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手运营 > 产品经理眼中的「快手」是什么?
2020
05-16

产品经理眼中的「快手」是什么?

  抖音和快手日活加起来能达到5-6亿,国内互联网用户基本进入了短视频时代,身处这个时代的产品从业者,如果对短视频没有认知,也自然理解不了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用户。近期读完快手官方PR的书《快手是什么》,不考虑PR成分,确实对于快手产生了新的认知,为此也成为半个快手用户,抖音和快手会切换着刷一下。

  近些年在互联网圈,不少产品被冠上“low”的标签,比如今日头条、快手、拼多多。客观来讲,很多产品从业者以简单粗暴“low”的标签,代替调研研究和深度思考,这些产品为什么low,还能成为大众级产品背后的原因。

  拿快手举例,快手秉持普惠的价值观,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快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多以朋友/老铁,实现了短视频的去中心化。相比抖音,快手社交属性更强,很多使用快手的人,把快手当成社交工具,有事没事开个直播。快手更像是乡镇的集市,地方不大,每个人都有发声和交友的机会。

  快手只是现实生活的映射,如果觉得快手low,只是日常生活工作的空间接触不到低线县城或乡村而已。快手庞大日活背后,能呈现出这样的特征,一方面有平台普惠价值观的引导,一方面也反映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跟一二线城市比仍有巨大区别和差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普遍存在,快手只是客观呈现。例如某亲戚会在工作中,开快手直播作为日常社交和消遣。

  快手巨大的用户量,也带来了需求的细分,这才有直播、电商、在线教育、企业宣传、MCN可以在快手生态下存活,而非生长在知乎这样的平台。知乎相比快手仍是小众应用,因此小乐帝在知乎上做产品经理课程分享,从基本盘就决定了不能像快手上开直播和卖商品那些用户实现财富自由。

  从快手呈现内容和创造的机会来讲,快手绝对谈不上low,不能我们理解不了的东西或者有乡土气的内容就称之为low,这是简单粗暴的判断。

  去年到深圳出差做线下推荐系统分享,有小伙伴提出推荐系统会带来茧房效应,当时小乐帝回答主要点在于茧房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没有快手,大山里的妹子,大概率对世界的认知还是限于大山;卖海鲜的渔民,对于海鲜的认知,也仅限于卖给批发商而已。有了快手和推荐系统,实际是提供给用户或大众一种新的渠道,去更多拓展认知边界,而非因为快手或推荐系统,导致认知更窄了。

  对于茧房效应另外一个关键认知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一个理性的人,不应该被有限的渠道限制住,而应该利用好各种渠道,突破认知,而不是将“孤陋寡闻”的锅甩给软件或推荐系统。例如小乐帝之前对于快手也没有太多认知,快手官方发布《快手是什么》这样的书之后,还是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学习快手的逻辑,从而更能理解这个时代和产品背后的活生生人的境遇和需求。

  《快手是什么》每个典型的用户,都处在各自认知茧房中,但他们的心态开放并且愿意尝试和高执行力落地快手应用,这才有了各种“逆袭”的故事。书中各种案例基本都是主流社会的loser“逆袭”的故事,逆袭并非纯属运气好,更考验能动性和执行力。

  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再有全民普惠的机会,更多的是局部的、结构性的机会,保持开放心态和能动性,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

  抖音永久了,已经习惯每天早上刷会抖音看一些热门话题或新闻,抖音全局热门内容更为聚集,大部分用户都能看到,从而使平台有特别的媒体属性,也相对容易出爆款。快手更为普惠,抖音数千万粉丝的网红,到了快手只有零头的粉丝,可见快手对于头部账号限制明显,这也相对应给草根和屌丝更多曝光机会,从而更加促进平民氛围和朋友关系的建立,大家相对平等,不会像在抖音见到大V高高在上。

  抖音和快手分发策略上没有优劣,只是不同的价值观和基因决定了不同的路径。日常做产品也类似,同类产品,不同的出发点做出的产品可能差异巨大,但并非产品从业者脑残,只是有各种限制条件和历史包袱下,权衡的结果。

  如今看短视频采用“快手+抖音”搭配着用,抖音上看新闻,快手上看平民生活。这种使用方式,已经导致不打开各类新闻客户端、不看微信公众号成为常态,所以能看得到的将来,图文媒介会进一步被短视频和直播挤压,不是竞品打压,而是时代变了。就像在线图文,当年逐步取代线下报纸和杂志的过程一样。

  关于作者:小乐帝,一线AI产品经理、简书科技优秀作者、产品经理读书会创始人。产品经理社群:产业互联网产品交流高级产品经理交流AI产品经理探索小组学习转行人工智能/AI To B产品经理交流产品经理校招求职「产品经理读书会」专注于爱读书爱思考的产品人提供读书推荐、产品思考、以书会友的环境欢迎爱读书的产品人分享产品道路上的感悟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