户心智问题。
李佳琦在抖音出圈后,抖音「产业升级」焦虑显然加速了,这和其他淘宝商家的策略一致——在抖音做品牌宣传和用户心智,在淘宝完成交易结算。对抖音来说,如果不做自主电商,意味着永远承接巨头外包的「低端产业」。
当地时间6月29日,印度信息技术部发布公告,援引相关法律法规,以所谓的「从事的活动有损印度主权和完整、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为由开列一份封禁清单,TikTok赫然在列。
对抖音来说,与淘宝壮士断腕式的脱钩是必然的,出海业务遭暴打后,讲述IPO故事的重任落在抖音肩上。低自主性的电商基因下,平台意志对业务走向起决定作用。
抖音脱钩第三方,首当其冲的就是淘系商品,淘宝不得不警惕引流导向的变化。愚人节时,抖音为罗永浩倾尽平台的头部资源,抖系电商的声音将越来越大。
淘宝通过电商直播收获了大量红利,但直播仍不万能,其对用户时间的覆盖有限,无法像短视频一样碎片地分发出去。电商直播也未脱离电视购物时代的逻辑,相比留存导向,电商直播更接近交易导向,本身的内容属性并不强。
罗永浩的直播数据下滑曲线可以佐证,内容优势不等于成交额优势。真正的电商直播用户会说,主播除了开场白之外,会把所有时间放在产品参数、使用展示和消费煽动上。对缺少购物需求的用户来说,此类内容令人煎熬。
淘宝走出流量依赖也很难,淘宝的搜索流量分配,是无数商家烧车、做量结果的总和。而信息流想要的「货找人」逻辑,将会独立于搜索结果之外,代表新的流量战争。对一向缺少内容基因的阿里来说,构筑一整套精品导向而非成交导向的内容池,将决定用户在淘宝「逛街」意愿的强烈与否。
奥巴马时期,曾用「G2」比喻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间的非正式特殊关系。,背后不乏引导国际分工固化而非走向重组的意图。时过境迁,今天的网友习惯这样评价「G2」概念:
从更大的角度看,抖音与淘宝的电商脱钩,更贴台规模变化下,双方从业务互补到业务冲突的客观过程。即便如此,抖、淘只是软脱钩,双方在流量层面互补的基本逻辑没有改变。
淘宝能构筑商家主创的内容池,但难以涌现具备出圈能力的进攻型内容。淘宝只是一定程度抵消了外来流量的依赖,依然要借助抖音的娱乐流量,补充消费流量在用户动机上的匮乏。
疫情当前,线下门店客流大幅缩水,复工人员减少,大量用户在线浏览时间增加,如何在特殊时期积累人气,实现成交转化,拉动线上线下直播引流提升?
淘宝直播基于目前的特殊环境阶段,将全面助力商家及主播,鼓励粉丝陪伴积极响应,推出扶持政策,商家们可以抓住哪些利好机会?
流量扶持方面,针对2月内新开播商家,满足3小时直播次日奖励公域流量;针对连续直播三天且每场满足3小时,次日奖励公域流量;2月内开播总时长的TOP30的账号,3月可获得淘宝直播首页推荐。
拥有导购的线下门店,淘宝直播推出门店导购直播疫期特别支持计划。各类线下店的员工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零门槛、一键注册成为淘宝主播,5分钟即可开播。
导购们既可以线下商场或门店为场景做直播,也支持在家直播,并且可优先内测LBS直播,发掘周边区域潜在顾客。最新开播的商家、门店和导购,都能获得淘宝直播的免费培训。
而对于导购直播,新开播账号满足3小时直播,次日可获流量奖励,未有浮现权的次日获得精选流浮现;连续直播三天且每场满足3小时,次日获流量奖励;连续三天开播且时长最长的30个账号,可获得与热门主播连麦奖励。
没有主播怎么办?淘宝直播对1000+淘宝主播免除合作服务费,按较低佣金进行商家商品推广合作,便于商家线上合作,主播与商家以连麦形式开展内容合作。
电商直播除了商家、导购自播外,选择适合的播主进行投放也能达到出人意料的转化效果。所以,如何在线挑选与品牌基调相符的播主也是一门学问。可以通过知瓜数据【品牌详情】来看看,这些投放相对成功的品牌商家们都是如何进行播主投放的。
恰好今年网店生意一落千丈,最近在学直播,现在做的也不太好,想整理一下思路。
抖音 快手 娱乐化;淘宝,专业化,十年的淘宝购物方式已经成为生活中必备的购物渠道。很多人在抖音快手看到好商品,不会直接在抖音买,也会去淘宝搜一下。
我们国内商品同质化很严重,甚至你在淘宝可以轻易找到比某些大V推荐的还要便宜,还要好的。
淘宝直播是重点做,因为能在淘宝看到你宝贝详情,再点进去看你直播,基本上转化率很高。
