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化名)是一位来自国内某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营销管理层人员,最近他想趁着科技造车的风口换个“跑道”,因此留意了包括小米、360、集度等多家宣布造车的科技公司工作机会。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看了一圈后,他发现自己的选择空间非常小。
“(传统)汽车(企业)出身的人都不太受待见。”王珂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出了他在向这些科技造车企业求职时的感受,“传统车企好像就是传统守旧、思想僵化的代名词。”王珂有些无奈地表示。
同样在传统车企工作多年,负责车辆调教工作的陈凡(化名)和他的同事们,近期也非常关注新造车科技公司的机会,“现在观望的人很多”,陈凡说。但据陈凡透露,截至目前身边还没有同事能够进入这些新科技公司。
“他们(科技公司)看不上传统车企的人,都要搞软件的。”在这一点上,陈凡与王珂有着相似的感受。
随着以小米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入局造车,它们重金“招兵买马”的消息不断传出,这似乎让汽车从业人员有了更多“跳槽”的机会。但经济观察报采访的情况显示,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网络上一张由求职者提供的其与企业的对话截图,从另一个侧面印证着科技造车公司对传统车企人才的“排斥”:“这边是集度(百度和吉利的合资公司),但是我看你是在上汽大众是吧,集度明确表示不要传统汽车的。”
但小米们开出的豪迈“饭票”,还是让众多车企人士蠢蠢欲动。“现在所有新企业正常招聘都是涨薪10%-30%,很牛的人就自己谈喽。”一位来自某传统车企的求职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而据新浪财经报道,360汽车招聘仅岗位的推荐奖金就共计达数十万元。
由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独家提供给经济观察报记者的一份数据显示,据统计,在新造车企业中,汽车圈里计划去滴滴的人最多,互动数量最高;其次是理想汽车,第三名是百度和吉利合作的集度汽车,第四名是小米汽车。
一边是科技造车企业高薪招聘的信息不断更新,一边却是大量求职人员被拒之门外。“小米们”到底在找什么样的人?到底谁才是他们不惜拿出超百万年薪挖墙角的人才?
在传统车企从业人员求职遭“冷遇”的同时,新造车企业却成了科技造车企业“挖人”的重点方向。
在5月蔚来汽车的发布会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感慨,“最近挖我们的人实在太多了,没办法,我们要把同事的信息都隐藏一下。”由于彼时正值百度、小米、滴滴等陆续宣布造车,这被认为是科技公司和“蔚小理”等新造车企业抢人大战的开始。与传统车企相比,这两类企业在造车理念和技术上被认为更加先进和超前。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几年前,“蔚小理”还是“挖角者”的角色,曾高薪从传统车企挖人,而如今他们的员工也成了科技造车公司眼中的“香饽饽”。据报道,原蔚来汽车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或将加盟滴滴造车。而为了留住人才,有信息透露,新造车企业也已开始采取行动,或增加签订竞业协议,或增加员工持股,以此抵抗小米们的“挖墙脚”。
“这(挖人)是很正常的,现在这个行业需要着它(人才)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它供给的速度。当水池子里没有水的时候,不得去别人那儿去找水喝吗?”在某新造车企业任职的Steven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当然会考虑,为什么不呢?”Steven说。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车企从业人员求职遇阻,并不意味着科技新造车企业对传统车企的人才完全不感兴趣。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仍然是科技新造车企业的目标。
近日有媒体爆料,小米汽车开出上亿天价“挖角”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胡峥楠也将离开吉利加盟小米造车。但随后胡峥楠在朋友圈辟谣。经济观察报记者向吉利内部人士求证,吉利内部人员表示,胡峥楠“(在吉利研究院的)职位撤了,不过走没走还没有消息。”此外,另有信息显示,滴滴曾寻找副总级别的人物,开出的待遇超百万级,是传统车企的三倍以上。
由于携重金入局,科技造车公司为了迅速组建团队普遍出手阔绰。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更是亲自在社交媒体上广发英雄帖,表示“公司在薪酬待遇方面全面放开、全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们如今开放的岗位,主要是集中在自动驾驶研发等方面。从小米发布的招聘信息看,涉及自动驾驶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等20个岗位。360重金寻求的职位则包括感知融合算法、软件架构、信息安全、智能驾驶开发等岗位。
