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快手 > 不学英语就买不了咖啡?这些中国咖啡店正在消灭汉字!
2023
01-01

不学英语就买不了咖啡?这些中国咖啡店正在消灭汉字!

  不仅引发众多上海网友跟帖,还惊动了不少咖啡品牌官方纷纷下场送(蹭)咖(热)啡(度)。

  去年3月,据@上海第一财经传媒研究机构的数据,上海已经有6913家咖啡馆——

  从总量规模来看,上海已经远超伦敦、纽约、东京等咖啡文化浓厚的发达国家城市,成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

  (如今,在大众点评网上键入“咖啡馆”3个字,已经能得到8000多个结果)

  不开玩笑地说,如果每天换一家店喝一杯咖啡,你1个月都走不出1公里多的淮海中路。

  即使是在咖啡文化现已蔚然成风的上海,追溯起来,也不过就是这100来年的事儿。

  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才开始广泛接触这种被包在精美礼盒里的褐色小粉末,比日美足足晚了30多年。

  好家伙,美国连锁咖啡店 —— 星巴克已经用意式浓缩把速溶咖啡踩在了脚下,还顺带普及了一把“第三空间”的概念。

  直到最近刮起来的这波精品咖啡浪潮,中国才终于算是和国际咖啡届“同频”了一回。

  所谓的“精品咖啡”,首先一步,就是根据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的标准杯测法,挑选出得分80分(满分100分)以上的咖啡生豆。

  眼见国际咖啡届搞出了一堆鄙视链,一些国人也跟着讲究起了咖啡豆原产地,不断扩充咖啡烘焙、研磨、冲泡的知识;

  粗略盘下来,可以说,无论是最初的接受,后续的“提量”,再到如今的“重质”,中国都是在国际咖啡浪潮的波及下亦步亦趋,学生样儿地跟在外国咖啡届后边“补课”;

  直到2020年,最早接触西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二线城市,年人均咖啡杯数分别达到了326 、261杯。

  这个数据,已经完全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超越了日本,能和美国打个平手。

  尽管地区发展还不均衡,但据行业分析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已达3000多亿。

  (就在今年2月,Blue Bottle蓝瓶咖啡在上海开业,不少人排队6小时,只为喝一杯咖啡 图源:企鹅吃喝指南)

  而在如此高密度的市场环境下,上海,已然成为咖啡爱好者的天堂、精品咖啡店的修罗场。

  一家叫石藤家的咖啡店,不仅名字具备浓浓日本风味,还开发出了日式咖喱拿铁、红胡椒金姜拿铁;

  传言,每个精品咖啡店主,都梦想过自家的logo有朝一日成为咖啡文化的代表...

  然而,吊诡的是,尽管这些本土咖啡馆的侧重点和打法不尽相同,为了打出差异化不遗余力地整活儿,但无论怎么卷,他们在起名上却都出奇一致:

  时至今日,尽管中国人已经把咖啡喝了100多年;这波精品咖啡热已经足足烧了6、7年,各种独立咖啡馆也卷得不亦乐乎。

  “这不很正常吗,从雀巢速溶咖啡大举进入中国起算,至今不过短短40年,中国还没形成自己的咖啡文化啊。”

  “更何况,精品咖啡是很讲究咖啡豆原产地的,中国又不种咖啡,为了显示专业度,店主们纷纷起个英文名也是情有可原。”

  咖啡树,是一种对生长环境非常挑剔的经济作物,对气候、土壤、海拔、日照和降水量等都有严苛的要求。

  直到2020年,光是云南一个省的咖啡种植面积,就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98%以上;

  (图源: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2019年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报告》(2020))

  并且,即使按照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定下的国际标准,云南已经出现不乏接近90分的咖啡豆,堪称金字塔尖部的高质量咖啡。

  时至今日,云南也早已走出国门,远销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55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创汇达10亿多元。

  (图源:张方:《云南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2020))

  早在1988年,雀巢就发现了云南这块风水宝地,为了降低咖啡的成本,便将种植培育重点从巴西转移到云南普洱。

  为了“帮助”云南农民种植咖啡,雀巢一开始确实给当地带去了咖啡苗 、 种植技术 、免息贷款;

  由于只想把云南当做自己的廉产区,雀巢带去的是区别于精品咖啡豆的卡蒂姆咖啡种——

  此品种虽以耐病高产著称,但公认品质不高,只能做速溶咖啡,并且只适合期货式的大量采购。

  直到2020年,云南的普通商业咖啡豆占总产量的85%,高级商业咖啡豆占比仅为10%,精品咖啡豆更是只有5%。

  而在建立起供货渠道后,这些跨国咖啡巨头便不在当地开展深加工业务,只管向咖农大量收购廉价的咖啡生豆。

  据昆明海关统计数据,2019 年,云南省的咖啡豆及相关产品共出口5.61万吨 ——

  (图源: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2019年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报告》(2020))

  但实际上,仅仅是把采购来的咖啡生豆烘焙成熟豆,就能产生40 - 50%的毛利率。

  更何况,长期以来,这些外国咖啡厂牌,为了把附加值最高的流通环节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几乎不曾在产品介绍中提及云南。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留给云南咖啡的,只有整条产业链利润最低的种植环节,增值贡献率仅为1%。

  (图源:张方:《云南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2020) )

