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手网红 > 徐州市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2022
04-28

徐州市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了《2021年度江苏省“名特优”食品小作坊评定结果》名单,徐州市共23家获评江苏省级“名特优”食品小作坊,超额完成了最初制定的创建20家“名特优小作坊”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徐州市把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列入《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徐州市民生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市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有关要求,紧抓部署发动、实抓工作基础、严抓日常监管、活抓创新服务,与食品小作坊生产相适应的食品安全保障条件明显改善,食品小作坊业主食品安全意识显著提升,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基本建立,为全省小作坊提档升级工作提供了徐州模式。

  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共有登记小作坊554家。小作坊主要特点为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且分布范围广。如能将其中大部分集中入驻集中加工区,就可以带来规模效应,既能吸引广大消费者前来集中采购,又能对排污等需求进行集中处理,可以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也有利于监管工作的进行。但小作坊集中加工区投资大、规模小、利润低、带动就业岗位少的特点,也使其发展难度进一步增大。

  市市场监管局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小作坊提档升级工作和集中加工区建设。该局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争取协调地方政府在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给予支持,吸引各种资金模式的关注和投资。创成省级“名特优”小作坊23家;与乡村振兴、特色旅游、“网红”食品集聚地打造结合,建设特色集中加工区3个。

  徐州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则实行“小中选优”机制,按照“知名、特色、优秀”的要求,从全区10家小作坊中进行筛选,选出2家条件较好的小作坊进行重点培育,以优选方式号召全区小作坊向典型看齐。同时,坚持高标准与优服务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实现小作坊车间布局、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软硬件升级,以全程化“打包”指导的方式,让小作坊焕然一新。今后,各县市区还将推动各小作坊与城乡改造、新农村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结合,实现食品小作坊产业提升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食品小作坊作为地方的独特印记,在徐州孕育了一批响当当的品牌。焕发出新活力的食品小作坊产业,已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食品小作坊联系着大民生,严格落实“一证一照一书一牌”(小作坊证、营业执照、食品安全承诺书、食品小作坊公示牌)管理制度就是在最大程度保护民生。长久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小作坊的生产环境条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结果、原辅料及产品的贮存、标签标识、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和销售台账等进行了全面规范检查,实行“透明化管理”,让全市小作坊“晒”于阳光之下,充分做到来源可查、过程可控、去向可追。

  很多食品小作坊养活了一家老小,是人民群众创业就业的有效途径。但同时,很多小作坊经营状况不善,由其自身出资改善较为困难。守牢安全底线,提升质量高线,推动小作坊产业链优化升级成为了相关部门迫切的任务。

  市市场监管局通过“点对点”筛查、“手把手”指导等方法,主动和小作坊业主加强沟通,消除小作坊业主怕整改、怕投入的顾虑,推动部分小作坊业主主动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场所改造和设备更新。现场指导流程改造100余家次,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4082人次,共检查小作坊2042家次,通过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工作,真正帮助小作坊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了小作坊的形象提升、意识提升、管理提升和安全提升。

  在全市不断增加政策供给、制度供给、服务供给的努力下,徐州市小作坊总体质量及水平实现了飞跃。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强食品小作坊与科研院所、专业院校对接,强化小作坊与商务、文旅等食安委成员单位的密切协作,深入挖掘食品小作坊品牌中蕴含的饮食文化、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内涵。

  同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小作坊环境卫生问题,深入开展小作坊环境卫生治理。深化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食品小作坊风险隐患清单,组织开展食品小作坊风险隐患靶向性排查。针对问题隐患较为突出的小作坊食品,如白酒、食用植物油、添加剂使用等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同时做好整改跟踪,形成闭环。市市场监管系统将加快实施智慧监管,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赋能食品安全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强化抽检监测的效用,充分发挥抽检监测在发现不合格食品、快速控制风险、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方面的重要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小作坊食品开展抽检监测,不断提高监管针对性和靶向性,推动小作坊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