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手运营 > 快手品鉴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2020
07-05

快手品鉴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第4期反向流行,由两位短视频观察者与做过记者的短视频产业人士,聊了聊快手变迁史与它里面的中国影像。社会学是怎么跟视频软件联了姻?有快手社会学这门学问吗?

  10:03 从一个纯洁的动图工具变成线 百年后短视频终会体现它的历史价值?

  短视频,如今鬼使神差占领了我们的碎片娱乐时间。说宏大点,那是改变了一代人的记录与观看习惯。捧着手机刷短视频傻乐,是当代人常见的精神面貌;沉迷短视频无法自拔,是当代人常有的内心之谜。

  当“老铁”和“双击666”的语言节奏将你带入快手世界,就如同早年跟随一声“亲”的召唤,而进入淘宝的奇妙世界。

  3年前,X博士的文章《底层残酷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与文科博士“春节返乡体”一同传遍大江南北时,尚且没有营销和公关的快手在新年里迎来了它的创伤时刻。

  如果说土、俗、猎奇的快手刻板印象,是自媒体制造噱头的有意识选择,那时人们可能还没清晰意识到:当学者和精英仍选择古早的文字,抒写鲁迅式的乡村怀想时,反而是民间和底层社会在用更时髦的新媒介影像记录日常生活。

  如果说有的人喜欢在抖音里看小姐姐和都市风尚,以其指导生活;那么也有人爱在快手上围观平行世界里不同不同行当的活法,寻求一种“参差的对照”。

  当我们感叹调查记者正在消失时,曾经属于他们的选题,正在由选题对象用自己的视觉语言表达出来。而GQ实验室的《我上哈佛,也上快手》,公路商店的《没有什么能阻止社会学家刷快手了》等等文章,不约而同强调快手的社会学属性,要潜入短视频软件里认识中国(尽管有时看起来像是软文)。

  经过视频软件中介的中国,满足了很多人对“真实”的想象。快手创始人、CEO宿华曾称,几百年以后,快手会是一个记录博物馆。这种通过快手“读懂中国”的说法,恰恰是快手能满足“基层文娱刚需”的某种表现,人们也因而得以在此观看他人的生活。当一线城市的故事以不合理的大比例占据公共视野时,中国当代异质生活的素材在五花八门的短视频UGC之中,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释放出口。

  这大概是社会学家、非虚构写作者、小说家、纪录片导演、记者更容易被快手吸引的原因,因为那些原本附丽于现实丰富土壤的职业,正在经历经验世界的降维与差异人群的隔离。

  在普遍“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的时代,人们过的是屏幕化生存,拥抱二手经验,跟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苦恼自己的生活不够“真实”,要去远方寻找生活的大有人在。而越是后现代世界,就越迷恋原真性。

  民间草根网红,提供了一种原汁原味的想象,一个广阔天地、大有所为的真实场景。快手创人、CEO宿华曾称,几百年以后,快手会是一个记录博物馆。这种通过快手“读懂中国”的说法,恰恰是快手能满足“基层文娱刚需”的某种表现,人们也因而得以在此观看他人的生活。

  短视频的丛林法则短视频世界总有自己的社会学。有快手社会学,也可以有抖音社会学。然而“快手社会学”,总是与“下沉”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观看基层文娱的前提,是技术足够“下沉”,城乡妇孺、各行各业都成为无门槛的影像生产者。快手的特色,也是时代的技术普惠,让上传和播放短视频这件事变得简单又便宜。

  数据科学家凯西·奥尼尔的《算法霸权》提到这一点,算法和大数据的公平性是难以保证的。大数据算法做的常常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儿,有时甚至是落井下石。算法的世界,是被意识形态所具体决定的。

  快手早期工程师的算法理想是,全世界人在快手上记录日常生活,这必然要求流量的去中心化。然而,技术、运营及平台所处的大环境都在改变。流量为王的产业竞争是一座黑暗森林,谁掌握用户使用时间的话语权,谁就能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快手的基本盘在于无差别地聚合的大众,而短视频世界的丛林法则冲击着这种理念。反观各行各业的草根网红,他们对接当代各行各业,透过“土味营销”一路带货。然而,民间网红形成的“老铁经济”能与制造业产生真正的联动吗?这恐怕更是快手社会学需要长期关注的。

  本期节目中董主任和两位嘉宾聊到了短视频的“真实”与“表演”,我们能从短视频平台上看到“真实的世界”吗?分享你的观点,点赞最高的同学可以获得反向流行提供的赠书一本!P.S.前几期获得反向流行福利的同学请尽快将地址留言给书评君哦。

  关注碎片影像的创作、美学与产业。当今生活是一场大型策展,人人都是表演者、创作者和观看者。视频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表达工具,居家旅行杀时间的必备良品,而短视频的产业大网则兜起每一个视觉饥渴的人。自拍前置镜头与监控摄像头同在,张开复眼,欢迎进入短视频的异想世界。- END -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