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抖音快手 > 抖音VS快手 究竟谁才是中国的短视频之王
2019
10-08

抖音VS快手 究竟谁才是中国的短视频之王

  2017年,我国短视频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市场红利尽显,资本大肆进入,平台加紧布局,一大批短视频平台因势而起,迅速壮大。其中,抖音和快手脱颖而出,在各项经营数据上领先了其他平台,迈入短视频企业的第一梯队,短视频行业也进入了双雄时代。

  一方面,从短视频APP核心数据月活跃用户数量来看,根据QuestMobile调查数据,截止至2019年6月,抖音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86亿人,而快手的月活数紧随其后,为3.41亿人,明显领先市场上其他短视频APP一个梯度。

  另一方面,从APP活跃度、用户留存度、用户独占率等关键数据来看,抖音和快手也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各项指标均处于市场上APP的前两名。

  因此,综合来看,我国短视频APP市场上,抖音和快手属于第一梯队,合计市场份额占比54.2%;西瓜小视频、火山小视频作为第二梯队合计市场份额22%;美拍、秒拍、土豆小视频、好看视频、微视等属于第三梯队。

  快手成立时间较早,2012年由“GIF快手”转型成短视频社区,APP的slogan是“记录世界记录你”,反映出其去中心化的产品定位和流量分发模式。其视频内容主要为记录日常生活,内容创作者以普通人为主,社交属性强,长尾用户的视频有更多的曝光机会。

  与之相反,抖音则是走“中心化”的发展路线,最初产品的slogan为“专注新生代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将用户群体聚焦在都市年轻人上,迎合了现代年轻人追求个性、酷炫、好玩儿的生活态度。2018年3月,抖音将slogan改成了“记录美好生活”,贴近快手,意欲扩展普罗大众的用户群体。不过从目前发展来看,抖音的美颜滤镜、搞怪贴纸以及VR特效,搭配上“魔性”、“抓耳”的高节奏性音乐,使得它相比快手,仍然更具“潮”、“个性化”特色。

  围绕着不同的平台定位,两款产品在产品入口、交互设计、搜索功能、消息页面等功能的设计上均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快手的APP风格更加“平民化”,视频内容更加真实,多样化,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有助于形成认同感和强烈的社区凝聚力;而抖音的内容更加新潮、个性化,在抢眼的同时,热门内容又具备较高的相似性和重复性,因而观众仅会关注少数KOL,用户彼此之间的关联较弱。

  快手和抖音不同的产品定位,使得两款APP的用户群体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企鹅智酷发布的《快手&抖音用户研究报告》显示,首先从用户男女比例上看,抖音用户中,女性占比更高,达到66%,男性用户占比仅为34%;而快手上男女用户比例则更为协调,女性用户占57.8%,男性占42.2%。

  其次从用户分布区域来看,快手用户位于一线城市的比例显著低于抖音,一线%,三四线%,其“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收获了大量三四线城市人群;而抖音一线个百分点。这和抖音“年轻”、“潮流”的产品定位与主打风格息息相关。同时,早期抖音的团队深入全国各地艺术院校,挖掘高颜值的年轻人为平台生产内容,并帮助其获取粉丝。这批种子用户的调性气质,给抖音社区贴上了酷潮的标签,并吸引了与之兴趣、风格相似的用户。

  从抖音和快手用户的收入和学历分布情况来看,抖音用户收入、学历更高,消费能力较强。数据显示,在低收入段(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抖音、快手用户分布情况相差不大,但在较高收入段(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抖音用户占比为14.7%而快手用户仅为12.4%。在学历方面,快手用户分布较为均衡,高中以及本科及以上用户占比最多,分别占比32.8%、31.9%,而抖音用户则较为集中在本科以上学历。

  目前,我国短视频平台已经形成了广告变现、内容付费、电商导流和平台分成等四大商业盈利模式。其中,抖音凭借着其庞大的用户群和基于算法的流量分发系统,能够更高效的触达目标客户,从而拥有更好的线上广告变现能力。近三年,抖音所属母公司字节跳动的营收一直呈现出三级跳的趋势,从2017年的150亿元,到2018年500亿元,2019年,字节跳动的目标整体收入为1200亿,抖音的收入预期则为500亿。

  而快手则介入直播业务,凭借着短视频流量导流和更具生活化的内容,在直播界异军突起。2018年,快手直播收入已经达到2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400%,甚至超过了陌陌、虎牙等其他直播平台,取得了直播平台一哥的位置。预测2019年快手直播业务收入依然能保持强劲的增长,带动企业整体营收迈上300亿元的台阶。

  综合来看,抖音和快手两者在功能定位,流量分发,内容创作等方面各有侧重,各具特点。抖音目前在月活用户数量上略胜一筹,营销体系完整,广告收入优势明显;而快手通过短视频流量导流和隐蔽的直播电商方式,在直播业务上的成功抖音也难以复制。短视频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平台之间“此消彼长”,抖音和快手谁会成为最后的“霸主”令人拭目以待。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