  而咖啡作为国际大宗贸易商品,全球咖啡商品交易其实早已经市场化、价格高度透明;

  “这些外国企业收购云南咖啡的定价,是按照27年来的惯例,从纽约期货的报价减去10~20美分(/磅)——

  根据官方数据,每吨云南咖啡豆相比国际同等产品,至少贱卖3000人民币左右。

  更雪上加霜的是,近几年,巴西咖啡豆大丰收,以至于咖啡期货价格一路走低,跨国巨头们给出的收购报价连15元/kg的成本价都够不到了。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辛苦种植、20多年都卖不上价的咖啡豆,只要加加工、贴个牌,价格就能翻几十、几百倍。

  长期以来,云南咖啡常被以低价出口海外,经国外咖啡企业包装贴牌后,再卖回中国。

  而一个个起着洋名儿的咖啡店,也喜欢舍近求远,总要以高于云南咖啡1-2倍的价格进口“国外咖啡”——

  在中国,精品咖啡店起着洋名,咖啡豆包装上也是洋名,但它们其实都是中国人做的中国货......

  而中国本土消费端薄弱的品牌意识,也让本就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的云南咖啡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卖不上价。

  本质上,中国咖啡之所以靠贴洋牌子才卖得上价,是因为如今精品咖啡的定义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都牢牢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加之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中国茶叶进口,欧洲贵族们对这种神秘的“东方树叶”越发着魔。

  而彼时的美国,还是大英帝国的北美殖民地,人民自然也跟着英国统治者学,一个个嗜茶如命 ——

  光是每年进口的茶叶,就高达100万磅,让英国的那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赚了个盆满钵漫。

  相比之下,咖啡虽然在1670年代就被引入北美地区,但一直被视为“二流饮料”,只在酒店、旅馆、客栈和餐厅顺带着卖卖,在高贵的中国茶叶面前,根本赶不上趟。

  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的殖民地居民,越来越不满大英帝国的征税和统治,希望和英国人平起平坐。

  终于,12月16日这天,在8000多名北美移民举行集会抗议无果后,有60人愤怒登上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将3条船上342箱中国茶叶全部倾倒入波士顿港。

  在当时的英国政府看来,这就是对自己正常殖民统治的恶意挑衅,为了北美民众的反抗,马上制定了更加严苛的强制法令。

  说实话,要不是因为写这篇文,我也没想到咱们的茶叶竟然还承载着美国独立的历史意义。

  而对于当年民族情绪达到顶峰的美利坚人民来说,如果再饮用茶叶,就等于还在受英国的压迫、剥削。

  也就说,如今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美国咖啡文化,往前倒200多年,其实是被殖民者长期被压迫、被剥削而产生的反殖民文化,是底层反抗精英的文化。

  如今的某些中国人,要是真那么想崇洋媚外,那也应该学习一下当年上等公民 —— 英国人,

  “牛仔咖啡”、“洗碗水”、“刷锅水”,都是欧洲人对这种野蛮喝法送上的讽刺。

  只不过,这些年美国一直坚守咖啡贸易中的垄断地位,把自家咖啡推广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用文化把咖啡包装成了高级消费品。

  所以,中国要想要打造自己的精品咖啡品牌,首先一步,就是甩掉以雀巢、星巴克所代表的美国咖啡文化影响。

  所幸,在信息差不断消弭的今天,尽管后知后觉,但一些中国本土品牌已经有意识地把“云南咖啡”招牌擦擦亮了:

  发自上海的MANNER COFFEE,已经将云南产区的咖啡豆加入日常菜单;

  三顿半、鹰集 以及 街头巷尾不成规模的独立精品咖啡店,也都陆陆续续已经推出了各种云南产区的产品;

  而中国本土精品咖啡品牌Seesaw,更是2015年起就开启了“10年云南计划”,把先进的加工处理方式传授于咖农;

  究其原因,除了云南咖啡属实物美价廉,这些精品咖啡店也都已经回过神来了 ——

  在新冠疫情带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巴西咖啡豆减产的大背景下,好豆越来越稀缺,卷啥都不如卷稳定的供应链——

  (2021年中国生咖啡豆订单价格变化趋势(元/千克) 数据源: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

  2021年上半年,在某消费门户网站上,云南咖啡豆及其相关产品订单量和GMV同比提升了35.08%、101.67%。

  也唯有整个中国咖啡行业大力普及云南精品咖啡、把本土咖啡的规范完善起来,云南咖农们才能在精耕细作中找回价值和尊严,从而进一步丰富咖啡品种、提升整体品质。

  目前,云南省的咖啡产量虽然已达15万吨,但其种植面积,仅仅占可开发面积的1/3。

  而在用精品豆打破刻板印象、擦亮云南咖啡的名字之后,我们或许更应该问的是 ——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咖啡摇身一变,变成了高档咖啡的代名词,搞出了一堆让人望而生畏的鄙视链。

  我是郭杰瑞:《我做了个很重要的决定,要把云南咖啡卖到美国!》(2019)

  杨弃非:《种植面积占全国九成以上 云南咖啡亟需加快国际化建设》(2020)

  当下频道:《势头正旺的云南咖啡,生意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做》(2021)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2021)

  第一财经:《上海咖啡消费指数》(2021)、《云南咖啡,擦亮你的名字 农业观察》(2022)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