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快手 > 持有B站的大半年里我以UP主身份做调研
2022
10-05

持有B站的大半年里我以UP主身份做调研

  对B站来说,UP主群体既是用户,又是内容供应商。他们的生存发展是哔哩哔哩内在价值计算的逻辑起点。为了深入跟踪哔哩哔哩这个难以用财务数据或者经营数据去建模估值的新事物,我从2020年3月建仓之后,就开始在B站做起了UP主,想通过亲身体验来回答自己三个关键问题(本文只有B站的铁粉或者我的铁粉才有耐心看得完)

  第一、B站商业模式的社会价值如何,即:它能不能让更多人以UP主的身份谋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社会价值关乎平台生态的稳健性。例如美团点评的让400万骑手以送外卖为生,社会价值就是美团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同理,社会价值是B站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

  第二、它能不能在UGC(用户创作内容)的维度找到与奈飞比肩的盈利模式?奈飞通过举债来制作视频内容,尽管账面难看,但投资人心态很稳,因为明白亏掉的钱不是打水漂,而是用债务来换资产(视频版权)。奈飞的战略性亏损存在盈亏平衡点,而B站呢?

  第三、B站“出圈”究竟是想杀进“阿里巴巴、京东和字节跳动”的电商“三国杀”,还是想转型成为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平台?后者是我最看好的领域,如果B站要做教育,我会在它回归港股之际继续加码,并且投身到它的教育事业,回馈社会。

  事情是这样的:一直以来,B站在我眼中都是一个看动漫、看COSPLAY等内容的地方,是一个小众垂直平台。我曾经安装它的APP来看妖娆小姐姐跳舞,但不久就因为觉得浪费时间扔一边了,偶尔发发动漫的文章(比如我写写最爱的《浪客剑心》的读后感)。自从2020年3月察觉到B站“出圈”,我就把哔哩哔哩(BILI)买成我美股组合的第一重仓股,正好赶在它策划的《后浪》主题演讲发布之前。2020年5月,哔哩哔哩的股价在圈子里关于“B站应不应该跳出二次元的护城河”的激辩之中创出了新高。

  我是支持它出圈的,因为“出圈”意味着打开业绩增长的新空间。不出圈,很可能犯下像当年的当当网那样的错误,死守的结局很可能等来的又是一部狗血的“庆俞年”——没有人会一辈子沉迷于打游戏和看动漫的,就连阅文集团都从“穿越文”和“霸道总裁文”的红海中积极向写实主义网文市场挺进,因为用户在成长,需求一直随着年龄增长和斗转星移而不断变迁。不出圈,只能内卷。我在饭局里面谈及这个”平台+内容“的公司时,都会拿腾讯控股来举例子,谈“平台”和“内容”两个层面的价值变化。第一个层面是平台,用户的价值决定了平台的价值。最初腾讯的用户是一群无所事事的小朋友,这个公司毫无价值,卖都卖不掉;后来这群小朋友逐渐长大,有了零花钱就充钱玩游戏、讨好男女朋友;再后来,找不到工作的人做微商,把东西卖给找到工作的人,赚他们的钱。正是用户的成长推动腾讯控股不断“出圈”,不断推陈出新,而不断找到更多变现的方式(让用户花钱)来增厚公司价值——切记,谈价值,一定要谈现金流,离开现金流谈价值的,是诈骗。而第二个层面是内容,内容生意是通过推广内容来推销流量,本质上是套电信运营商的利,因为这些运营商提供了移动通信的基础设施。例如腾讯当年通过为中国移动的用户提供基于手机QQ的丰富内容而贡献移动流量销售的半壁江山,你试试让腾讯控股自己铺光纤、建基站,看看它能不能走到今天?如果说3G通讯解放文字的传输束缚、4G解放图片,那么5G要解放的是长短视频。长短视频的竞逐,在流媒体的赛道上,而哔哩哔哩是头部玩家之一,它为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流量价值与日俱增,而运营商的基建赋予它轻资产拓展新市场的商业基因。它的历史机遇,既在“Z世代”,又在5G时代,是双重红利的叠加。