如果你做的项目复购率高,抖音快手微信,做布局,买个新手机或者二手机,把客户联系方式都导入进去,批量加抖音好友,了解你的顾客,让他们关注你,你要明白,一个老顾客的粉丝,顶很多很多闲逛的人。
客户的时间有限,终归就是点对点的问题,意思就是让你的商品信息,优惠活动可以让顾客第一时间看到了解到。
平时发一点有趣的介绍,活动,吐槽,不要发广告和商品,如果总是发广告,就是一个广告机,注意不要引起反感,尽量让店铺拟人化,,让人觉得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品牌故事不要乱讲,但是要有灵魂。一方面是维护好老顾客,一方面是吸引一些想要了解你品牌的人。
抖音,快手,淘宝,本质上只是一个工具,作为卖家,不要去选择,更不要凭主观去拒绝平台,要充分了解你顾客的喜好。可能你觉得快手low,但是也有很多一部分人关注的都是高端的,你觉得抖音高端,很多人关注的是很low的。
带货主播不会是长久的,只有那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诚信的导购员才是以后的大明星。才会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不反感的那种主播,就比如你去商场给孩子买奶粉,你不知道选哪个,一个诚信的导购大姐给你推荐一个性价比都不错的,以后你还会来。如果换个就想着赚你提成的,你吃亏一次,以后再不会找她。
不敢说太久,预计2020年,淘宝直播地位不会变,更受欢迎的主播不会是那些带货主播,而是那些专业性,做到极致的优秀导购员。你让一个大V和一个做了10几年的家电导购员推荐,你听谁的意见?
抖音依然会火,火的代价就是内容越来越差,质量越来越低,关注优秀作者的会更优秀,关注质量差的会一直质量差。因为它的算法,就是一直给你推荐你喜欢的,你会转到一个怪圈里面。
有人说抖音拉低人的智商,其实不是抖音拉低的,是你自己拉低的,就像你现在,在抖音搜了一个,如何做抖音,抖音会一直给你推荐各种各样的课程啊,老师啊,你看着看着就自己相信了,所以,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
快手就像是微信,总是反应很慢,做的产品又差,又懒。很简单的,微信账号这么多年,都不让别人改,那么大的公司,纯粹就是懒和烂。最近微信通讯录只能5000人权限开了,结果别人不能看你朋友圈,就像一个小流氓,做了几天老大,不思进取,嘴巴越来越大,可牙齿不好,什么都想吃,结果只能舔点菜盘子。
快手目前是想往 视频版淘宝的路线走,但是不论是消费者基数还是比不了淘宝,比不了拼多多,拼多多现在也可以直播了,各方面比快手好很多。只能暂时观望。
可能会是,淘投资抖音,微投资快手,然后双方让它们两个一直互打,打到谁也没功夫去研究电商啊,研究聊天软件啊。然后淘和微继续做某个行业老大。
对自己而言,用熟悉的软件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还是想多出一些有意思的软件和平台。
2020年,淘宝直播GMV达4000亿,抖音直播GMV在5000亿左右(其中抖音小店GMV 1000亿+),快手直播GMV达到3812亿(21Q1快手小店GMV占比达85%),直播电商整体呈现三足鼎立竞争格局,但三者的平台逻辑不一样。抖音的超长用户时长激发用户潜在需求的“兴趣电商”,根据用户喜好推荐商品,为货找人的模式。快手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任电商”,长于私域流量运营,复购率较高,属于人找货。淘宝从淘系高效销售渠道向“发现电商”演进,背靠中国最大电商平台淘宝,品牌和供应链资源充沛,但流量资源较弱。虽然去年抖音整个平台的GMV暂时领先,但是整体优势还是在淘宝,淘宝多年在供应链和物流上的积累为其保驾护航,快手和抖音在这方面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闭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ouyinkuaishou.cc/?id=56719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