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靠“神曲”《忐忑》火起来的歌手龚琳娜,今年在综艺节目上以一首《小河淌水》中的高音再度受到关注。许多人感叹,“她也会好好唱歌啊!”
9月10日,龚琳娜应南都之邀来到乡村中学上公益课,和记者聊起了音乐与人生,从举家从北京搬到大理,到回应不想再唱《忐忑》,再到在创作上决定跟老锣“分家”、坚持要唱中国新艺术音乐……龚琳娜身上有轴的一面,也有飒的一面,用她的话说,只想做好玩的事,跟好玩的人相遇。
与舞台上化着浓妆、总喜欢穿“奇装异服”的不同,舞台下的龚琳娜并不drama,穿着素色的衣服、化着淡妆,总是笑意盈盈聊起音乐和生活,身上有种快乐的劲儿。她说,自己把家从北京搬到了大理,自己种菜、做饭,每周定时教邻居唱歌。她说,这是她的田园牧歌。
谈起离开北京的决定,龚琳娜说,初衷是为了在自然中找到音乐之美,想住到有山有水的地方。现在她在大理的家,背靠苍山、面朝洱海,每天早上被鸟鸣叫醒。
龚琳娜说,听着鸟叫她恍然大悟为什么彝族人唱歌腔调高,他们待在山林里模仿各种鸟叫声,所以声音又尖又高又细,但又非常有穿透力。住在大自然中,每天去林间散步,获得心灵治愈的同时,也更能体会到诗词和音乐的魅力。
“虽说云南四季如春,但还是有春夏秋冬。春天花一开就唱‘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下子就伤感起来,明白《春晓》并不是一首欢快的歌;到了秋天阳光明媚,白云一层层飘舞,不自然就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的《秋词》就这么脱口而出。”唱着这些歌,龚琳娜说她想要编一组《二十四节气》之歌,每个节气都挑一首古诗词来唱,把中国经典文学唱出来。
5岁第一次登台,12岁被选入中国少儿艺术团,17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岁被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在中央民族乐团工作,1996年以一曲《斑竹泪》获得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专业组银奖。在《忐忑》《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等歌曲走红之前,人们对龚琳娜的定义都是“学院派”,唱功扎实、成长路径“正统”。
而她说起自己的改变之路,除了必提丈夫老锣,还会说起“假唱”故事。青歌赛获奖后,很多地方邀请龚琳娜去演出,但她经常会被要求“假唱”,问及原因竟是“假唱才漂亮”。
无法习惯假唱的龚琳娜辞了职,转而成为一名独立歌者,她告诉南都记者,“那时候虽然有一份稳定工作,也获了很多奖,但却失去了小时候唱苗歌给我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2010年前后,龚琳娜的一首《忐忑》成为“网络神曲,听过第一遍的人都在说“太上头了”“不知道在唱什么”“这是歌吗”“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吗”。当外界对《忐忑》这首歌理解“跑偏”时,龚琳娜曾一度对媒体表示不想再唱这首歌。而实际上这首歌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运用戏曲锣鼓经作为唱词,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属于严肃音乐范畴。
如今,再提起《忐忑》,龚琳娜说,她不是不想再唱这首歌,而是不想一直只唱这首歌,她希望有更多音乐上的尝试,“神曲”对她来说只是“敲门砖”,她现在想做的中国新艺术音乐,是中国音乐的延续,严肃音乐的探索,为的是让更多人听到中国音乐。
谈起中国新艺术音乐,龚琳娜立刻显示出“轴”的一面。“作为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要了解自己音乐文化的美”。
在国内的各大音乐节上,西洋音乐往往稳居主流地位;在很多城市文化建设中,代表城市文化名片的也往往是交响乐团。“西洋音乐已经获得了很高的接受度,并且被当成高雅艺术拥有着很高的地位,但是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又在哪里?”,龚琳娜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无数的音乐家,而是培养无数的中国少年爱上自己的故乡的文化。
提及中国的音乐教育在乡村课堂上往往缺位,龚琳娜说美术、体育、音乐的课程实际上是培养情商,是一种德育,音乐会给心灵带来温暖、光芒、力量,从而让学生们学会做一个坚强的自己,甚至可以解决现代人的抑郁症。
有两个孩子的龚琳娜在谈起自己家的音乐育儿经也说,“音乐就是他们的生活”。跟很多家长一样,龚琳娜和老锣也曾面对儿子迷恋打游戏的烦恼。龚琳娜说,那段时间,无论是下棋还是画画,儿子的回答都是两个字:无聊。
于是丈夫老锣干脆提议:父子一起完成一首《无聊歌》。“又无聊了,又无聊了,要干啥呢……拿我的手机、玩我的游戏”,老锣写给儿子的这首《无聊歌》不仅写出了儿子的口头禅,更点明了这份无聊的来源在于“想玩游戏”,更有意思的是父子三人完成词曲创作后,还一起录音、一起拍摄了MV。
“一个生活片段就这样变成了一首歌、一个MV,全家共同来完成,这不就是一个游戏吗?当我们一起去玩这个游戏,吐露了他们的心声,那他们玩真正的手机游戏的时间也就少一些了。”
如今的龚琳娜,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却也是个“网瘾少女“,不少00后了解她都是通过抖音和B站。龚琳娜会在网络上教人唱歌练气,分享自己的生活,得到上百万的网友点赞。
在龚琳娜看来,这就是玩,让自己高兴也影响别人,让更多人爱上中国音乐。这种“玩”出来的音乐根植传统却不囿于传统,大胆创新又不失中国韵味,在东西方音乐文化碰撞中探索中国音乐新创造。
新一代中国作曲家将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和中国传统音乐相融合,创作出一批“新音乐”,多年后再看龚琳娜和老锣的作品比如《忐忑》,似乎也是一种“玩”。
十几年来,龚锣二人有以古诗词为歌进行谱曲的作品,也有从传统民歌中取材的作品,一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谈起这种“复活”,并没有完全还原古代的曲谱,而是重新编排,龚琳娜回应,她要做的不是“刻舟求剑”而是“当代艺术”,“这就好像作曲家舒伯特把席勒、歌德的诗写成了歌曲全世界传唱,如今看来是古典音乐,但在当时就是当代艺术,我们存在于当下,要唱的就是当下的声音。”
龚琳娜告诉南都记者,如今的她决定跟老锣在工作上“分开”,老锣去给别的歌手写歌,而她也去跟更多优秀的音乐制作人合作,9月中旬她要发行的新歌就是一个全新尝试,出自一位年轻的音乐制作人之手。
爆红之后的龚琳娜在求变,而坚持做中国音乐则是一种不变,在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就是她现在的艺术与人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douyinkuaishou.cc/?id=50574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