  在我看来,现阶段,市场份额重于股东回报。我作为股东,是不介意B站目前亏钱的,甚至不想它过早以业绩增长为目的。当务之急有二:一是在国内流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活出特色,甚至脱颖而出;二是在吸引“后浪”的同时,吸引“后浪”们买单。和互联网泡沫初期网站公司面对一群“免费万岁”的网民一样,现在流媒体平台面对的是“白(女票)piao”群体(B站术语),流量变现举步维艰。关于特色,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变现。

  表面上看,B站只是一个平台,起到连接UP主和用户的作用,因此它的粘性来自不断取悦UP主和用户两个群体的努力。它没有什么创新,连“弹幕”这个功能都是拿来主义产品。它最初发家仅仅是因为抓住了二次元动漫爱好者的垂直细分需求,填补了传统视频平台的服务供应空白。后来,它在这个细分领域里一统江湖,不是因为它有多出色,二是因为太小众缺乏竞争,同时唯一对手A站居然连视频播放的流畅性和稳定性都保障不了,把用户拱手让给B站的。但是,我作为UP主的大半年里,深入体验之后,最深刻的感受是——B站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或者是机制),使一群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即使赔本也愿意日以继夜地、源源不断地创作并供应内容给B站的用户。比如我,身家半亿,每周给B站的小朋友们分享一课视频,做UP主大半年收入不到100块,但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我在做我由衷想做的事情——我热爱分享知识,而且可以在过千观众的现场脱稿讲课。

  首先,要在B站混,是要考试的。下图是我裸考的通过成绩。作为一个动漫迷,基础知识和投资领域一样扎实。这个设计,在建设社区的过程中,做到了精准获客,是B站立足二次元内容供应商的根基。但是,这个昔日成功的设计,严重阻碍B站出圈。我有一个粉丝是退休的阿姨,我每一集公开课她都追,但她总是抱怨不能给我发弹幕——因为她考不过这个试。

  然后,我在B站混了大半年,现在粉丝接近1000,但收入不到100块。很多UP主都要经历入不敷出的过程。比如我关注的B站国际巨星潘唐颖(UP主:机智的党妹),她粉丝突破600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从B站获得收入仅能覆盖展示她妆后盛世美颜的视频的30%成本。后来,她也要接广告,B站UP主圈子里,这叫“恰饭”,即通过广告费来补贴内容创作成本,争取盈亏平衡后获利。粉丝量前一百的头部UP主都要经历长期的艰难生存,可见,绝大多数的UP主都是靠兴趣和信念支撑自己的内容创作生涯。在B站“出圈”之前,UP主收入问题不是主要矛盾。但是,随着B站月活用户突破1.3亿,成为各类广告主不容忽视的新战场,无论内容消费者还是广告主都对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引发内容供应群雄逐鹿——月度活跃UP主持续增长并突破百万(我不信他们都像我一样买了哔哩哔哩的股票之后来调研,来提供“义务教育”服务的)。此时,如果新来的UP主们在B站努力一段时间却只得到赔本赚吆喝的结果,这种生态是无以为继的。B站的解决方案:一是允许UP主接广告并在视频作广告推广,但在内容发布时,含商业推广的内容和不含商业推广的内容驱分推荐;二是降低创作激励计划的参加门槛,这个激励计划相当于平台根据内容播放情况折算给UP主的补贴(每一万播放量大概在30元左右),之前1000粉是硬性要求,现在我未到1000粉都开通了该计划;三是允许粉丝打赏,通过“充电”这个模块,而这个功能的开通,代表B站想单挑知乎(下文讲知识付费)。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推广活动,视频播放量较大(比如超过10万播放量)的UP主,生存压力大为缓解。但是,绝大多数的新人UP主,还是要艰难度日,本质上是用自己的青春、创意和汗水补贴B站平台,和美团的外卖骑手差不多。