这表明科技造车公司更加聚焦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因此当前这方面的从业人员可能获得更多的“跳槽”机会。
而根据认证用户在脉脉上的发言,这些企业吸引他们的地方主要是在薪资方面,另外也有求职者自称是“米粉”,打出情怀牌。
随着各方参与者陆续到位,造车阵营持续扩大,且派系逐渐分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条业内默认的就职“鄙视链”。
在脉脉平台上,汽车从业者普遍认同,求职选择的优劣排序是:一二线新造车企业、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品牌、传统主机厂、二三线新造车企业。而在这些企业中,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研发岗位更胜一筹。
因此,加入自动驾驶行业的从业人员被认为是“上了岸”。赵钧(化名)是其中一个“幸运儿”。赵钧今年25岁,毕业刚几年,现在某科技企业担任无人驾驶项目工程师。在此之前,他在一家传统车企短暂工作。
赵钧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回忆称,自己求职时,现在的公司刚好在招聘,而且对于经验的丰富性要求较低。“面试时问了一些汽车行业测试常用工具的使用情况,以及一些简单的工具编程情况。”成功入职后,赵钧在公司做外包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测试。
赵钧表示,决定进入现在这家公司,除了因为之前在传统车企的工作内容变更频繁,有些招架不住,另一个契机是其看到了一家知名公司CEO对未来自动驾驶看法的视频,这让他深受触动。“另外就是,传统车企的工资实在太低了,而且几乎不会涨薪。”赵钧说,他来到这家公司后,薪资水平和涨薪制度都优于传统车企。
“更重要的是,我接触的东西多了,眼界开拓了,能够更清晰地看清未来的趋势。”基于此,赵钧能够接受现在公司较长的工作时长。“之前大小周,后来变成全单休,安排得特别满。”
如果再换工作的话,赵钧称会选择新造车企业、互联网公司,或者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原因无它,感觉这些背景的公司给的工钱更多。”
对于是否考虑小米这类新科技造车公司,赵钧表示“考虑过,但目前来说,入行经验少,进不去,他们需要的基本都是三年经验起步的老人,来了就可以干活,现在行业发展太快,都希望可以快速落地商业化,没有公司太愿意花时间培养人,所以目前来说可能不会去。”
尽管被认为已经处于从业“鄙视链”较顶端的位置,但赵钧说,他的同事们目前也在观望更多的机会。“(同事换工作)变动很频繁,(跳槽的意愿)也很强烈,他们对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和新势力应该考虑的更多,很少听说有谁又回到长城吉利类的传统车企。”
但并非所有人都对小米造车趋之若鹜,一些汽车从业人员对科技造车企业表现出“无感”。来自某新造车企业的Steven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如果不是自己看好的公司,就算是被高薪挖,也不会去。
“这个事(加入科技造车企业)其实暂时还不在我的考虑之内。因为我觉得,你如果加入一家企业,更多的是希望能够跟他一块成长。一个行业,如果你没有能够把做深做透的话,你的个人价值是不会得到非常明显提升的。”在40岁的Steven看来,科技造车企业更高的薪资对他而言已经不是第一吸引力。Steven2019年加入现在的新造车企业,在此之前就职于某科技公司。
对于想跳槽到小米等科技造车企业的人,Steven建议可以再观察一下。“小米现在open的岗位大多和智能驾驶相关的这些行业有关,那么对于传统的动力总成方向、内外饰方向是不是有诉求我们还不知道,毕竟现在也不知道小米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做它的第一款车,是从0开始,还是合作代工都不确定。”Steven表示,在不同的制造模式下,“小米”们招聘的岗位也会非常不同。目前,小米代工绯闻对象不少,但均未确定。
目前来看,新的造车者还在不断入局,造车赛道也将空前激烈。这意味着汽车圈的“抢人大战”将越来越激烈。
集度汽车CEO夏一平在今年4月表示,当前集度汽车核心团队约100人,到明年年底计划扩大到2500-3000人。而这些人无疑将来源于其它企业人才库。如何在这波造车新浪潮中守住自己的人才储备,已成为每个企业都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对新能源、自主品牌及新出行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数据分析。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douyinkuaishou.cc/?id=2662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抖音快手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