  不得不吐槽,推荐算法是一把双刃剑。上一段反复提到的“1000粉丝”是什么概念呢?以知乎的新星培养类计划为例,知乎平台扶持潜力新人的门槛是“B站1000粉丝,或者抖音、快手10万粉丝”。因此,所有B站UP主要冲的第一道关,就是头1000名种子用户,他们的点赞、投币、弹幕、转发等行为,以及一定长度的视频的完播率等指标,决定了B站算法是否自动进一步推广你的内容,增加曝光量。为什么1000粉那么难冲?因为如果没有种子用户提供行为数据流去持续驱动B站的推荐算法,那么你的内容会失落在平台的信息孤岛上,再优质的UP主也无人问津。而抖音的算法有什么不同呢?在抖音,新人有可能通过少数爆品一夜成名,粉丝数积累对人气爆发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因为抖音的算法是每个作品都获得小范围推广的机会,随着用户正面反馈的行为越多,曝光面越广。但B站的推荐算法有它的好处,就是和入门考试一样,非常精准地获取粉丝,而且粉丝粘性非常高——既是内容的持续消费者,又是内容的积极推广者。这种算法未必适合抖音那种“圈粉——直播——打折卖货”三位一体、与传统电商巨头争流量的变现方式,所以我不看好朝这个“类电视购物频道”方向的发展,毕竟走精准获客路线的B站,跑不动大数法则,更不适合快速割韭菜。电商方向,我更认可B站目前选择的“类电视台综合频道+插播/植入广告”的方向,这种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世界里叫“种草”,即:通过意见领袖(KOL)和关键消费者(KOC)去向自己的粉丝群体推荐产品,从而实现精准营销,帮助厂商打效果广告,减少品牌广告投入上的浪费。在我看来,B站是在走小红书的路,让小红书五路可走。如果(万一)哪天B站收购了小红书,我会加仓B站。

  小结:从B站的社会价值来看,1.3亿月活和月均活跃UP主100万,初具规模。因此,在持有哔哩哔哩这个票时,心态是稳的,因为我知道它的确定性。但是,这个规模的维系纽带必须从纯粹兴趣或者年少无知,升级到谋生维生的层面,才能沉淀下来、稳得住。毕竟,人长大了,要自力更生,要成家立业。无法带来持续稳定收入的平台,无法留住UP主群体,也就无法留住他们为平台维系的粉丝群体。如果B站不努力解决这个生态问题,依然沉迷在纯粹的游戏宣发生意,我是一分钟都不愿意持有它的。目前在观察。

  与奈飞的重资产商业模式不同,B站走的是用户创作内容(UGC)的轻资产路线。这两种模式都比爱奇艺一直以来的“外购内容——跑马圈地——会员费提价(but 连年失败)”的模式要科学。巴菲特“高筑护城河,连年对用户提价”的垄断创收法,在流媒体领域不适用。爱奇艺好不容易等到优酷和土豆在“类内卷博弈”中被市场边缘化,想利用互联网的机遇来替代奄奄一息的有线电视和传统电视台,一家独大坐收每月固定费用,结果传统电视台也不是省油的灯——以自制优质长视频为核心竞争力的芒果超媒横空出世,而一回头,原本被自己不屑一顾的“小破站”居然出圈来逐鹿中原。仔细一看,腾讯视频也和自己有着同样的一统江湖梦。观众开开心心选择多,会员付费非刚需。所以,爱奇艺开始痛定思痛,承认会员会籍是伪护城河,要学奈飞,自制内容掌握版权,高筑真正的护城河。

  问题来了,B站要不要学奈飞自制内容?从“出圈”到“分众”,UGC模式遭遇考验。我最大的感受是B站的分区和频道越来越多。我发布的公开课是以投资者教育为主的,之前一直被算法分类为“人文”、“社会科普”和“公开课”,但最近一个月,我的内容被分到财经专区。也就是说,B站面对的竞争格局和市场走向是由不断复杂化的观众细分需求来推动的,除了从二次元动漫游戏内容“出圈”的挑战之外,紧接而来的是“分众”,即:面临不可预测的复杂细分需求。这样一来,B站原本依托兴趣爱好而建立的社区化UGC内容供应,是否会因为需求的爆发而遭遇瓶颈呢?关于这个瓶颈的威胁,我举个例来阐述:如果雪球也允许上传发布财经类、投教类的长视频或者短视频,我作为内容供应方,自然优先选择雪球来发布,因为流量精准而充沛。金融财经UP主去B站发内容,很可能不是因为B站非常适合他们发自己擅长的内容,而是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平台。也就是说,B站的威胁在于,各个细分领域都可能存在固有的优势垂直平台,一旦这些平台醒悟,提供视频内容发布的通道,那么B站在这些细分领域里面的内容质量无法保证——UP主都跑掉了,怎么会有内容?用户注定被分流,如同当初B站把看动漫的用户从传统视频网站分流,一样道理。因此,B站UGC模式下的内容供应链,必须扩产足够快,在细分领域的固有平台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迅速形成先发优势,用流量为主的利益锁定优质UP主,从而保证这些细分领域后续引流的可持续性。但是,UGC模式就像伊利股份的收奶模式一样,通过合作农户逐家逐户养牛,再化零为整批量收奶。这种模式真的能快速扩产吗?也许还不是扩产那么简单——是要快速扩产并精准适合内容消费者细分需求。我想起一句话:以前我们制衣,目标是把机器效率提高到5分钟生产2000件衣服,而今的要求更极致——目标是5分钟生产2000件各不相同的衣服,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

  小结:我认为,B站有必要制定参股优质UP主的制度来锁定吸引并他们,用较合适的成本制作参股版权的内容。不然,继续UGC的话,我真的担心版权问题会随着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格而日渐成为新的主要矛盾。内容平台不掌握版权,等于华为造手机不掌握芯片生产,灰犀牛迟早会冲过来的。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知识付费是一种伪知识付费,是一种通过线上传播焦虑、线下构建多层次推销结构来贩卖焦虑的“安利”类低端活动。单凭它必须通过线下活动这种低效率的方式来维系供求双方关系,我就不看好。这种模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知识产品(比如视频、录音或课程)的毛利率极高,可以允许多环节分成,吃饱喝足。而知识产品消费者的购买多数因为一时冲动,所以事后体验也不好,复购率低。

  目前我的感受是B站想做真正的知识付费,真正想办教育。这是我看好它的重要原因。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切换到第二增长曲线——从人力资源升级到人力资本。大量的社会人士需要利用业余碎片时间提升自己,学习社会新需求所必备的新技能,创造兼职收入,甚至全职收入。说到办教育,我最初想的是新东方。但我发现,它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基因。生活是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随堂考试,游戏规则是所有人依靠本能和经验去随机应变,懂行的人活下来,赚不懂行的人的钱。自从罗翔老师在B站讲法律,我才意识到B站可以做教育,而且可以做得非常好——司法考试培训机构的生意被他一锅端。培训机构就像当年的付费杀毒软件,而罗翔老师就像当年的360杀毒软件,横空出世,永远免费。人长大了,不能总是看“老番茄”(B站第一UP主,1000万粉丝)的游戏视频,尽管看他打游戏比自己打有趣得多。与其付费给水平参差不齐的培训机构去考司法考试,还不如每天听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生动有趣地讲知识点,而且免费——打赏随意,但以量补价。各种考试的付费培训机构都要颤抖。你看,如果什么时候股神巴菲特去B站做UP主讲投资,那么那些付费炒股群和直播收割群就可以鸟兽散了,国内的伪价值投资者讲师团也将偃旗息鼓。问题是,B站来不来得及引进足够多的细分领域“罗翔”去满足B站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综上,从开通电磁力这个动作看,B站不但想插足小红书的市场,还想插足知乎的市场。垂直内容平台的整合大战,渐起硝烟。如果B站真的要在港股融资,那么我会留意招股书里面是否涉及对其他垂直内容平台的兼并重组计划。如果B站想成为市场整合者,那么我会投票支持它,因为整合市场、提升行业集中度是原有模式遭遇瓶颈时的必由之路。本文很长,能看到这里,确实是真爱。

  【特别声明:本文纯属个人投资心得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希望读者独立思考,自主决策。本文为本人原创,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而且要强调风险和买者自负。】

  推荐阅读:奇衡DK-CAPITAL的雪球专栏【基本面是基本不变那一面】,诠释投资实务的原则和价值回归的“格雷厄姆力”。

  一、《原则》系列:专业投资者能在经验和常识的驱动下,见微知著,事前风控。

  2、A股避雷的十个原则(获奖文章)避雷经验总结,一把辛酸泪,从此少踩雷。

  3、物换星移几度秋《A股避雷的十个原则》的补充,构建组合应对“财报灰犀牛”。

  4、A股有核心资产?(获奖文章)“核心资产”是投资万能公式的另一种讲法而已,是想偷懒躺赚的不良思想作祟。通过投资指数基金来买下整个市场获得贝塔收益,是股市盈利的首选。

  5、互联网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而互联网是科技,聚众则三种变现方式。这是我后来分析阿里巴巴的基础。

  7、保险股中长期下行的拐点探讨利差损风险重出江湖,投资者还沉醉于靓丽的报表。保险业的保单销售随后几个月明显放缓。见微知著,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我的重要原则。

  8、做多中国的行动纲领贷款利率下行的周期里优先做多中小创,创业板已率先创出2019年新高。除了牛熊转换,还要利用风格转换来获利。如果中国经济不好,白马股黑马股都变成落马股,如果经济好,黑马股会跑出来。相同风险的前提下,选择潜在回报最大的投资方向,是理性的选择。

  9、关于地产大周期择时的思考不降首付比例不动手,不见兔子不撒鹰,是我的重仓原则。

  10、简述5G押注三部曲我用这个经验对中航国际控股(即深南电路)下注,然后在小米反转前介入,下一步找机会买腾讯。

  11、权益类公募基金配置的思考(获奖文章)这是《做多中国的行动纲领》和《A股避雷的十个原则》在买基金层面的细化。

  12、保险、电网与半导体(今日话题推荐文章)我写的是保险、电网和半导体三个垂直的分类,但谈的是我做投资的原则。

  13、苦海翻起爱恨A股,不炒是一生的遗憾,炒是一生的磨难。边听《一生所爱》,边系统地谈谈一季度失宠榜的几个票。

  14、黄金、H股和中证500(获奖文章)卖在人声鼎沸间,买在人心惶惶时,这是每一位“格雷厄姆-多德”学派成员的必备素质。这个素质的基础来自对一系列投资迷思的理解程度,因为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似懂非懂会让你血本无归。

  15、拼多多“入蜀”,电商三国鼎立电商即将进入垄断竞争格局,而护城河就在物流。拼多多通过“全网最低价”这个“荆州”作为跳板,直取国美“入蜀”,三国鼎立初步成形。

  16、价值投资的归宿是指数投资(今日话题推荐文章)股市是赌场,但长期投资不是赌博。久赌必输,不赌为赢。投资的“圣杯”,就是”投资没有圣杯“;万众瞩目的价值投资,归宿是返璞归真的指数投资,这就是为什么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到晚年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推崇约翰伯格,推崇他对指数化投资的坚守。

  17、创新药是风口上的赛道(获奖文章)创新药是医药这个传统行业里的高科技赛道,我早年还会参与项目尽调的时候就有所涉猎。2019年医保的“腾笼换鸟”改革意味创新药企业迎来了国内最大的医药买家,创新药的销路困局可破。

  18、鹏博士近似于IDC新基建的看涨期权?(今日话题推荐文章)时代再给一次机会鹏博士,就不知道它能不能抓住。

  19、哈药股份向我飞来,准备挥棒!(今日话题推荐文章)哈药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一切浪花,最终都波澜不惊。

  21、白酒板块中长期下行拐点的探讨(今日话题推荐文章)我不是唱空股价,只是在提醒:好公司,没有买在好价格,是一种折磨。对于五年前甚至更早以前已经买入并长期持有的人来说,不用担心股价波动,因为直到喜欢喝白酒的这代人身体再也喝不动之前,依然可以享受早期低价买入而锁定的高分红率。但是,对于那些看到别人买白酒股获利丰厚而蠢蠢欲试、独孤求败的人来说,有必要先弄懂一点——白酒股也是周期股,股价有起有落。

  22、创设奇衡循环经济指数抄底环保板块(今日话题推荐文章)我馋的是“三峡系”。

  23、分享我选银行股的一种思路(今日话题推荐文章)银行股的PB最好高于1。

  24、做多中国的行动纲领(二):四渡赤水(今日话题推荐文章)如何赚取A股的估值预期差。

  1、代表作【十大经典战役回顾】三部曲,收录我对《证券分析》的三十个实战案例,亲身演绎“格雷厄姆力”的“知行合一”,只关注安全边际,不拘泥于多空长短。

  2、投资世界的A股(一):比亚迪对标历史新高中的特斯拉比亚迪价值重估的动力来自对标证券的相对价差在短期内急速扩大。

  3、投资世界的A股(二):多氟多(今日话题推荐文章)电解液要用六氟磷酸锂,而多氟多的业绩周期来自电动车的周期,周期弹性来自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弹性。多氟多价值重估的动力来自于政策规划所启动的新周期。

  4、投资世界的A股(三):中信证券(获奖文章)中国证券市场会诞生国际级的投行巨头,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在行业低估扩张,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5、投资世界的A股(四):华大基因在我眼中,华大基因是一家大健康赛道上的数据公司。它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基因方面的数据。它不是一家生命科学公司,而是未来无数生命科学公司的基础数据提供商,是上游。

  6、投资世界的A/H股(五):小米集团(今日话题推荐文章)小米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卖手机只是它引流量的手段。互联网公司能盈利的商业模式无非是卖广告、卖游戏(增值服务)和卖数据(用户痕迹)。品牌商真正的资产,是它的客户群。研究小米集团的重点是流量,流量,还是流量。

  7、投资世界的A/H股(六):神州控股在思考一些数据资产的定价问题。神州控股的主要资产是神州信息神州数码,而神州数码不是我研究的重点。自从在2019年万达信息拐点强袭一役大获全胜之后,我就特别关注“数据”这个被官方最新认可的生产分配要素。数据如何定价?数据生产商如何定价?这是“格雷厄姆-多德”学派的最新实践问题。

  8、投资世界的A/H股(七):潍柴动力(今日话题推荐文章)看多潍柴动力很容易,因为它的市场份额优势让它在国六换代潮中最受益;但是在这个位置出手做多潍柴动力却不容易,因为判断股价是否早已消化甚至透支这个优势极难判断。这个就是(价值)投资知易行难的地方。

  10、投资世界的A/H股(九):中国平安平安本质上仍是一家寿险公司,它挂钩利率周期的业绩强周期性越趋弱,它的长期投资价值就越高。

  11、投资世界的A/H股(十):万科(获奖文章)我研究万科总市值中长期变化的关键指标是“已售待结算面积/结算面积”。

  12、投资世界的A/H股(十一):苏宁易购电商垄断竞争格局下,以拼多多与国美的博弈价为苏宁定价。拼多多“入蜀”,电商三国鼎立国美零售对决苏宁易购?构建国美和苏宁之间的套利参照系。电商三部曲,迎接那个“乘风破浪的哥哥”。

  13、投资世界的A/H股(十二):分众传媒今天不理解分众传媒的人,和当年不理解巴菲特为什么要持续买入报业股的人一样。

  14、比亚迪之间的总市值联动关系,类比珀莱雅上海家化,单独来看都无法解释它们为什么会上涨,放在一起反而不难理解。

  15、投资世界的A/H股(十四):格林美身为三元前驱体巨头和循环经济巨头的格林美,一直在近三年的区间内匍匐前进。

  16、投资世界的A/H股(十五):格力电器我不是来和大家讨论格力电器好不好或者有多好的,而是从资本并购的角度,来讨论买不买和怎么买的。而且,如果你以前以为自己很了解格力电器,那么看完本文之后,或许你会改变这个想法。

  17、总市值的翻倍,则给予两家传统制造业巨头价值回归的动力:一家是上汽集团(20200713投世(十三)),而另一家是宇通客车。

  结语:我十年投资生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知识的价值只有在不断分享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我从我的老师那里无偿继承了《证券分析》及相关的各类投资方法,并成为资本市场的受益者,因此,我内心一直都坚信,作为回馈,我应该无偿地分享我的知识给更多的人。我题目为什么叫“基本面是基本不变的那一面”?这是来自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第二章的第二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原文是“For stability means resistance to change and hence greater dependability for the results shown in the past.”其意思是,你的票以及其背后的公司具备某些不易改变的特质,使你分析它的历史数据时能够获得一些在未来也能够适用信息(协助投资决策),即使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也就是说,当且仅当你掌握某只票的基本不变的那一面,你才能够在不确定的未来占有优势。一句话:做足功课,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在我看来B站现在的高留存数据已经完成证明了其用户的粘性在这套体系下的可维持性,护城河不断加深。但是随着B站不断出圈扩大,和小红书、知乎等竞争也更为直接,资金消耗也会越来越大。就怕持续大额亏损造成B站不得不大量插入广告走YouTube的模式,这样就挖了自己的护城河,可能会恶性循环,短期内找到一个盈利点比较重要。

  风险提示: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